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小说世界的路人重生了 > 第十三章 信
换源:


       谢肖两家有多年的交情,肖家老爷的正室夫人高秀英,便是谢家独子谢咏的师门长辈。

谢咏恩师周宽良是东海剑庐剑主崇明伯的首徒。谢咏自幼拜师,在恩师膝下学艺三年,恩师便忽然急病去世了。

当时他人在剑庐,远离父母亲人,年纪又小,即使衣食无忧,也终究没法与早前的处境相比。

周宽良的师妹高秀英当时已嫁进兴云伯府肖家,随丈夫肖君若在太仓卫任上,离师门东海剑庐所在的崇明县不远,见师侄年幼可怜,便把人接到身边照顾。

后来谢咏学剑,也几乎都是由这位师姑亲自传授。高秀英名为谢咏的师姑,其实是他第二位师傅。

谢怀恩夫妇十分感激高秀英对儿子的照拂,多年来一直与她保持亲近往来。有高秀英作为纽带,他们与高秀英的丈夫肖君若的关系也不错。

前些年兴云伯去世了,肖家全家回了老家德州闭门守孝,但与谢家的书信往来从来没断绝过。每逢年节,谢夫人也从来不忘给肖家送礼。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肖君若给谢怀恩推荐幕僚,谢怀恩虽然觉得不习惯,但也接受了他的好意,从来没怀疑过他荐来的人有问题。

谢管家说起这些往事,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们老爷对钱师爷十分信重,从来没疑心过他的。肖老爷怎么会将不妥当的人推荐过来呢……”

薛绿不熟悉肖家,但兴云伯府的消息,她上辈子还是听说过一些的。

这家子自打兴云伯去世,就渐渐败落了,哪怕新的当家人出孝后一度进了禁军任职,也没撑过两年就丢了官。

他家名声不大好听,有家风不正、宠妾灭妻的传闻,嫡长女也死得不明不白。

据说当家人的元配正妻因此伤心得发了疯,执剑在京城大街上追着丈夫砍。

肖家当家人躲得很是狼狈,还受了点伤,事后有人奚落他武艺稀松,连疯婆子都打不过,如何能护卫皇室?

不久之后他就被人抓到错处,把官给丢了。

薛绿能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上辈子她并不清楚那位发了疯的肖夫人,是否就是谢咏的师姑高秀英。可从传闻看,肖家绝对不是什么正派良善的人家。

谢管家之前说,谢怀恩刚被贬官的时候,路过德州,拜访肖家时还一度被人冷待,直到高秀英发了火,肖君若才改了态度,由此可见肖家门风。

但肖家只是势利眼,家风不正,不是与谢家有深仇大恨,不至于与洪安合谋,大开杀戒。不过肖家荐来的那位谢师爷是否会被外人收买利用,那就说不准了。

薛绿正沉思间,钱师爷早前使唤的书僮被带到了。

谢管家忙把那十二三岁的小少年叫进了屋,低声问他:“老爷出事前一日,要给县里的大户送帖子,请他们来衙门喝茶议事。这事儿交给了钱师爷去办。

“你可记得当时师爷说过些什么?有没有提过,他是怎么决定第一批邀请哪些客人的?”

书僮听得懵懂:“就……就这么决定了呀?不是老爷吩咐的么?”

“老爷只是要请人来,没定第一批请谁,第二批又请谁。”谢管家盯着他,“这事儿是钱师爷定的,他可曾提过是怎么定的?”

书僮想了想:“没有。师爷从老爷那儿出来,回房后看了一会儿信,见了老家来的人,就叫我进屋磨墨,把帖子写了,交代衙差哥哥们分送了出去。

“他就没咋犹豫过,我还以为是老爷吩咐他这么办的。”

薛绿插言问:“他看的是什么信?见了老家来的什么人?是来请托他办事的吗?”

书僮没说话,只是看向管家,见管家点头,才回答:“信是钱师爷老家一位朋友写的,送信的是那朋友的家仆,个子不高,瘦瘦的,看起来有四十出头了,鼻子边上长着一颗大黑痣。

“至于信里写的是什么,师爷没说,我就不知道了。”

谢管家忙问:“师爷就没提过那位朋友是谁?信里写了什么?”

书僮仔细想了想,勉强记起一件事:“师爷叫我进屋磨墨时,送信的人刚出门。师爷亲自送他出屋的,还对那人说什么……让他们老爷放心,这点小事包在他身上。”

然而更多的,他就真的不知道了。

谢管家顿时觉得这封信很可疑了,莫非真有人托钱师爷办事?他不死心地追问:“你对这封信就真的一无所知了么?信是谁写来的,也不知道?”

书僮指天发誓:“我真不知道,不过后来钱贵哥哥曾经跟我抱怨,说那位老爷又写信来托师爷办事了,说他成天动不动就请人办事,也没给师爷一点象样的好处,送的东西不是书就是字画什么的,一点金银都没有,小气得紧。”

谢管家顿时警惕起来:“这人总是请托钱师爷办事么?办的是什么事?都给钱师爷送了些什么?!”没有金银又如何?读书人送的礼,比金银贵重的多了去了。古籍字画,都有可能价值千金!

书僮却道:“我是头一回听说,从前没见过呀。不过钱贵哥哥从小跟着钱师爷,大约是他们在德州时认识的人吧?

“我问钱贵哥哥时,他正要跟我细说,就被钱师爷叫走了。过后我就忘了这件事,没再多问。”

管家听得咬牙:“钱师爷经常受人请托办事么?他都收过别人什么礼?这事儿我们老爷可没听说呀!”

书僮却道:“管家别误会,钱师爷不是贪财的人。他来了咱们家后,有人要给他送银子,托他办事,他都坚决拒绝了。我就亲眼见过好几回他把来送礼的人骂跑的。

“这回他朋友写信来请托,送的是两卷字,钱师爷说是江南名家的亲笔,他朋友亲自上门去为他求来的,他喜欢得紧,夜里觉都不睡,点着油灯要临摹人家的字呢!”

薛绿忙问:“是哪位名家的字?”

书僮想了想:“不记得了。当时我离得远,那字又是狂草,龙飞凤舞的认不出来。”

管家问:“东西如今在哪儿?”

“钱家人带走了呀。”书僮眨了眨眼,“钱师爷的东西,他家人全都带走了,一片纸都没留下。”顿了顿,“哦不……他练字时练废了的纸还是留下了的。”

管家顿时顾不上继续追问,抬脚就往门外冲了出去。他得找到那些钱师爷练字的废纸,看看上头是哪位名家的字迹,兴许还能查到送字画的人是谁。

钱师爷前脚得了他家老爷的吩咐,后脚就把帖子写好分送了出去,中间完全没有思考宾客名单的时间。

若这一切都不是巧合,那他当时看的那封朋友的信,还有接见的信使,八成就有问题。

那写信的所谓朋友请托他办的事,会不会就是让他召集所有与洪安有仇怨之人,一同出现在洪安面前,好方便后者报复杀人?!

事关自家老爷之死,谢管家绝对要弄清楚不可!

他快步冲进了外院书房,薛绿紧随其后。

谢管家对这件事如此严肃认真,显然是真有心要做些什么,而不是呆等谢咏来了再拿主意了。

薛绿能感觉到,自己终于找到了为父亲伸冤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