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家庭群(07:00-08:00)】
07:00,周宇航是被手机震动震醒的。
不是闹钟,是家庭群的消息提示音,像某种定时发作的慢性病。
他闭着眼睛摸过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刺得他眯起眼——群里家的港湾四个红字下面,父亲的头像正在疯狂跳动,三条60秒的语音像三颗未爆弹。
语音转文字(带着浓重的乡音):
周宇航你赶紧把那个视频删了!我同事都看到了,问我你是不是在外面拍花子!丢死人了!
跟你说了多少次考公务员考公务员,你非不听!现在知道后悔了?拍那些下三滥的东西能当饭吃?
我已经托人给你报了省考培训班,下周末开课,我把复习资料都给你寄过去了,地址还是你那个出租屋!
周宇航的手指悬在播放键上,突然想起昨天拍老杨时,对方说我儿子要是敢拍这个,我打断他的腿。
原来天下的父亲都一样,把体面看得比命还重。他翻身坐起,折叠床发出吱呀的惨叫——三个月前在宜家买的促销款,299元,现在每天都在提醒他廉价的滋味。
微信突然弹出母亲的私聊窗口,头像还是去年春节拍的全家福,父亲板着脸,母亲在旁边笑得一脸尴尬。
母亲:晓航,别跟你爸吵,他也是为你好。昨天看了你拍的视频,一宿没睡,说怕你学坏。
母亲:那个培训班你就去听听,权当哄他高兴。你爸这辈子就认铁饭碗,你爷爷当年是乡村教师,他自己在化肥厂干了一辈子,就盼着你能端个稳当的饭碗。
周宇航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钝钝地疼。
他点开手机相册,在家人文件夹里翻出那张泛黄的老照片——1998年,父亲穿着中山装,胸前别着先进工作者奖章,站在化肥厂门口的红旗下,笑得一脸褶子。
那年周宇航刚上小学,父亲把奖章别在他的校服上,说:好好学习,以后也戴这个。
现在奖章早就不知道丢哪儿去了,化肥厂也在十年前破产,父亲拿着买断工龄的三万块钱,在小区门口开了个杂货铺,每天五点起床进货,晚上十点关门,算盘打得比计算器还响。
铁饭碗......周宇航对着空气冷笑,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回复:知道了妈,我去听课。
发送成功的瞬间,窗外传来清洁工扫地的声音,唰唰唰,像在为他的妥协伴奏。
09:30,大学自习室的空气里飘着粉笔灰和青春荷尔蒙的味道。
周宇航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新闻传播史》,郭庆光著,考研指定教材,去年花58块钱在二手书店买的,扉页上还有前主人的笔记:2022考研加油!
可他的手指却不听使唤,
频频点开B站——视频《外卖骑手老杨的一天》播放量已经涨到37万,评论区吵成了一锅粥。
热评第一(点赞1.2万):
UP主能不能别消费底层了?有这功夫不如给老杨捐点钱,拍视频赚流量算什么本事?
热评第二(点赞8965):
只有我觉得老杨很励志吗?靠自己双手挣钱,比那些啃老的强多了!
热评第三(点赞6742):
建议UP主去拍公务员的一天,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朝九晚五喝茶看报。
周宇航的指甲掐进掌心,血珠渗出来,滴在《新闻传播史》的封面上,晕开一个小小的红点。
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决定考研时,导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晓航,你有纪录片导演的天赋,别浪费了。
现在天赋没看出来,倒快成了网友口中的流量贩子。
手机震动,是导师发来的微信,头像还是那只标志性的加菲猫:晓航,你的保研材料还没交,最后期限明天下午五点。想清楚了吗?是继续跟我做项目,还是...
周宇航的手指悬在输入框上,突然看见邻座两个女生在讨论什么,声音不大,但孔乙己的长衫几个字像针一样扎进他的耳朵。
我妈非让我考公,说女孩子当老师稳定,可我就想做新媒体......戴眼镜的女生把《教育学》课本摔在桌上,读了四年大学,难道就为了回去教小学生?
你还算好的,另一个染着粉色头发的女生啃着苹果,咔嚓咔嚓响,我表哥985毕业,现在在做直播带货,上个月挣了三万,比我当程序员的表姐还多。
你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当网红。
周宇航的心猛地一沉,像坠入冰窟。
他想起父亲的话:创作能当饭吃吗?想起MCN机构的保底50万合同,想起老杨那双缠着胶带的电子表——原来在这个时代,理想主义真的成了孔乙己的长衫,脱了丢人,穿着硌得慌。
周宇航的桌角堆着三本书:《新闻传播史》《省考行测5000题》《纪实摄影技巧》,像他分裂的人生
保温杯里的枸杞水已经凉透,杯壁上结着褐色的垢,是父亲去年寄来的宁夏枸杞,说补气血
手机屏幕亮着,B站私信箱99 ,最新一条是老杨发来的:周记者,谢谢你,今天站长说以后差评不扣钱了
11:00,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像潮水般涌出教室。
周宇航还是坐在原地,《新闻传播史》第78页,关于便士报的起源,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书页上,在黄色新闻四个字上投下刺眼的光斑,像个巨大的讽刺。
14:30,周宇航推开城市记忆独立书店的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老板苏晚正蹲在地上整理新书,穿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不是看了她的朋友圈,周宇航根本想不到,这个女生三个月前还在投行穿着高跟鞋敲键盘,年薪百万。
随便看,苏晚头也不抬,声音像书店里的旧书,温和而有质感,新书八折,旧书按重量卖,论斤称。
周宇航的目光扫过书架,《百年孤独》和《霸道总裁爱上我》并排躺着,《资本论》的旁边是《公务员面试1000题》。最里面的角落里,几个年轻人围坐在蒲团上,正在讨论着什么,投影仪上放着黑白老照片——80年代的街景,穿喇叭裤的年轻人,墙上的时间就是金钱标语。
那是城市记忆角落,苏晚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他身后,手里端着两杯柠檬水,冰块在杯子里撞出叮咚的响,居民捐赠的老物件和故事,上周刚办了个消失的老行当展览,来的人还挺多。
周宇航接过水杯,指尖触到冰凉的杯壁,突然想起老杨的蓝色马甲。
你为什么放弃投行开书店?他忍不住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酸意——同样是不务正业,苏晚的父母好像更开明。
苏晚笑了,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因为我发现,每天对着K线图,不如看别人的故事有意思。
她指了指墙上的照片墙,全是顾客的留言便签:
在这家书店看完了《小王子》,决定和出轨的男友分手
失业三个月,在这里看了28本书,今天终于收到offer了
爷爷的钢笔,写了一辈子教案,现在捐给书店,希望有人能继续用它写故事
你拍的视频我看了,苏晚突然说,语气很认真,老杨的故事很真实。
周宇航的脸瞬间红了,像被戳中了心事:可评论区都说我消费底层......
