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1644:赤色龙旗 > 第二十八章?暗箭
换源:


       南京皇宫内,朱慈烺看着唐王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详细奏报,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反复看了几遍奏报中关于李定国、孙可望的态度以及双方达成的初步协议,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

“好!曾叔祖果然不负孤望!”他赞叹道,“李定国、孙可望,皆万人敌也!若能真心为朝廷所用,湖广局势必将大变!”

他立刻下令:

“准唐王所奏!即刻以朝廷名义,正式册封李定国为‘大明征虏前将军’,孙可望为‘大明平虏将军’,各赐印信袍服!”

“拨付第一批粮饷器械,由唐王监管,尽快送至李、孙军中,以示朝廷诚信!”

“通告湖广、江西各地官府,不得再以‘流寇’视之,需以友军相待,共抗清虏!”

旨意迅速发出。史可法、姜曰广等务实派大臣虽对招抚流寇心存疑虑,但见太子态度坚决且已既成事实,也只能尽力配合,希望这支力量真能成为抗清助力而非新的祸乱之源。

然而,消息传到某些人耳中,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扬州府衙内,被变相贬谪于此的韩赞周和刘孔昭秘密会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招抚流寇?!唐王真是疯了!太子也跟着疯!”刘孔昭咬牙切齿,“张献忠余孽,杀人如麻,与朝廷血海深仇,岂能轻易招安?此乃养虎为患!日后必遭反噬!”

韩赞周尖细的嗓音带着冷意:“哼,我看太子是急了,江北诸镇指挥不动,左良玉尾大不掉,只好病急乱投医,引狼入室!也好,等他玩火自焚,才知道咱们当初劝谏的都是金玉良言!”

“不能就这么看着!”刘孔昭眼中闪过狠毒,“得给他们找点麻烦!不能让唐王和那帮流寇那么舒服!”

“不错。”韩赞周阴恻恻地点头,“咱们在湖广江西,也不是没有人……得让左良玉知道,朝廷现在要扶植流寇来对付他了。再,给李定国、孙可望送点‘礼物’,就说是南京某位大人物的‘心意’,挑拨挑拨他们和唐王、和太子的关系……”

两人密谋良久,一道道隐秘的指令通过他们的秘密渠道,悄然送往湖广方向。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另一种形式的反扑也开始悄然酝酿。

这一次,他们不再直接攻击太子的政策,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新政的基石——“大明格物院”和“江南清丈审计司”。

一夜之间,南京城的大街小巷突然贴满了匿名揭帖(大字报)。上面的内容恶毒而诛心:

“格物院实为‘魔物院’!聚敛民财,研究奇技淫巧,亵渎祖宗法度,招致天怒人怨,故有江北之败!”

“审计司乃‘暗算司’!罗织罪名,抄家灭族,实为太子敛财工具,与民争利,堪比隋炀帝!”

“太子年少,被奸佞小人(暗指毕懋康、宋应星等)蛊惑,不修仁德,专务霸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些揭帖用词恶毒,煽动性极强,试图将天灾人祸、军事失利都与太子的新政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动摇其合法性。

更有甚者,开始有流言在士林和市井间传播:

称格物院工匠“以童男童女试药炼器”(影射火药实验)。

称审计司官员“贪墨抄没财物,比贪官更甚”。

甚至隐隐传出“太子并非先帝正统,乃奸人冒充”的骇人谣言!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毒雾,迅速弥漫开来,虽然多数明眼人知其荒诞,但却能有效蛊惑无知小民,并在士大夫阶层中制造疑虑和隔阂。

格物院内,气氛也受到了影响。

一些被招募来的年轻学徒,家中父母受到流言惊吓,哭着来将孩子领回去,说什么也不让再碰那些“招灾惹祸”的物事。

毕懋康外出时,竟遭到不明人士的辱骂和掷石。

宋应星则收到了一封装着刀片的恐吓信,警告他“速离南京,否则性命难保”!

“殿下,此风不可长!”史可法忧心忡忡地进宫面圣,“此乃小人作祟,乱我朝纲!必须严查幕后主使!”

朱慈烺面色平静,但眼中寒意森然。他早已料到改革会遇到阻力,却没想到对方手段如此下作和阴毒。

“查?如何查?”朱慈烺冷声道,“贴揭帖的必是地痞无赖,传谣言的更是无从抓起。幕后之人,隐藏极深,无非是那几拨人。”

他沉吟片刻,道:“堵不如疏。他们不是攻击格物院和审计司吗?孤就让天下人看看,格物院和审计司,到底做了什么!”

他立刻下令:

“命格物院三日后于玄武湖畔公开演示新式火器!邀请南京百官、士子、百姓前往观瞻!孤要亲临!”

“命审计司将近期抄没之逆产清单、用途(如抚恤、军饷、平粜等),张榜公告,遍示全城!”

“再,让王侃的人动起来,不是查谁贴的揭帖,是去查查最近哪些人家里突然阔绰了,哪些茶馆酒楼成了散播谣言的窝点!给孤盯紧了!”

三日后,玄武湖畔,人山人海。

太子驾临,百官相随,无数百姓翘首以盼。

格物院工匠在王侃派兵护卫下,当众演示了新式燧发枪的射击(哑火率已显著降低)、改良火炮的威力、以及“掌心雷”的爆炸效果。

轰鸣的枪炮声和巨大的爆炸威力,震撼了所有围观者!人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奇技淫巧”所带来的可怕力量。

朱慈烺当众宣布:“此等利器,乃保家卫国、驱除鞑虏之根本!格物院诸位先生工匠,乃国之功臣!凡有再敢诋毁格物院者,以通敌论处!”

同时,审计司也将巨大的账目清单张贴出来,上面清晰列明了抄没了谁家、得了多少财物、用到了何处(大部分用于军费和民生),笔笔有踪。

百姓们看着清单,对比之前听到的谣言,心中自有杆秤。

公开的演示和账目,如同一股清风,暂时吹散了些许谣言的阴霾,挽回了部分舆论。

然而,朱慈烺知道,这远远不够。

暗中的敌人如同毒蛇,一击不中,便会潜伏起来,等待下一次机会。湖广的李定国、孙可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伤敌,用不好则伤己。南京的反对势力虽暂时蛰伏,却从未放弃。

退入后宫,他召来了王侃。

“你挑选的那批‘利刃’,训练得如何了?”

“回殿下,三十人,皆已堪用!识字、绘图、潜伏、刺探、格杀,皆有所成!”王侃低声道。

“好。”朱慈烺眼中寒光一闪,“撒出去。一半派往湖广,给孤盯紧左良玉、李定国、孙可望,还有唐王身边的每一个人!任何异动,随时密报!”

“另一半,留在南京,给孤盯死韩赞周、刘孔昭在南京的党羽,还有……马士英府邸!孤要知道,谁在背后捣鬼!”

“必要时,”朱慈烺的声音冰冷如铁,“可行使‘非常手段’,但需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末将明白!”王侃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领命而去。

一张无形的监视与反击的大网,悄然撒开。太子的仁慈是有限的,对于这些只会躲在暗处放冷箭的魑魅魍魉,他准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