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婉风沉 > 第32章 钩吻再现
换源:


       七月初八的清晨,京师像被闷在一口热笼中。

乌云压得很低,却迟迟不落雨,只把潮热一层层糊上屋脊。

白玉堂前挑出一串新炮仗,震耳欲聋之后,药香尚未散尽,便被潮气压得四散,像一条无处安身的白龙,在巷口盘旋。

周婉儿站在案前研药,额角细汗顺着鬓边滑下。

在她指尖下,是给哑婆退热用的“银翘散”。

药粉雪白,却未能将她发暗的眉心映亮——太后那句“刀下鬼”犹在耳畔。

她知道,风暴不会止于公主的割袍,或许会来的更烈。

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事足以证明,他们的暗线颇多,不管白玉堂里出现什么动向,他们都似乎了如指掌。

甚至永泰公主昨夜到访,他们绝不会不知。

每每此时,她都感叹古人运用暗线之娴熟,比她前世的人们运用监控技术的娴熟度过犹而无不及。

辰正未过,阿苦冒雨冲进来,手里攥着四张药铺账单:“小姐,出怪事啦!东城四家药铺昨夜同卖‘钩吻’,买主竟都盖着白玉堂的印戳,四家的账单都送来了。”

周婉儿接过账单——纸质各异,戳记却一模一样:圆圈内篆“白玉堂”三字。

看着这些诡异的账单,她的眉心不禁一蹙。

且看那四张单子,边缘微糊,显然是仓促而就。

她心头一沉,疑窦丛生。

“印戳存放于内厅柜中,三把锁,三把钥匙,只有她与阿苦、兄长三人持有,如何一夜间流落外界?”

她看了看阿苦:“她应该不会做此事吧?虽然她曾有过卖药方的前科,但那也是迫不得已。”

“小姐,怎么办?”阿苦急切的问,一边还不停擦拭着满脸汗水,天气闷热,人易出汗。

“怎么办?挨家去查呗!”她眉头微皱,声音低而稳,像把怒火压进冰层,“先去最近的一家。”

因周慎行去采办药材未归,她让阿苦喊来武断,将意思向他简述一番。

三人同乘一辆马车,由武断驾车。

忘了交代,因白玉堂这些日子发生了很多事,周婉儿索性将武断请来帮忙,职责类似于保镖。

雨终于落下,细得像针,却冷得透骨。

最近的一家是“德善堂”。

老掌柜见周婉儿亲至,忙迎出来,神色尴尬。

“医正是为账单之事吧?昨夜那位爷说是贵堂来的新采办,要三两钩吻配狼毒,小老儿验过印戳,确与贵堂无二,这才……”

周婉儿抬手止住他,目光扫向柜台上的账单副页——盖戳处墨迹尚新,印色却比她自用的印泥稍淡些许,显然是拓印后二次加盖。

“那人模样如何?”她问老掌柜。

老掌柜回忆道:“小老儿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一身青衣,头戴小帽,脸很生,左嘴角有颗黑痣,说话带江北口音。”

“婉儿谢过老掌握,此人若再来,务必知会一下白玉堂。”周婉儿向老掌柜略一福,然后离开。

老掌柜站在门口,目送她们离开,自言自语道:“哎!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呐!”

第二家是“同福馆”。

其掌柜所言与“德善堂”掌柜如出一辙,只是左嘴角的黑痣变成了“右脸颊有刀疤”。

第三家是“济仁斋”。

这家掌柜和伙计均称来人的特点是“手背烫伤”,其它与前二家别无二致。

第四家是“百草阁”。

待问起来人特征,他们干脆说“蒙面纱,只露眼睛,看不清模样,但瘦小”。

——同一事项,同一手法,同一时间,由不同四人施为,此四人显然为同伙。

线索归拢,周婉儿断定:有人拓印白玉堂戳,批量购买钩吻,企图制造“白玉堂滥用剧毒”的假象,以再掀风浪。

“武大哥,”周婉儿吩咐道:“劳烦你动用道上的兄弟们帮忙暗查。”

武断默然道:“小姐吩咐便是,谈不上劳烦,我这就去办。”

“阿苦姐姐,”她又对阿苦说道:“你和我守株待兔——他们总会回头。”

“那这些账单……”阿苦弱弱一问。

“账单照付,”周婉儿凝神看着空气,语气绝决,“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尚不知情,如此他们才肯再来。”

武断和阿苦用佩服的眼神看着周婉儿,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又挨家将此意说给四位掌柜听,让他们该卖照卖,不要打草惊蛇。

同时,武断在各家药铺外安插两名暗线,严阵以待。

第三日酉正,雨势加大,街灯昏黄。

济仁斋门口,来了一个陌生人,右颊刀疤——正是第二家掌柜描述之人。

得到线报,周婉儿与武断迅速赶到,伏于檐角,屏息以待。

店内,掌柜将一包钩吻递出,黑影验货,忽然袖中寒光一闪,短刀直抵掌柜咽喉:“拓印模子还我!”

武断破窗而入,剑尖一点,挑飞刀疤脸短刀。

周婉儿银针出手,刺入对方肩井穴。

刀疤脸瘫软,被麻绳捆成粽子,秘密押至白玉堂地窖。

灯火幽暗,映出他右脸刀疤。

周婉儿以“开口散”解穴,声音平静的问道:“谁派你拓印我堂戳,买钩吻何用?”

那人抬眼,眸中血丝密布,却发出嘶哑笑声:“附子不死,钩吻必亡!你们……等死吧!”

话音未落,他猛地咬紧牙关,腮上肌肉一鼓,“咔嚓”一声,黑血自口角涌出,头一歪,气绝身亡。

武断急忙掰开他嘴,只摸出一枚碎裂的毒囊。

再搜他身,别无他物,只搜出半张湿黏麻纸,纸上以血写就四字:“附子不死”,笔迹歪斜。

纸背亦有暗记——一枚被血染得模糊的半印,凤首昂扬,缺角处尚带新鲜刀痕,却未刻字,不知何人之物。

周婉儿指腹轻抚那半印,心底寒意一层层漫上来:太后屡次三番想置她于死地,搞出诸如“雪参藏毒”、“麝狼散”病逝药引等事件,如今又使人购入钩吻,每一次的意图都一样——栽赃、灭口。

地窖外,夜雨敲窗,像无数细小的鼓槌。

周婉儿立于案前,将刀疤脸血书、模糊凤首半印、四家药铺口供一字排开,灯火映在她瞳仁里,凝成两点幽冷的星。

她忽然抬手,以银针在“附子不死”四字旁,添写一句——

“钩吻必亡,血债血偿。”

写罢,她转身,望向窗外漆黑雨幕,声音极轻,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冷冽:

“幕后之人,你既不肯收手,我便陪你……玩到底。”

雨声更急,像为这场暗战,敲响了催征的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