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名门嫡女被虐后翻身 > 第四章 处决
换源:


       “爹!”只见苏桃夭姐弟二人飞奔而来,看着囚车中的父亲便痛哭不已。

苏禹忠忍住哭腔:“好孩子,爹没事,如今能随先帝去了是爹福气!”

苏桃夭眼睛早已如桃一般,闻言只哽咽不已,一句话也说不出。

苏禹忠环顾一周,忧心道:“你娘呢?”

苏宴临道:“爹,娘伤心不已,我们没有让她来……”

苏禹忠点点头:“好,不能让她看到这样的场面……好孩子,你们也快回家去!”

“爹。”苏桃夭哭得声嘶力竭,“是女儿无能!”

此番情景引起一阵骚动,周遭的百姓见此画面不免心酸,更有人不禁落泪,另三位大臣的亲眷也都涌上来,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钦官见场面要乱,大喝一声肃静,手执长枪的士兵便分列两边大吼道:“后退!后退!”

众人吓得噤声不语,只那些亲眷还是哭得厉害,囚车行进的速度加快,苏桃夭踉跄地跟着,从昨日下旨到她水米不进,又受了这些磋磨,快走几步便摔倒在地。

苏桃夭挣扎着却爬不起来,用拳头狠狠捶着地面,哭喊道:“爹,女儿不孝,女儿不孝!”

苏宴临等人连忙将苏桃夭扶起,她却再无力气站立,眼见又要歪倒却跌在了一个坚实的后背上。

薛文景沉声道:“我背她过去吧。”

这薛文景乃是薛简之子,薛简也是那问斩的四人之一。

可苏桃夭到底是有夫之妇,葵雁忙道:“还是我来吧!”

薛文景不语,只背着苏桃夭往前走。

苏桃夭早已哭得声嘶力竭,没有力气了,只道:“别把我背回去,我要去刑场。”

薛文景意识到这是和自己说话,便道:“自然。”

囚车行进速度很快,众人匆匆跟着到了法场,这一路看似漫长煎熬,却在看到断头台的那一刻,霎那间惊得人浑身冰凉。

这死竟来的这么快吗?

虽是中午却仍不见太阳,天上压的云层也愈发厚重,远处不时传来雷声,监斩官一声肃静之后,望向天色,踌躇起来,对着一同前来的宦官道:“公公,处决犯人大多在艳阳天里,阴天倒也勉强,如今却要下雨了,您看是否另选日子?”

那宦官细长的声音道:“这怎么说的,人都押到这儿来了,还有放回去的理儿,圣旨今日处决,不得有违!”

监斩官应声道是,接着那宦官便开始宣读罪状:“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帝归天,国丧哀哀,新君初立,所承天命,然有逆臣苏禹忠、季月华、贺崇山、薛简蛊惑先帝、专擅朝纲,意欲左右江山社稷,不知圣上覆露之恩,蛇蛇硕言,职为乱阶……”

旨意宣读完毕,众人议论纷纷,苏桃夭胸中憋着一口气,只觉得堵得难受,出声吼道:“狗屁!”

那宦官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姓陈,尖声道:“放肆,你敢亵渎圣旨!来人!给我拿下。”

官兵都听命于监斩官,看了监斩官一眼并未动手,那监斩官上前道:“公公,时辰快到了,别误了,将犯人处决才是正事。”

只见那监斩官回到案台前,掷出一支令箭:“严明正身!”

刽子手上前查验,但见断头台上四位大人跪得挺直,凌然如青松,准备慷然赴死。

苏桃夭脸上泪痕未干,整颗心像被人握住一般,难以呼吸,仍不忘捂住苏宴林的眼睛。

只听监斩官道:“行刑!”

嗡——

苏桃夭脑中轰地一阵耳鸣,周围的嘈杂声已全然听不见了,只怔怔地望着刽子手往刀刃上喷出一口烈酒,正当挥刀一刻,却听见身后传来母亲的呼喊:“禹忠!”

苏桃夭转身望去,见母亲跌跌撞撞地奔来,还未等反应过来,只听身后血肉分离,鲜血喷溅之声。

卫氏见丈夫头颅落地,犹如五雷轰顶,七魂六魄都不附体了,登时晕倒在地。

周遭一片唏嘘,四位大臣亲眷哭嚎遍地,陈公公捂了捂鼻子,昂首上前道:“皇上天恩,允许死犯回本家安葬,谢恩吧。”

冯老皮匠显是做惯了这事的,沉着脸将头颅和尸体背放在排车上,用麻布将头颅与尸体连接处缠包好,便拉着排车朝外走。

苏桃夭向昏迷的母亲奔去,转头又见排车上早已殒命的父亲,两下之难,苏桃夭只恨不能一头撞死在地上,不觉嚎啕大哭,痛骂天地,神志似乎都有些不清醒了。

忽然天空响起阵阵闷雷,周遭百姓骇然十分,连那些觉得可怜的也都同情地看了苏桃夭一眼,纷纷散了。

卫氏似听见女儿哭嚎转醒过来,见着苏禹忠的尸身便起身跟在排车后追,几度想要拉丈夫的手,还是被苏宴临给拦下了。

苏宴临方才扶过父亲尸身的手上还满是血迹。

一行人跟在排车后面,就这样一路哭到家中。

圣旨不准停灵,冯老皮匠行了些安魂法事,便将众人请了出去,卫氏几欲昏厥,苏桃夭嗓子早已沙哑,眼神空洞地在一旁搀着母亲的手。

片刻,冯老皮匠走了出来,对苏宴临道:“快穿衣入殓吧。”

苏宴临朝冯老皮匠拱手施礼,冯老皮匠吃了一惊,忙还了礼。

苏宴临进门为父亲装裹入殓好,便跪在当中嚎啕大哭,领头举哀,冯老皮匠将门打开道:“苏大人不能停灵,你们哭过一回就快些出殡吧,我还要去季大人那里。”

众人进去只见苏禹忠俨然躺在那儿,身上的血迹早已被清理干净,连头发胡子都梳好了。

苏桃夭本已泪干,见此情状便又泪如泉涌。

冯老皮匠临走前招呼门外送棺椁的人来盖棺。

卫氏见状几欲撞棺而去,苏桃夭一直抓住母亲的手不松开,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卫氏即便有万般伤心也不忍抛下儿女离去。

天上又传来阵阵闷雷,抬棺的人催着下葬,路上行人甚少,只寥寥几人的出殡队伍显得凄凉无比,苏桃夭搀着母亲一路哭一路走。

行至靖河一岸,下葬的地方遵循苏禹忠遗愿与先帝皇陵所在的銮山遥遥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