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风波并未因林晓棠的隐忍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这天清晨,林晓棠刚把推车摆好,就发现周围的气氛不对劲。往常热情打招呼的女工们今天都躲躲闪闪的,有几个甚至绕道走开。
“晓棠妹子...”一个熟客犹豫地走过来,压低声音,“你今天还是收摊回去吧。”
林晓棠心里一沉:“张姐,出什么事了?”
张姐四下看看,更小声地说:“厂里都在传,说你家有传染病,你做的吃食不干净。保卫科可能要来查呢!”
林晓棠顿时明白了——这是李家的报复。他们见闲言碎语不够,开始造谣生事了。
“谢谢张姐提醒。”她强作镇定,“但我没做亏心事,不怕查。”
张姐叹口气:“你这孩子就是倔。听说李家找了关系,非要整你呢!”
正说着,果然看见两个穿着保卫科制服的人朝这边走来。领头的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子,脸色不善。
“你就是林晓棠?”胖子上下打量她,“有人举报你无证经营,食品不卫生。跟我们走一趟吧。”
周围渐渐围了些看热闹的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林晓棠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同志,我是临时摆摊,已经去工商所登记过了。至于卫生问题,您可以现场检查。”
胖子冷哼一声:“检查?谁知道你有没有在食材里动手脚!赶紧收拾东西跟我们走!”
这时,一个尖利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就是!这种不干不净的人做的东西谁敢吃啊!”
王婶子挤进人群,指着林晓棠:“大家别被她骗了!这姑娘心思不正,被退亲后怀恨在心,说不定在吃食里下毒呢!”
这话太恶毒了,连保卫科的人都皱起了眉头。
林晓棠气得浑身发抖,但强忍着没有失态。她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王婶子,说话要讲证据。”她声音清晰,“您说我下毒,有什么凭据?”
王婶子噎了一下,随即强词夺理:“还要什么凭据?你被李家退亲是事实吧?怀恨在心是肯定的!”
林晓棠正要反驳,突然看见铁蛋挤进人群,朝她使了个眼色。她心里一动,有了主意。
“王婶子,您口口声声说我被退亲,”她故意提高声音,“但您知不知道,到底是谁退的谁?”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王婶子愣了一下:“当然是李家退的你!难不成是你退的李家?”
“正是!”林晓棠斩钉截铁,“是我林晓棠不要李建国!因为他脚踏两条船,跟赵小娟有一腿!”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人群中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胡说八道!”王婶子跳起来,“你血口喷人!建国那孩子老实本分,怎么可能...”
“我怎么血口喷人了?”林晓棠打断她,“我有证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连保卫科的人都好奇起来,暂时忘了来意。
林晓朝铁蛋点点头,小男孩立刻跑过来,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正是那天从李建国口袋里扯出的手帕。
“大家看!”林晓棠举起手帕,“这是赵小娟的手帕,上面绣着她的名字'娟'字!是从李建国口袋里拿出来的!”
人群中响起惊呼声。几个女工凑近看,果然看到手帕一角绣着个小小的“娟”字。
王婶子脸色发白,强撑着说:“一、一块手帕能证明什么?说不定是捡的呢!”
林晓棠早料到她会这么说,不慌不忙道:“如果只是捡的,为什么李建国贴身藏着?又为什么我一说赵小娟的名字他就慌了?”
她转向众人,声音清晰有力:“其实不止这个。很多乡亲都看见过李建国和赵小娟在一起鬼鬼祟祟的。铁蛋,你说是不是?”
铁蛋立刻大声说:“是啊!我看见好几次了!前天晚上他们还躲在村后小树林里拉手呢!”
这话更是引起轰动。八十年代初,男女拉手可是了不得的事。
王婶子彻底慌了:“小孩子胡说八道!不作数!”
“小孩子不说谎!”一个女工突然开口,“我好像也看见过!那天晚上我去河边洗衣服,看见两个人影往小树林去,还真像是李建国和赵小娟!”
有人带头,立刻又有人附和:“是啊是啊,我也好像看见过...”
其实这些人未必真看见过,但舆论风向已经开始转变。
林晓棠趁热打铁:“保卫科同志,您也听到了。不是我林晓棠有问题,是李建国品行不端!我退婚是正当的!”
