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1644:赤色龙旗 > 第二十四章 雷霆
换源:


       审计司的官员和数十名“敢死营”士兵被超过他们十倍的乌合之众团团围住。对方虽大多是家丁护院打扮,却个个手持利刃弓弩,甚至还有几杆火铳,在一个锦袍胖子的指挥下,面目狰狞,气焰嚣张。那胖子正是苏州巨富徐家的家主徐璠,做着盐铁走私的暴利买卖,家财亿万,在地方上势力盘根错节,堪称土皇帝。

“谁敢上前一步,老子就让他血溅五步!”徐璠挥舞着一柄镶金嵌玉的短刀,嘶声怒吼,“苏州不是南京!容不得你们这些丘八撒野!识相的赶紧滚!”

审计司带队的郎中脸色发白,却强自镇定:“徐璠!你对抗朝廷钦差,是想造反吗?!”

“造反?哈哈哈!”徐璠狂笑,“老子每年给朝廷纳的税,够养你们这些穷酸八辈子!今天倒来抄我的家?分明是太子小儿穷疯了,欲加之罪!诸位乡亲看看!这就是朝廷的嘴脸!今日抄我徐家,明日就轮到你们!”

他试图煽动周围被惊动的百姓和商户。一些人面露惧色,悄悄后退,但也有些地痞无赖和与徐家利益攸关者跟着鼓噪起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地面传来沉闷而整齐的震动!

咚!咚!咚!

如同战鼓敲响,一支杀气腾腾的队伍出现在长街尽头,正以急行军的速度逼近!黑色的军服,精良的装备,冷酷的眼神,正是王侃亲自率领的“敢死营”主力!他们刚刚经历战火洗礼,身上那股百战余生的煞气,绝非徐家家丁可比。

队伍分开,一身戎装的朱慈烺,在一众精锐侍卫的簇拥下,策马而出!他面色冷峻,目光如刀,直接射向场中嚣张的徐璠。

太……太子殿下?!

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太子竟然会为了一个商贾,亲自赶到苏州!

徐璠脸上的狂笑瞬间僵住,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置信的恐惧。他身边的乌合之众更是阵脚大乱,被“敢死营”那逼人的气势吓得连连后退。

朱慈烺勒住马,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冰冷的威严:“徐璠,孤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放下武器,跪地受缚。否则,以谋逆论处,满门抄斩!”

徐璠脸色惨白,汗如雨下。他知道自己踢到了铁板,但事已至此,退后也是死路一条!他色厉内荏地尖叫:“朱慈烺!你别逼人太甚!老子……”

“杀。”

朱慈烺没有等他说完,只轻轻吐出一个字。

王侃早已按捺不住,闻令猛地拔出战刀,怒吼:“敢死营!进攻!抗命者,格杀勿论!”

“杀!!!”

三百敢死营精锐如同猛虎出柙,瞬间冲入敌阵!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三人一组,刀盾在前,长枪居中,火铳(已装填好)在后。对付这些乌合之众,简直是摧枯拉朽!

砰砰砰!一阵排枪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徐家家丁顿时倒下一片!

紧接着便是雪亮的刀枪砍杀!惨叫声、哭喊声、兵刃碰撞声瞬间响成一片!

徐璠吓得魂飞魄散,掉头就想往家里跑。王侃眼疾手快,猛地掷出手中战刀!噗嗤一声,刀锋精准地贯穿徐璠的大腿,将他钉在地上,发出杀猪般的惨嚎。

战斗,或者说屠杀,仅仅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便结束了。徐家家丁死伤遍地,余者尽数跪地投降,瑟瑟发抖。

朱慈烺自始至终端坐马上,冷眼看着这一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王侃提着滴血的刀,来到被钉在地上的徐璠面前,一把将他拎起,拖到朱慈烺马前。

朱慈烺俯视着如同死狗般的徐璠,冷冷道:“现在,可以抄家了吗?”

“饶命……太子殿下饶命……小人知错了……小人家产愿全部献于朝廷……”徐璠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

“你的家产,本就是民脂民膏,何须你献?”朱慈烺语气森寒,“拖下去,严加看管!审计司,进去抄家!给孤一寸一寸地搜!”

“遵旨!”

审计司官员和账房们立刻涌入如同宫殿般的徐府。接下来的清查,再次震惊了所有人:藏银的地窖深达数丈,金银堆积如山;粮仓里的米粟堆积发酵;密室中不仅有无数的田契房契,更有与清军往来书信、甚至朝廷禁止的盐铁走私账册!

铁证如山!徐璠不仅仅是经济犯罪,更是通敌叛国!

朱慈烺当即下令:将徐璠罪状明示苏州全城,就地正法,悬首示众三日!其家产全部充公,田地分予佃农,商铺工坊纳入“国有资产管理总署”!

苏州之事,以最雷霆万钧、也是最血腥的方式,迅速传遍江南!

所有蠢蠢欲动的抵抗和阴谋,瞬间被这股寒风冻僵了。太子不仅动了真格,而且手段如此酷烈,毫不留情!连徐璠这样的地头蛇都说杀就杀,说抄就抄,谁还敢当出头鸟?

与此同时,南京方面。

马士英“拜访”了刘宗周,传达了太子欲请他出掌“格物院礼法科”的意思。这看似升迁的闲职,实则是明升暗降,将其调离权力核心。刘宗周何等聪明,自然明白太子的用意。看着窗外传来的苏州血腥消息,他长叹一声,最终选择了妥协,上书表示“老迈昏聩,愿专心学问”,变相接受了安排,不再过问具体政务。

军中,史可法根据太子提供的证据,严厉申饬了刘泽清、刘良佐二部,并派出监军,勒令其整顿军纪。二刘见太子在江南杀伐果断,心中恐惧,暂时收敛了许多。

经此一役,“江南清丈审计司”的工作阻力大减。

抄没工作得以更顺利地推进,大量的逆产变为国有资产。朱慈烺抓住时机,颁布了一系列新政:

《国有荒地、逆产土地分配条例》:明确将抄没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头三年赋税减免,并发给地契,承认其使用权甚至部分所有权(重大改革)。

《鼓励工商令》:将被抄没的工坊、商铺,以优惠价格发卖给有实力的商人或由官方经营,鼓励发展生产,并给予新技术工坊税收减免。

《统一税制诏》:开始尝试简化税种,合并丁银入田赋(“摊丁入亩”雏形),并试图建立更透明的税收体系,以减少中间盘剥。

虽然这些政策推行中依旧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凭借雷霆手段和初步建立起的权威,总算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经济的血液,开始沿着新的管道,albeit微弱且充满阻力,重新流向国库和民生领域。

格物院内,毕懋康和宋应星也感受到了变化。

经费变得更加充足,招募工匠、购买材料不再那么捉襟见肘。燧发枪的量产工艺在毕懋康的主持下开始攻关;宋应星则开始系统性地整理农业、矿冶、机械技术,并着手编写更适合推广的《格物基础》教材。

朱慈烺站在重新绘制的江南舆图前,上面标注着新近抄没的田庄、工坊,以及正在推行新政的区域。

江南的魑魅魍魉已被初步荡涤,虽然水下依旧暗流汹涌,但表面终于暂时平静。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经济的根基初步重塑,科技的树苗刚刚种下,军事的改革任重道远。

但,新政的砥柱,终于在血与火之中,艰难地立在了这江南水乡之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