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君心知我意归处 > 兄妹分赴任途路,帝后同心谋远筹
换源:


       林墨渊与林疏月离开凤仪宫时,夕阳已染红了半边天际。兄妹二人并肩走在宫道上,手中紧握着那两支刻有兰竹纹的银笔,脚步轻快却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感。

“兄长,明日你便要入吏部履职,‘民生考核科’初设,定有诸多难处。”林疏月转头看向林墨渊,语气中带着关切,“那些老吏熟悉旧例,怕是会对新制度有所抵触,你需多些耐心,也别忘了多向父亲请教。”

林墨渊点头,目光坚定:“放心,我已有心理准备。考核制度本就是为了纠偏,难免触动部分人利益,只要守住‘为民’的初心,一步步来,总能推行下去。倒是你,明日就要启程前往江南,路途遥远,灾区条件艰苦,务必保重身体。”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这是我整理的江南各县受灾情况,还有父亲托人打听的当地乡绅、官员名单,你带着,或许能帮上忙。”

林疏月接过册子,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心中一暖:“多谢兄长,有这份册子,我心里便有底多了。你在京城也别太累,记得按时歇息。”兄妹二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却已将彼此的牵挂记在心中。

次日清晨,京城的城门刚打开,林疏月便带着几名随从,坐上了前往江南的马车。车窗外,晨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林墨渊站在城门口,目送马车渐渐远去,直到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走向吏部——今日,是他入职的第一天。

吏部大堂内,官员们早已各司其职。林墨渊刚踏入大堂,吏部尚书便笑着迎了上来:“林主事,陛下特意吩咐,让老夫多协助你,‘民生考核科’的办公地点已备好,人员也挑选完毕,你且先熟悉一下,有任何需求尽管开口。”

林墨渊拱手致谢:“多谢尚书大人。晚辈初来乍到,尚有许多不懂之处,还望大人不吝赐教。”他跟着吏部尚书来到偏厅,只见厅内摆放着几张案几,几名年轻官员正围在一起整理文书,见林墨渊进来,纷纷起身见礼。

“诸位不必多礼,”林墨渊走上前,语气平和,“‘民生考核科’初设,咱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日后还需相互扶持,共同把事情做好。今日咱们先拟定考核细则,核心便是‘百姓满意度’,如何走访、如何统计、如何核实,都要一一考虑周全,绝不能让考核流于形式。”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接下来的日子,林墨渊便一头扎进了工作中,白天与同僚们研讨细则,晚上则挑灯夜读,查阅历代吏治相关的典籍,常常忙到深夜才肯歇息。期间,果然有老吏暗中阻挠,以“旧例难改”“走访耗时耗力”为由推脱工作,林墨渊没有动怒,只是亲自带着人,先从京城周边的州县开始走访,用实实在在的调查结果,让老吏们哑口无言。

而此时的江南,林疏月已抵达庐州。刚踏入城门,她便看到路边的流民安置点——几十间临时搭建的棚屋错落分布,孩子们在泥地里玩耍,老人们坐在墙角唉声叹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林疏月心中一紧,立刻让人将带来的书籍、笔墨分发下去,随即找到负责安置点的官员,询问情况。

“林督办,您可算来了!”那官员见到林疏月,像是见到了救星,“安置点的百姓倒也安稳,就是孩子们整日无所事事,不少人还因想家哭闹,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林疏月点头,目光扫过安置点:“即刻着手搭建临时义塾,就用那几间闲置的棚屋,清扫干净,再用木板搭几张课桌。另外,贴出告示,招募教书先生,待遇从优。”她顿了顿,又道,“傍晚开设‘讲法堂’,我亲自来讲第一堂课,给百姓们说说朝廷的救灾政策和后续的帮扶计划。”

官员连忙应下,派人分头行动。林疏月则挽起衣袖,亲自带着随从清扫棚屋,搬木料、搭课桌,忙得满头大汗。百姓们见这位朝廷派来的女官如此接地气,纷纷主动上前帮忙,原本沉闷的安置点,渐渐有了生气。

几日后,临时义塾正式开课。当林疏月看着孩子们捧着崭新的书本,跟着教书先生大声朗读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讲法堂”也大受欢迎,百姓们从一开始的犹豫观望,到后来的主动参与,不少人还会提出自己的困惑,林疏月都一一耐心解答。

远在京城的萧玉轩与沈若初,时常收到林墨渊与林疏月的奏报。这日,萧玉轩拿着林墨渊送来的考核细则初稿,笑着对沈若初说:“你看墨渊,才入职一个月,便把考核细则拟定得如此周全,连‘走访时不得接受百姓宴请’‘统计数据需两人交叉核对’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果然没看错他。”

沈若初接过奏报,仔细翻看,眼中满是赞许:“墨渊做事沉稳细致,定能把‘民生考核科’办好。疏月那边也传来好消息,江南的临时义塾已开设十多处,还说服了当地几位乡绅捐资助学,打算修建固定学堂,真是个有办法的孩子。”

萧玉轩放下奏报,握住沈若初的手:“这对兄妹能有如此表现,固然是林丞相教得好,也多亏了你当初的鼓励与支持。日后,咱们还要多给年轻人机会,让更多有才干、有担当的人进入朝堂,为江山社稷出力。”

沈若初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是。不过,墨渊在吏部推行新制度,难免会得罪人;疏月在江南单打独斗,也可能遇到阻碍,咱们还需暗中多照看一二,让他们能安心做事。”

萧玉轩颔首:“朕已吩咐下去,让吏部尚书多护着墨渊,江南的巡按也会协助疏月。只要他们守住初心,好好做事,朕便会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夜色渐深,皇宫内的灯火依旧明亮。萧玉轩与沈若初并肩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星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他们知道,林墨渊与林疏月的任途才刚刚开始,前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君臣同心、上下协力,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让“安民治国”的理念,真正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让太平盛世的愿景,离百姓越来越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