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女帝竟成我电子恋人,告白追到现实 > 第18章 血战,唐魂!
换源:


       杨文有些迟疑,说道:“丈量虽然辛苦,但却不是大麻烦。大人,我担心万一那些人不肯交出来……”

“那就抓起来!”陈景行冷声道,“不管是谁,只要阻挠法令的执行,直接抓。如果他用暴力反抗,那就杀!”

乱世用重典,另一个时空人做的比陈景行要狠得多,谁犯法,不仅杀,还要株连!不仅是亲戚家属,就连邻居都要株连!

“阿大。你带人去清查人口。有谁阻碍的,就抓起来。

除了这些,《均田令》中其他的条例,陈景行也一一安排下去。

接下来的时间,陈景行都在忙着推行《均田令》的事情。

立法难,执法更难。

王陈两家都是阴奉阳违,要不是陈景行借助大势压他们,只怕他派去办事的差役都被打死了!

而随着土地的丈量,人口的调查,陈景行从他们手中收回了大量的土地,以及解放了一批奴隶,让上千的流民成为了合法居民。

这些人毫无疑问,成为了陈景行和《均田令》的坚定支持者。

陈景行便安排他们开垦田地,建造房屋,在这里定居下来。

“《均田令》,《均田令》!一个月时间,我们有两成的田地被县里收走,有三百多人被他们带走!咱们的店铺,被查封了好几家,要不是我一直派人阻挠,咱们家族都被那个陈景行弄垮了!”王家,王良的二弟白平怒骂道。

王良淡定的坐着,品着茶水。

“大哥,你还坐的住吗?”王良焦急道。

“急什么?那陈家比我们更惨,他们不是也没动作吗?”王良不紧不慢的说道。

“他们没动作?”王良说道,“我听说陈家的子弟跟差役动手,差役直接将那几人抓了起来,打的血肉模湖!”

“陈景行是王上的人,你想明着跟王上对着干,是要造反不成?”王良怼他道。

“我……”王平被怼的没话说,只好问道:“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看着陈景行这样搞下去,这样不出一年,这县里就是他说了算了!”

王良笑了笑,说道:“遇事还是要多用脑。”

“这陈景行,他有韩全诲保护,我们动不了他。他所倚仗的,不过是王上和民心。”

“王上远在都城,管不着我们。只需要破了他的民心,不需要我们动手,陈景行自身就会被反噬而死!”

“怎么破?”王平看着大哥胸有成竹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有了主意。

王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县里的泉眼,最近有干涸的迹象,你要吩咐下去,让族人早些引水灌既农田,遇到什么麻烦,也不要怕。”

听到他的话,王平顿时明白了,说道:“我这就去办!”

数日后,陈景行在县衙里跟着韩全诲练武。

陈景行觉得,技多不压身。

毕竟自己要做的事容易得罪人,提升实力才能保护自己。

“将精气汇聚在身体内,无论你是挥拳、拉弓、出剑还是奔跑、跳跃,都有如神助,能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力量和速度。”韩全诲演示着,他一拳下去,一块巨石便被锤的粉碎!

“韩伯,要是战场上的士兵都像你这样,那战争打起来岂不是惊天动地?”陈景行好奇道。

“有点夸张了。”韩全诲笑道,“大多数士卒,也只是普通农夫罢了。”

“再者,将领们一般极少单独出手。以士卒组成军阵,汇聚众人之力,有开山之威,便是我也不敢硬抗。”

陈景行为之咋舌,他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还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古代世界,谁知道还有这么多神奇之处。

“韩伯,既然有这么多修行者,让他们去帮助平民,无论是耕作灌既还是建造房屋,都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灾民呢?”陈景行问道。

“你错了,武者并不多。韩全诲摇头道,“大多数人,只是简单的习武,力气比一般人大一点,他们自然可以耕种灌既和建造。”

“练武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还要草药辅助,还要有名师教导,寻常百姓哪能负担的起?所以往往只有贵族才能资格练武。”

“而身为贵族,他们也不会去从事生产劳动,反而需要更多的人为他们劳作。”

“你说的帮助平民百姓,倒也有一些人是这么做的。只是他们的势力往往不大,大多也不是贵族,身份卑贱。”

他们正说着,阿大匆匆忙忙跑来汇报:“大人,不好了。”

“怎么了?”陈景行看向他。

“械斗!”阿大喊道,“泗阳县发生械斗了,王陈两家带着人打起来了,足足有上千人!”

“什么?”陈景行一惊,上千人的械斗,那跟小规模战争没区别了!

这要是打下去,至少死个几百人,治下发生这样的事情,陈景行还怎么立足?

他之前就听韩全诲说,梁人尚武,私斗成风。

据调查,每年私斗死的人比每年在战场上死的人还要多!

这时,杨文也赶了过来,对陈景行说道:“大人,还是赶紧请军队过来镇压吧,不然这样下去要出大乱子!”

陈景行便对阿大说道:“阿大,你带着我的命令,去请刘阳将军带兵过来。”

刘阳是梁王的手下,他的军营驻扎在泗阳县不远的地方。

“是!”阿大带人走了。

“杨文,带上差役,去现场!”陈景行命令道。

县衙的差役现在有二十多人,大多武力平平,很难平息械斗。

陈景行也顾不得这些,一边赶路一边询问杨文情况,“他们为什么要械斗?”

“大人。”杨文解释道,“这泗阳县范围内没有大河,灌既农田,全靠一口泉水,它名叫龙泉。龙泉据说是地龙的眼睛化成,不仅水源充沛,用它灌既农田,作物都长的极好!”

“泗阳县的百姓吃水用水,都需要龙泉。但泉眼就这么一个,出水也是有限的,大家都要用,所以难免起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