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大明从衙役开始 > 第八章立规风波
换源:


       回到家中,草草应付过父母的关切询问,简单洗漱后便倒在床榻上沉沉睡去。

明日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他处置,此刻最要紧的是养精蓄锐。

而此时胡金宝的宅院里,却是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快班衙役几乎悉数到齐,就连壮班也有数人不请自来。

若林峰在此,定会惊讶地发现,连王五这厮也赫然在列。

这群人大多出身市井,不是游手好闲的泼皮,就是欺软怕硬的无赖。此刻聚在一处,自然是为了商议如何对付新上任的壮班都头。

“要我说,就该给那林峰点颜色瞧瞧!”王五拍案而起,满脸怨毒,“真当攀上陈师爷的高枝,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他这些日子回了趟乡下,本以为回来时能看到林峰被雷豹打断手脚、革除差事的惨状。谁知不仅风平浪静,这昔日被他背叛的兄弟反倒青云直上,成了壮班的都头。

往日林峰对他的接济之恩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此刻满心只想着如何将对方拉下马来。

有些人就是这样,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见不得曾经不如自己的人飞黄腾达。

一个叫张东的快班迟疑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他毕竟是正经补的都头,又有师爷撑腰......”

胡金宝眯着三角眼,目光在王五和张东之间来回扫视。

他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众人虽聚在此处,却各怀心思。

当下他冷笑一声,拍案道:“怎么?在这安寨县的地界上,咱们还能让个毛头小子给压住了?他林峰算什么东西!”

胡金宝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阴恻恻地继续道:“至于陈师爷,不过是个外乡来的幕僚。虽说背后是县尊,可这县里上上下下,哪件差事不是靠咱们弟兄们跑腿办事?”

他明面上不敢与陈师爷正面冲突,暗地里却自有倚仗。

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严格实行官员异地任职与避籍制度。知县须由外省人担任,不得于原籍、姻亲所在地甚至曾经商之处为官。此举虽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坐大,却也酿成“流官”之困。

这些外来的知县到任时,往往对当地风土人情、方言脉络、豪强大户乃至钱粮刑名的渊源一无所知,形同“盲聋”。一切政务皆须仰赖熟悉本地情形的胥吏方能推行。

加之知县任期普遍只有三至五年。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摸清地方,又要组建班底,还要做出政绩,难度极大。钱粮税收与刑名狱讼乃知县的核心考绩,一旦未完或积压,轻则影响升迁,重则招致罪责。

因此,为快速达成目标,知县往往不得不倚重现有胥吏系统,即便明知其中弊病丛生,也无力在任期内整肃。

一个外来的知县若想触动他们,极易陷入孤立无援,甚至反遭构陷。连知县尚且如此,更何况区区一个幕僚师爷?

屋内烛火摇曳,映得胡金宝那张胖脸阴晴不定。

他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故作沉吟:“不过嘛……师爷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话音未落,却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放,“可若就这么算了,岂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骑到咱们头上撒野了?”

王五立刻跳起来附和:“班头说的是!您就发句话,弟兄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胡金宝见火候已到,阴笑着压低声音:“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张东,去告诉各大户,断了壮班的常例银!看他们拿什么养人!

次日,天刚破晓,林峰便起身洗漱,辞别双亲来到衙门。

林峰在衙门处理完晨间公务,便带着几名亲信出了门。他昨日已吩咐赵小乙等人,将城内各大赌坊的档头、青楼暗娼的老板都邀至醉仙楼一叙。

刚迈出衙门大门,迎面就撞见了王五。

他特意避开了清晨点卯,本想着躲过与林峰照面的难堪,谁知偏偏在衙门口撞个正着。他下意识想扭头避开,却已被林峰一眼瞥见。

“王五兄弟,”林峰声音平稳,甚至带着几分旧日熟稔,“今早点卯怎未见到你?身子可还爽利?”

王五脸上青红交错,他心中自觉难堪,所幸撕破脸道:“劳林都头挂心,不过是一时起晚,不比都头您,如今步步高升!”

他语带讥讽,眼神却不敢直视林峰,只硬邦邦别过脸去。

林峰目光在他面上停留一瞬,也不恼,反而淡淡一笑:“兄弟说哪里话。”说罢不再多言,领人径直离去。

王五盯着他背影,眼神愈发狠辣。

林峰带着赵小乙、李胜几人往醉仙楼行去,赵小乙越想越气,忍不住啐了一口:“王五那厮真不是东西!峰哥这些年帮他垫了多少银子,替他挡了多少灾祸。如今峰哥升了都头,他不来道贺也就罢了,还敢这般冷言冷语!”

