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浪漫小说 > 廿年杏语 > 第17章 校刊的 “机会”
换源:


       林晚抱着交换日记蹲在树根旁,指尖划过校刊编辑部贴的征稿启事——“主题‘成长中的光’,体裁不限,欢迎投稿”,墨迹还带着新鲜的油墨香,却让她的心里七上八下。

“在看什么呢?”许朝阳拎着画具箱走过来,箱子里的颜料管碰撞出“叮叮当当”的响,“是不是校刊征稿?我早上也看见了。”

林晚点点头,把征稿启事递给他:“我想写篇叫《风的声音》的故事,主角是个能听懂银杏说话的女孩...可我总觉得写不好,而且最近脑子有点乱,经常想不出情节。”她低头摸着日记封面的银杏图案,声音越来越小——最近头晕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坐着写一会儿字,就觉得眼前发黑,连握着笔的手都在抖。

许朝阳接过征稿启事,目光落在“成长中的光”几个字上,又看了看林晚苍白的脸,心里突然有了主意:“没关系,我陪你一起写!每天下午我们都来银杏树下,你想到什么就说出来,我帮你记在画本上,还能给你画点场景图当参考,怎么样?”

他没等林晚回答,就打开画具箱,抽出一张画纸铺在石凳上,铅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勾勒:“你看,这里画女孩坐在银杏树下,风把叶子吹到她的日记本上,银杏爷爷在树洞里偷偷看她写故事——这样的开头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林晚凑过去看,画纸上的女孩扎着和她一样的羊角辫,手里的日记本和他们的交换日记一模一样。阳光透过枝叶落在画纸上,把女孩的影子和银杏的影子叠在一起,暖得让她鼻子发酸:“嗯!就从这里开始写!”

从那天起,每天下午的银杏树下,多了一对“创作搭档”。林晚靠在树干上,闭着眼睛听风穿过枝叶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女孩问银杏爷爷‘什么是成长’,银杏爷爷说‘成长就是学会把眼泪变成勇气’...”许朝阳坐在她身边,左手拿着画本记录灵感,右手不停勾勒场景:有时是女孩踮脚够银杏果的样子,有时是风把她的日记本吹翻的瞬间,每一笔都带着温柔的弧度。

有一次,林晚说着说着突然停住,手捂着头,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许朝阳立刻放下画本,从书包里掏出温水递她:“是不是又头晕了?我们歇会儿再写,不急的。”

“没事,就一会儿。”林晚喝了口温水,缓了缓神,又勉强笑了笑,“我们继续吧,我想在开学前把稿子写完。”

许朝阳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垫在她身后,让她靠得更舒服些,又从画本上撕下一页纸,画了个抱着银杏叶的笑脸小人,贴在她的日记本上:“要是累了就看它,它会给你加油的。”

小胖偶尔会抱着足球来陪他们,虽然看不懂写的是什么,却会主动跑去小卖部买绿豆沙冰,还特意嘱咐老板“多放糖,要最甜的那种”——他知道林晚最近没胃口,甜的东西能让她多吃几口。

开学前三天,林晚终于写完了《风的声音》。她把稿子读给许朝阳听时,声音带着点紧张的颤抖:“女孩最后听懂了风的声音,那是银杏爷爷在说‘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是不是有点幼稚?”

“才不幼稚!”许朝阳接过稿子,逐字逐句地读,眼睛越来越亮,“这是我读过最好的故事!明天我们就把稿子送到校刊编辑部去,肯定能选中!”

林晚还是有点犹豫,直到许朝阳把画好的“女孩与银杏树”插画铺在她面前——画里的女孩站在银杏林里,风把她的裙摆和头发吹得飘起来,银杏爷爷的脸藏在树干的纹路里,正温柔地看着她。“你看,有了插画,故事就更完整了!”许朝阳指着画纸,“要是稿子被选中,我就把这幅画也交上去,当你的插图!”

第二天,两人一起把稿子和插画送到了编辑部。林晚攥着许朝阳的衣角,紧张得手心全是汗,直到编辑老师笑着说“故事很温暖,插画也很贴切,我们打算刊登在十月刊的‘成长故事’栏目”,她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的笑。

为了让插画更贴合校刊的排版,许朝阳连续三个晚上熬夜修改。他把画纸放大了一倍,又在背景里加了几片飘在空中的银杏叶,还特意用金色颜料给叶子描了边,在灯光下看,像真的有阳光洒在上面。

交最终版插画那天,林晚把一片压平的银杏叶夹在插画里,递给编辑老师:“这是我们学校的银杏叶,希望能让故事更有温度。”

编辑老师笑着收下,看着两人并肩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插画上那个抱着银杏叶的女孩,忍不住感叹:“真好啊,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的样子。”

风从编辑部的窗户吹进来,带着银杏的清香,轻轻掀起插画的一角。许朝阳牵着林晚的手,走在洒满阳光的小路上,心里悄悄许愿:希望这篇带着银杏香味的故事,能给林晚带来更多勇气,也希望时间能慢一点,让他们能一直这样,守着银杏,守着彼此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