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1644:赤色龙旗 > 第七章 入金陵,暗流汹涌
换源:


       清晨的龙潭驿,薄雾尚未散尽。

朱慈烺的车驾已然准备停当。与昨日不同的是,王侃麾下的数十名新附军士,经过一夜休整和太子的“犒赏”(分发了一些从淮安带来的银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自觉地排成还算整齐的队列,护卫在车驾四周,眼神中少了些溃兵的惶然,多了几分属于军人的警惕和……对车中少年的敬畏。

高梦箕看着这一幕,眼皮微微跳动。他敏锐地感觉到,自龙潭驿这一夜后,太子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具体说不上来,但那种隐然的掌控感更强了。他压下心中的不安,上前恭请太子起驾。

车驾再次启动,朝着近在咫尺的南京城驶去。

越靠近江东门,官道上越是繁华,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小贩的叫卖声、脚夫的号子声不绝于耳。仿佛北方的惊天巨变与这里的莺歌燕舞毫无关系。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市面物价腾贵,百姓面带忧色,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话题总离不开“北边”和“立谁当皇帝”。

南京城墙巍峨,远胜北京。护城河宽阔,水波荡漾。城楼上,“大明”旗帜依旧飘扬,守军数量明显增多,但军容士气,与朱慈烺记忆中北京陷落前的守军颇有几分相似,透着一股暮气。

车驾抵达江东门外时,场面远比龙潭驿更为隆重。

以韩赞周、刘孔昭为首,南京六部九卿、各衙门官员、勋贵代表,黑压压地跪倒了一大片,齐声高呼: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回荡在城墙内外,彰显着帝都的威仪。无数百姓被官兵拦在远处,翘首张望,都想一睹太子真容。

朱慈烺在车内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这才在高梦箕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他今日换上了一身更为庄重的储君冠服,面色依旧带着刻意维持的苍白和悲戚,眼神扫过跪伏的众人,声音清晰地传来,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

“众卿……平身。”

“国难至此,父皇蒙难,山河破碎……孤……孤心实痛,见诸位卿家仍坚守国土,孤……稍感欣慰。”他话语停顿,仿佛难以抑制悲痛,效果却极佳,瞬间营造出一种悲情氛围,引发了不少官员的同情和共鸣。

“殿下节哀!”众臣纷纷起身,不少老臣已然拭泪。

韩赞周抢步上前,声音带着哭腔:“殿下平安南来,实乃列祖列宗保佑,天下臣民之福!请殿下即刻入宫歇息,保重玉体为要!”

刘孔昭也道:“宫中一切已备妥,请殿下移驾!”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他们预设的轨道——将太子尽快送入宫中,隔离起来。

然而,朱慈烺却微微摇头,目光投向巍峨的宫城方向,沉痛道:“父皇梓宫未返,国仇未报,孤岂能先入宫闱安享富贵?孤欲先往孝陵,叩拜太祖高皇帝,禀告国难,祈求祖宗护佑,克复神州!”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去孝陵?

这完全出乎了韩赞周和刘孔昭的预料!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是大明王朝的法统象征。太子先去拜谒孝陵,意义极其重大,这是在向天下昭告其无可争议的正统继承人权!而且过程公开,他们根本无法操控!

一旦太子在孝陵前痛哭流涕,发表一番感人肺腑的誓言,势必极大提振南京主战派和民心,也会让他们的“拥立福王”计划平添无数变数!

“殿下!不可!”刘孔昭脱口而出,“殿下舟车劳顿,玉体欠安,孝陵路远,岂可再受奔波之苦?不如先入宫休憩,择日再……”

“诚意伯!”朱慈烺猛地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虽依旧带着悲意,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叩谒孝陵,告慰太祖在天之灵,乃人臣人子之本分!何言辛苦?莫非诚意伯觉得,孤不该去,还是不配去?!”

又是同样犀利的质问!刘孔昭脸色涨得通红,被噎得说不出话。在孝陵这个问题上,他敢说一个不字,就是大逆不道!

韩赞周心里暗骂刘孔昭蠢货,赶紧圆场:“殿下孝心感天动地!奴婢岂敢阻拦?只是……只是仪仗准备仓促,恐失了礼数……”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礼!心诚则灵,何须繁文缛节?”朱慈烺语气坚定,“韩公公,诚意伯,即刻准备,孤要即刻前往孝陵!”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官员,声音传遍四方:“诸位大人,若有愿随孤同往者,孤心甚慰!”

人群中顿时一阵骚动。许多官员,尤其是那些不得志的、心怀理想的、或者单纯想押宝太子正统的,纷纷出声附和:

“臣等愿随殿下前往孝陵!”

“殿下至孝,臣等感佩!”

姜曰广虽然称病未来,但他的几个门生故吏已然响应。何刚混在人群中,更是激动地大声附和。

形势瞬间逆转!

韩赞周和刘孔昭骑虎难下,面对太子的“大义”名分和部分官员的响应,他们根本无力强行阻止。若强行阻拦,岂不是公然暴露其不臣之心?

两人交换了一个阴沉的眼神,只得咬牙应下:“奴婢/臣……遵旨!”

于是,原本计划好的入宫仪式,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谒陵行动。

庞大的队伍转向,朝着紫金山孝陵方向而去。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南京城,无数百姓闻讯涌上街头,想要目睹太子风采,场面一度有些失控。

朱慈烺坐在车中,听着外面的喧嚣,面色平静。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回合。韩赞周和刘孔昭绝不会甘心失败。就在车驾行动的同时,他注意到有几匹快马从刘孔昭的亲卫队中分出,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

是去通知马士英?还是去调动兵马以防万一?或是去威胁那些摇摆的官员?

朱慈烺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

“王侃。”

“末将在!”车窗外传来王侃压低的声音。

“让我们的人打起精神,盯紧那些勋贵们的家丁亲随。若有异动,立刻报我。”

“是!”

车轮滚滚,碾过南京城的石板路。

太子车驾在前,文武百官在后,勋贵太监心思各异,无数百姓翘首围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