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1644:赤色龙旗 > 第十二章 金鳞破网
换源:


       刘孔昭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

就在太子视察武库的第二天夜里,南京城内几家与徽商吴天佑有生意往来的绸缎庄、粮店,突然遭到了南京兵马司(受勋贵影响极大)的突击盘查,以“稽查私盐”、“囤积居奇”为名,抓走了几名掌柜伙计,账本也被抄走。虽未直接动吴家在南京的核心产业,但警告意味十足。

几乎同时,几位活跃的清流官员,如昨日刚上疏支持太子的徐石麟,家中收到了匿名恐吓信,内容恶毒,威胁其家人安全。市井间也开始流传起不利于太子的谣言,暗指其“年少乖张”、“不恤民情”、“欲与商贾争利,有损国体”。

韩赞周则在宫内加紧了对东宫的“保护”,增派了不少眼线太监,美其名曰“伺候殿下静养”,实则严密监视朱慈烺的一举一动,试图切断他与外界的联系。

一时间,南京城上空阴云密布,压力如同无形的大网,向着东宫和其初步凝聚的微弱势力笼罩而来。

然而,他们低估了朱慈烺的决心,也低估了资本逐利的冒险本性,更低估了被逼到绝境的清流官员们的反弹。

东宫内。

朱慈烺对外的表现依旧是“静养”,甚至召太医开了几副安神汤药。但他通过高梦箕(此人已被初步震慑和拉拢,态度愈发暧昧)和王侃留下的极其隐秘的联系渠道,对外界的风波了如指掌。

“刘孔昭倒是心急。”朱慈烺冷笑,“也好,他动得越狠,破绽越多。”

他并未直接去捞人或者辟谣,那只会落入对方节奏。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他让高梦箕“无意中”向某个与清流关系密切的小太监透露:太子得知徐大人等受威胁,悲愤交加,于病榻上泣血言道:“忠臣直士,为国遭难,孤若不能护其周全,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并暗示太子已密令锦衣卫(虽然南京锦衣卫同样不可靠,但名头吓人)暗中查访恐吓信来源。

这番话很快传到徐石麟等人耳中。清流官员们本就因恐吓信而愤怒,闻听太子此言,更是感激涕零,同仇敌忾之心大起。他们不仅未被吓倒,反而更加积极地联络同道,上书抨击“奸佞小人行恐吓之举,阻塞言路”,将事情闹得更大,反而让刘孔昭等人有些被动。

对于徽商吴家,朱慈烺的处理更是巧妙。

他没有给予任何书面“手谕”(那会留下巨大把柄),而是让赵瘸子再次秘密接触汪掌柜,传达了三点口信:

殿下已知晓吴家诚意,甚慰。?对于诚意伯的“提醒”,殿下亦已知悉,并言“南京非某家之南京,乃大明之南京”。

首批“捐输”,可化整为零,以采购“军需物资”(如粮食、布匹、药材)的名义,直接运往王侃暗中控制下的京营某一偏僻仓库(朱慈烺早已通过王侃掌握了几个可靠的低级军官和仓库),避开户部和勋贵的眼线。

殿下铭记此功。?未来江南秩序恢复,商业规则,“必不与今日同”,有功者“自有公道”。

这番话,既表达了赏识和承诺(暗示未来改革盐政等),又展现了太子知晓并关注他们的困境(施加压力),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输送资金物资的渠道(展示能力),最后还暗示了未来的巨大商业利益。

汪掌柜将口信密报给吴天佑。吴天佑这种巨贾,深知风险与收益并存。太子的手段和魄力,反而让他觉得这笔投资或许值得!刘孔昭的威胁固然可怕,但毕竟是旧时代的军阀,而太子代表的可能是新的秩序和更大的机会!

吴天佑最终咬牙决定:赌一把!?首批五万两白银和物资,按太子指示的方式,秘密启运!

与此同时,朱慈烺的另一手棋也开始落下。

唐王朱聿键应召入宫“叙叔侄之情”。

朱慈烺在东宫偏殿接待了他,礼节周到,言辞恳切。他并未直接要求唐王去做什么,而是大谈国难,痛陈时弊,尤其是宗室勋贵奢靡无度、却于国无补的现状,最后叹息道:“……孤非欲与亲亲为难,然国若不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能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将来太祖苗裔,方能永享富贵啊。”

唐王朱聿键本就是贤明之人,对南京这群蛀虫般的宗室早已不满,又被太子的忧国之情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说动,更感于太子的信任(对他诉说这些)。

他主动请缨:“殿下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臣虽不才,愿效绵薄之力!这‘劝捐’宗室之事,臣愿牵头,必以情理动之,以大势晓之!”

有了唐王这位在宗室中颇有威望的长辈出面,事情立刻好办了许多。唐王开始逐一拜访滞留南京的藩王、郡王,不再是简单的“化缘”,而是从家族存续、大局安危的角度进行游说,效果远比刘孔昭那套软硬兼施要好。虽然阻力依然巨大,但总算打开了局面。

数日后,深夜。

一支看似普通的商队,押运着几十辆大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京营某处偏僻的仓库区。带队的是王侃的心腹,接收的则是王侃本人和几名绝对可靠的军士。

打开车上的箱子,在粮食和布匹的掩盖下,是白花花的银锭和急需的硝石!

“殿下!成了!银子、粮食、硝石,都到了!”王侃激动地压低声音,向东宫派来的心腹小太监(实为高梦箕安排的可靠之人)汇报。

消息传回东宫,朱慈烺长长舒了一口气。

第一笔独立的资金和战略物资,终于到手了!虽然不多,但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他初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腐朽官僚系统的境地,有了那么一点点可以自主支配的力量。

他立刻下达指令:

立刻给作坊的工匠发放拖欠的饷银,?购买优质料材,恢复生产,优先修复堪用的火器。

暗中招募可靠工匠,?开始在小范围内尝试仿制燧发枪(根据毕懋康《军器图说》的描述)。

拨付一部分银两给王侃,?让他继续秘密收拢溃兵中的技术兵种(如火铳手、炮手),并提高现有队伍的伙食和待遇,收买人心。

继续通过吴家渠道,?秘密采购硫磺、铁料等军工原料。

韩赞周、刘孔昭等人还在为暂时压制了太子而暗自得意,忙着在朝堂上扯皮清查兵额、军械的章程,试图将太子的命令无限期拖延下去。

他们浑然不知,一条细小的、却充满活力的血管,已经在旧帝国僵硬的躯体内悄然形成,开始输送新鲜的血液。

朱慈烺站在东宫的庭院中,望着南方。根据王侃手下最新带回的消息,史可法似乎终于处理完扬州紧急军务,正在返回南京的路上。

“史阁部……希望你莫要让孤失望。”朱慈烺轻声自语。

真正的风暴,或许要等到这位南京朝廷名义上的顶梁柱回来后,才会真正爆发。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之前,尽可能多地积攒力量。

金鳞虽幼,已露峥嵘。潜龙在渊,爪牙初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