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扫我出门?全院跪下! > 第10章 技术革新,车间里的小轰动
换源:


       院子里的风波,如同被秋风扫过的落叶,终究归于沉寂。

陈建国的生活重心,也随之重新校准,牢牢地定在了轧钢厂那片轰鸣的钢铁丛林里。

拜了师,就等于立下了军令状。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不能给师傅丢脸,更不能给自己丢脸。

一大爷易忠海对他年底的学徒考核,只定下了一个目标。

不是通过。

是第一。

这些天,陈建国几乎是长在了车间里。

除了完成分内的工作,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熟悉那些冰冷而又充满力量的钢铁巨兽。

他所在的钳工组,角落里蹲着几台老式的C616车床,年纪比他本人还大,是建厂初期就服役的元老功勋。

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导轨磨损,主轴偏摆,精度下降得一塌糊涂,如今只能干些开粗的活儿,稍有精密要求的零件,谁碰谁摇头。

这天,陈建国正在一台C616上练习走刀。

机床发出沉闷的、带着杂音的嗡鸣,他的眉头却在不经意间拧成了一个疙瘩。

在他的世界里,某种无形的力量正在悄然运转。

“匠神之心”的洞察力,让这台笨重的机器在他眼中瞬间解构。它不再是一堆冰冷的钢铁,而是一个由无数齿轮、轴承、连杆构成的精密系统,一个运转不畅、处处淤塞的系统。

他的视线穿透了厚重的铸铁外壳,直接锁定了问题的根源。

进给箱。

里面一个关键的传动齿轮,其压力角存在着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设计缺陷。

这个缺陷,在机床崭新出厂时,影响微乎其微。但随着数十年的高强度运转和金属疲劳,齿面磨损,间隙变大,这个小小的缺陷就被无限放大了。它导致了动力在传输过程中产生一种高频的、肉眼无法察觉的抖动。

正是这种抖动,偷走了机床最后的精度。

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从他脑海深处破土而出,带着一股无法抑制的生命力。

改造它!

这个想法一旦升起,便再也按捺不住。

这已经超越了考核拿第一的功利目的,更像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本能,一种源自“匠神之心”对完美机械的偏执追求。

他没有声张,选择了最沉默的方式。

午休时间,别人在食堂抢饭或者在角落里打盹,他在废料堆里寻找合适的钢材。

下班之后,工友们三三两两结伴回家,他却一头扎进车间的小锻炉,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那个全新的齿轮,在他的脑海中已经通过了成千上万次的虚拟演算,每一个齿形的弧度,每一个角度的偏差,都精确到了极致。

炉火映着他专注的脸,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滚烫的地面上,发出一声轻微的“滋啦”声,瞬间蒸发。

终于,在一个空无一人的下午,他找到了车间主任。

理由无懈可击:“主任,我想给那台老C616做一次深度保养,清理一下进给箱的油泥。”

主任挥了挥手,准了。

他独自留了下来,熟练地拆开沉重的进给箱盖。

机油的特殊气味弥漫开来。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那个磨损严重的原厂齿轮,然后,将那个在炉火与汗水中锻造出的、凝聚着他全部心血的新零件,稳稳地替换了上去。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无声的精密手术,行云流水,耗时不过半个小时。

当他重新盖上盖子,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时,这台老旧的机床从外表看,与之前没有任何分别。

第二天,一大爷易忠海背着手,踱步过来检查他的学习进度。

“建国,练得怎么样了?”

陈建国没有多言,只是默默让开了身位。

“师傅,您来试试。”

易忠海眉头微挑,带着几分疑惑走上前。

他启动机床,熟悉的嗡鸣声响起,似乎又有些不同。

他随手从料架上取了一根钢棒,夹持、对刀,然后推动了手柄。

车刀切入钢棒的一瞬间,易忠海的脸色骤然凝固!

手感!

不对!

完全不对!

以前操作这台老车床,手柄传来的总是一种轻微的、令人烦躁的“涩”感,那是齿轮间隙过大、咬合不紧造成的阻滞。

可现在,那种“涩”感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顺滑,一种人机合一、心意相通的畅快!

刀尖下的金属,仿佛变成了温顺的豆腐,阻力均匀而稳定。

他不信邪。

停机,换了更高的进给速度,再次车削。

结果,还是一样!

那种行云流水般的顺滑感,甚至更加明显!

这台老掉牙、半截身子都进了土的机床,像是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脱胎换骨,焕发了第二春!

“你……你对它做了什么?”

易忠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死死盯着陈建国,眼神里充满了震撼。

恰在此时,车间主任巡视到了这里,看到八级钳工易忠海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也好奇地凑了过来。

“老易,怎么了这是?”

当他听完易忠海的描述,并难以置信地亲自上手操作了一遍后,他也露出了同款的、石化般的表情。

陈建国这才走上前,不慌不忙地揭晓了谜底。

他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只是把那个核心传动齿轮的压力角,微调了大概两度,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补偿磨损产生的间隙,让动力传输更平稳,抖动也就消失了。”

他说的云淡风轻。

可这两个字,听在一大爷和车间主任的耳朵里,不亚于一声平地惊雷!

一个刚进厂不到三个月的学徒!

居然一眼看穿,并动手解决了困扰了厂里工程师团队数年之久的老旧设备设计缺陷?

这不是技术好坏的问题!

这是认知维度上的碾压!是超前的革新思维!

是天赋!是妖孽!

车间主任激动得两手都在搓,他绕着那台C616转了好几圈,像是看一件绝世珍宝,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人才!真是个人才啊!”

他当场拍板,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建国!剩下的几台,也一并给改了!”

经过连夜的改造和第二天的精密测试,结果出来了。

所有改造后的老旧机床,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足足提升了百分之五!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改动,在整个一车间,引发了一场小小的、却影响深远的轰动。

一大爷易忠海看着自己的徒弟,眼神里是抑制不住的骄傲与欣慰。

他走到车间主任身边,压低了声音,目光灼灼,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主任,这孩子,是个宝。一个能创造奇迹的宝。”

“咱们得把他藏好了,当个秘密武器。年底厂里不是有个技术比武吗?到时候,给他争取一个机会,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让他,一鸣惊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