李胜也愤愤的帮腔:“就是!要我说就该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什么叫尊卑有别!”

林峰闻言却摆了摆手,神色肃然:"兄弟一场,何必计较这些?王五兄弟一时想不开,也是人之常情。咱们做人要讲情义,不能因为如今有了些微末权柄,就忘了当初的情分。”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赵小乙等人听了都不由动容。李胜更是惭愧地低下头:“都头教训的是,是小的们心胸狭隘了。”

“还是都头仁义啊!”赵小乙由衷叹道,“换作旁人,早就...”

林峰微微一笑,打断道:“好了,此事就此揭过。眼下咱们还有正事要办。”说罢当先迈步,朝醉仙楼方向走去。身后众人望着他的背影,眼中满是敬佩之色。

众人很快便到了醉仙楼前。这醉仙楼坐落在安寨县城最繁华的十字街口,三层飞檐翘角,朱漆栏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车马喧嚣,进出的多是衣着光鲜的商贾和衙门里的头面人物。

早有小厮眼尖,远远瞧见林峰一行人,连忙小跑着迎上来:“林都头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快里边请!”

这小厮心里明镜似的,眼前这位林都头,早些年带着一帮泼皮在城里争强斗狠时就已是个人物,如今更是升了壮班都头,哪敢有半分怠慢。

林峰微微颔首,带着众人迈入楼内。只见大堂内陈设考究,清一色的黄花梨桌椅,墙上挂着名家字画。跑堂的穿梭其间,端着精致的瓷盘,盘中菜肴色香俱全。

“都头您看,这大堂里挂着的‘醉里乾坤’匾额,可是咱们县太爷亲笔所题。”小厮一边引路,一边殷勤介绍,“楼上的雅间更是讲究,一水儿的苏作红木家具,连茶具都是从景德镇专门定制的。”

赵小乙跟在后面,忍不住咂舌道:“乖乖,这一顿饭怕是要吃掉咱们半年的饷银吧?"

小厮闻言笑道:“这位差爷说笑了。咱们醉仙楼最普通的席面也要二两银子,若是点些时令鲜味,再配上陈年花雕,五六两银子都打不住。前几日县里周员外宴客,一桌就花了八两多呢!”

林峰听着这番介绍,心里却在盘算:今日这顿酒席的花销,怕是要从待会儿那些赌坊老板身上找补回来了。他不动声色地问道:“我昨日让赵小乙来订的‘醉月轩’可准备好了?”

“都头放心,早就备妥了。”小厮连忙应道,“按您的吩咐,临街的那间‘醉月轩’,最是清净。窗边还能瞧见街景,又不会太吵。酒菜也都按最高规格预备下了,光是前菜就有八样,主菜十二道,还有四样点心...”

李胜在后面听得直咽口水,小声嘀咕道:“乖乖,这排场...”

林峰却只是淡淡一笑,今日这场宴请,表面上是联络感情,实则是要跟这些赌坊、青楼的老板们"立规矩"。

随着时辰渐近,醉仙楼外渐渐热闹起来,车马陆续停驻。

最先到的乃是“春香院”的老鸨王妈妈。她一身绛紫色绸衫裹着丰腴的身子,脸上脂粉厚重,走起路来腰间赘肉微颤,还未进门笑声先至:“哎呦呦,林都头恕罪,老婆子腿脚不利索,来迟了,来迟了!”她连连作揖,脸上堆满了逢迎的笑。

紧接着,“刘记赌坊”的掌柜刘老棍也到了。此人身材干瘦,一双三角眼精光四射,进门便不着痕迹地四下扫视,活像只警惕的老鼠在探查新地盘。他身后跟着两名膀大腰圆、面色不善的打手,气势逼人。

众人寒暄两句后,又有一人迈入门槛。乃是“金钩赌档”的老板钱恒。他五短身材,满面横肉,脖颈上挂着一副精巧的金算盘,随着步伐叮当作响。

此人也不寒暄,毫不客套,大喇喇地拣了张椅子坐下,声如洪钟:“这位林…都头,咱们都是爽快人,今日摆下这阵仗,究竟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