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1644:赤色龙旗 > 第三十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
换源:


       朱慈烺如同一个技艺精湛却时刻紧绷的工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台刚刚组装的复杂机器,深知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局崩盘。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内部的压力尚可凭借权威和武力强行压制,但来自外部的风暴,却从不给人喘息之机。

这一日,数道来自不同方向的紧急军报,几乎同时送达文华殿,如同重锤般接连砸在朱慈烺的心头。

第一报,来自江北史可法:“清军主力似有异动,多铎重新整合兵马,大量征集船只、粮草于徐州、泗州一带,恐不日将有大举南犯之图!江北兵力单薄,防线漫长,恳请朝廷速调援军,增拨粮饷械弹!”

第二报,来自湖广唐王朱聿键:“探得清廷肃亲王豪格率一部八旗精锐,并大量汉军旗部队,已出武关,兵锋直指襄阳!襄阳若失,则湖广门户洞开!左良玉坐拥重兵于武昌,却观望不前,毫无救援之意!臣已急令李定国、孙可望部向郧阳方向移动,试图牵制,然兵力悬殊,恐难持久!请朝廷定夺!”

第三报,来自江西方向:“原降清明将金声桓、王得仁部(历史上于江西反正,此处时间线略调整),突然率数万兵马叛清,连克数府,然其动向不明,似有割据之意,亦或欲投朝廷?江西兵力空虚,形势危急!”

第四报,来自海上:“福建郑芝龙遣使密报,清廷亦派人与其接触,许以闽粤总督之位,欲招抚其部水师!郑芝龙态度暧昧,虽仍奉大明正朔,然要求朝廷尽快授予其正式名分并拨付粮饷,否则难以约束部下!”

东西南北,四面八方,仿佛所有的敌人和潜在的危险,都在这一刻同时爆发!

清军主力即将再次南下!

湖广面临新的入侵!

江西出现混乱的反正军!

海上巨枭态度摇摆!

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刚刚有起色的南明局势瞬间崩盘!

文华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即便是史可法、姜曰广这样的老臣,面对如此错综复杂、危急万分的局面,也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绝望。

“这……这可如何是好?”姜曰广声音发颤,“四处起火,八方冒烟!朝廷兵力钱粮有限,焉能四处应援?”

史可法也是眉头紧锁:“江北乃根本,必须坚守!然湖广亦不可失!江西、福建……唉!”他重重叹了口气,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韩赞周、刘孔昭等人虽然不敢说话,但眼神中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早知如此”的幸灾乐祸。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御阶之上那位年轻的太子身上。

朱慈烺看着摊满御案的急报,脸色苍白了一瞬,但随即恢复了镇定。他甚至轻轻笑了一下,只是那笑容里没有丝毫温度,只有冰冷的锐利。

“慌什么?”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殿内的恐慌,“敌人来了,正好!省得孤去找他们了!”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寰宇全图前,目光如电,快速扫过几个关键点。

“诸卿只见其危,未见其机!”朱慈烺猛地转身,目光扫过群臣,“建奴东西两路并进,看似势大,实则暴露其兵力分散,急于求成!金声桓、王得仁反正,虽动机不明,却是我牵制江西、甚至反攻江右的契机!郑芝龙要官要钱?可以谈!他的水师,乃是我朝能否掌控海疆的关键!”

他的思维高速运转,来自后世的宏观视野和太子的军事知识此刻完美融合,一个大胆至极、甚至堪称疯狂的全面应对策略,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史可法听令!”

“老臣在!”

“江北防线,依旧由你全权负责!孤不给你增兵,但给你增械!格物院库存之新式火器、火药、掌心雷,优先补充你部!给孤采取守势,依托城池堡垒,层层阻击,迟滞消耗敌军主力!记住,你的任务不是决战,是拖住他们!能拖多久拖多久!”

“老臣……领旨!”史可法咬牙应下,深知任务艰巨。

“传旨给唐王朱聿键和李定国、孙可望!”

“命其不必坚守襄阳孤城,可采取灵活机动作战,袭扰豪格粮道,疲惫其军!必要时可放弃襄阳,退保荆襄腹地,利用地形与敌周旋!告诉他们,孤不要一城一地之得失,孤要的是豪格那支偏师的有生力量!”

“再,严令左良玉出兵策应!若其再抗命不前,则以通敌论处,公告天下!”朱慈烺眼中闪过杀机,他知道左良玉大概率不会听令,但这道命令是为了日后清算埋下伏笔。

“传旨江西巡抚!”

“立刻派人接触金声桓、王得仁,许以高官厚禄(空头支票亦可),稳住其心!探查其真实意图。若其真心归顺,则令其攻略赣北,威胁清军侧后!若其首鼠两端,则设法分化瓦解之!”

“另,从京营抽调三千兵马,火速入赣,以为威慑和朝廷象征!”

“至于郑芝龙……”朱慈烺沉吟片刻,“以其子郑森(郑成功)为锦衣卫千户,召其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再以其弟郑鸿逵为水师副总兵,协防镇江!至于郑芝龙本人,授‘福建总兵官,提督闽粤海防事’!所需粮饷,可由闽粤两地税收中优先截留部分支应!”

这一手极其高明:封官许愿,将其子召为人质(同时也是培养),将其弟调离老巢,给予部分财政自主权以安抚,但又将其绑定在抗清战车上。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发出,思路清晰,应对果断,将有限的资源和人手运用到了极致,充满了战略弹性和冒险精神。

殿内群臣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太子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非但没有慌乱,反而瞬间做出了如此庞大而细致的部署!其中许多策略看似冒险,却直指要害,充满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

“可是殿下,”一位老臣还是忍不住担忧,“如此分兵应对,处处薄弱,若有一处失利……”

“没有若是!”朱慈烺打断他,声音斩钉截铁,“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之势,唯有以攻代守,以战求存!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这风雨来了,正是我大明化龙之时!”

他目光灼灼,扫视全场:“诸卿各司其职,严格执行孤的旨意!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有功者,孤不吝封侯之赏!有过者……勿谓言之不预!”

退朝之后,朱慈烺立刻赶往格物院。

他需要知道,他最大的依仗——技术优势,能否在这场全面考验中顶住压力。

“燧发枪日产能否再提升?”

“小型野战炮何时能交付?”

“水师所需的‘水底龙王炮’和‘连环舟’能提供多少?”

他需要每一分可能的力量。

整个南京朝廷,乃至整个南中国,都在这突如其来的全面危机下,高速而紧张地运转起来。

朱慈烺站在皇城之上,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仿佛能看到四面八方的烽火。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他这条强行催化出来的“幼龙”,能否扛住这八方风雨,真正翱翔九天,便看此一搏了!

“来吧!”他握紧了拳头,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