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爽文,苏晚打断他,从书架上抽出本《看见》,柴静著,封面已经磨出毛边,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真实的故事,不是加工过的鸡汤,也不是猎奇的苦难。
他们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在认真地活着,哪怕很辛苦。
周宇航想起自己的视频,那些刻意放慢的镜头,那些保留的环境音,突然觉得有点底气了:可真实往往不美好,观众会接受吗?
你看这家书店,苏晚摊开手,语气带着点自嘲,每天亏损三百块,房租都快交不起了。但还是有人愿意来,愿意为纸质书买单,愿意听那些不美好的故事。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周宇航的相机包上,就像你愿意扛着相机去拍老杨,而不是拍那些低俗的段子。
周宇航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照亮了,突然想起爷爷的老照片——那位乡村教师,用黑板记录村庄的历史,一写就是四十年。
书店最里面的城市记忆角落,陈列着居民捐赠的老物件:
1985年的永久牌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个铁皮饭盒,里面装着半块干硬的馒头
2003年的诺基亚手机,屏幕碎了,开机还能显示中国移动
一个褪色的蓝色布包,上面印着上海牌手表,里面装着张泛黄的粮票,面额五斤
周宇航的相机突然响了,快门声在安静的书店里显得格外突兀。
苏晚笑着说:可以拍,这里的故事都欢迎记录。
他举起相机,镜头对准那个蓝色布包——和父亲当年上班时用的一模一样。
取景器里,布包上的上海牌手表字样模糊不清,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里的迷雾。
【晚上·父子争吵(20:00-22:00)】
20:15,周宇航刚回到出租屋,手机就炸了——父亲的视频通话请求,头像还是那张板着脸的全家福。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父亲的大嗓门立刻从听筒里冲出来,震得他耳膜疼。
晓航!你看我给你准备的复习资料!
父亲举着手机在老家客厅转悠,镜头晃得周宇航头晕。茶几上摆着一摞书:《行测5000题》《申论范文100篇》《公务员面试通关秘籍》,旁边放着个红色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复习计划,父亲的字迹龙飞凤舞。
我已经给你把复习计划做好了,
父亲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每天看50页书,做100道题,周末去培训班听课,明年肯定能考上!
周宇航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爸,我不想考公务员,我想做纪实创作。
创作能当饭吃吗?
父亲的音量突然提高,像炸雷,我同事儿子就是拍视频的,三十岁了还跟父母要钱!你想跟他一样没出息?
那是因为他拍的都是低俗内容!周宇航也来了火气,声音忍不住发抖,我拍的是真实的故事,是有人情味的东西!今天老杨还给我发消息,说因为我的视频,他们站长改了差评制度......
那又怎么样?
父亲打断他,语气里的失望像针一样扎进周宇航的心里,能给你发工资吗?能让你在上海买房吗?我告诉你周宇航,别再做白日梦了!赶紧把视频删了,准备考公,不然就别认我这个爸!
视频通话突然被挂断,屏幕上还残留着父亲愤怒的脸。
周宇航盯着那个通话结束的界面,突然觉得很累,累得像刚跑完马拉松。
他抓起相机包摔在地上,镜头磕在墙角,发出沉闷的响声——那是他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二手相机,陪伴他拍了无数个故事。
21:00,周宇航坐在楼下便利店的马路牙子上,手里攥着两罐青岛啤酒,500ml装,6块钱一罐。
晚风带着秋天的凉意,吹得他打了个寒颤。
手机屏幕亮着,B站评论区还在吵,有人骂他伪君子,有人夸他有良心,像两个世界的人在隔空对骂。
他打开手机相册,翻出爷爷的老照片——1978年,乡村小学的黑板上写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爷爷站在黑板前,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拿着粉笔,笑得一脸慈祥。周
宇航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教他写字,说:字要写得正,人要做得直。
啤酒罐被捏扁的瞬间,手机震动了,是苏晚发来的微信:明天下午三点,书店有位老医生分享会,讲他从医五十年的故事,或许对你的创作有启发。
周宇航盯着那条消息,突然笑了,眼角的泪混着啤酒沫流进嘴里,又苦又涩。
他回复:好,我去。然后点开相机包,检查镜头——还好,没坏。
就当是采风。
他对自己说,把最后一口啤酒灌进嘴里,易拉罐在脚边滚了两圈,停在一丛狗尾巴草旁边,在夜色中倔强地摇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