保卫科的人面面相觑,态度明显软化了。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我可以作证。”
众人回头,看见韩铮不知何时站在人群外围。他手里拿着个工具箱,显然是刚下工。
“韩同志?”保卫科的胖子认得他,“您作什么证?”
韩铮走上前,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晓棠身上:“那天在公社集市,我亲眼看见李建国和赵小娟在一起举止亲密。林晓棠同志也在场,她说的都是实话。”
这话从韩铮口中说出,分量顿时不一样了。谁都知道韩铮是退伍军人,从不说谎。
人群中响起一片哗然。这下再没人怀疑林晓棠的话了。
王婶子见势不妙,悄悄往后退,想溜走。
“王婶子别走啊!”林晓棠叫住她,“您刚才不是信誓旦旦说李建国老实本分吗?现在怎么说?”
王婶子脸一阵红一阵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林晓棠不再理她,转向保卫科的人:“同志,现在可以证明我的清白了吧?我的食材都是新鲜的,用具每天都用开水烫过,大家可以随便检查。”
胖子保卫员尴尬地咳嗽一声:“既然是这样,那...那可能是误会。你继续卖吧,我们走了。”说着赶紧带着人溜了。
围观的人群却没有散,反而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晓棠,李家真这么不是东西?”“赵小娟也太不要脸了!”“你早就该说出来了,白受这么多委屈!”
林晓棠看着一张张关切的脸,心里百感交集。前几天这些人还在背后指指点点,今天却都站到了她这边。
人心就是这样,总是倾向弱者,同情受害者。
她深吸一口气,大声说:“谢谢大家关心!过去的事就不提了,咱们往前看!今天凉皮管够,每碗少收五分钱,算是感谢大家主持公道!”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很快,推车前就排起了长队。
这天生意格外好,带来的凉皮不到一小时就卖光了。还有不少人预订明天的。
收摊时,韩铮走过来帮她收拾东西。
“今天谢谢你。”林晓棠真诚地说,“要不是你作证,恐怕没那么容易过关。”
韩铮摇摇头:“我说的是事实。”他顿了顿,“你很勇敢。”
林晓棠苦笑:“被逼无奈罢了。谁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韩铮看着她,眼神深邃:“有时候,安稳是争来的。”
林晓棠心中一动,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前世她就是太求安稳,结果落得那般下场。
“韩大哥说得对。”她点点头,“以后我不会再忍气吞声了。”
韩铮似乎微微笑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平静:“推车明天能改好,我来帮你装上。”
“太好了!”林晓棠高兴地说,“到时候我请您吃凉皮,管够!”
韩铮没说什么,但眼神柔和了许多。
回家的路上,林晓棠心情舒畅。虽然经历了惊险,但总算彻底澄清了谣言。经此一事,估计再没人敢拿退亲说事了。
她捏了捏口袋里鼓鼓的钱包,今天虽然降价,但因为卖得多,反而赚了四块多。照这个趋势,很快就能攒下一笔本钱,做更大的生意。
快到家时,她看见李建国远远地站在路旁,脸色阴沉地看着她。显然已经听说了今天的事。
林晓棠毫不畏惧地看回去,目光坦荡。李建国被她看得不自在,最终悻悻地走了。
“哼,欺软怕硬。”林晓棠心里冷笑。
进门时,家人都迎了上来。显然也听说了今天的事。
“晓棠,没事吧?”王氏担忧地问。
“没事,都解决了。”林晓棠轻松地说,“以后没人再说闲话了。”
林大勇叹了口气:“解决就好。就是彻底得罪李家了。”
林建军却一拍桌子:“得罪就得罪!那种人家,不断干净还留着过年吗?”
林晓棠惊讶地看着哥哥。前世哥哥最是怕事,没想到现在这么硬气。
王氏也说:“他爸,建军说得对。咱们晓棠没做错,是李家不是东西。”
林大勇看看妻子儿女,最终点点头:“罢了,你们说得对。以后咱们家硬气点,不任人欺负!”
林晓棠看着家人,心里暖暖的。经过这些事,家人终于团结起来,不再一味忍让了。
晚上,她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的惊心动魄。虽然艰难,但她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闯过来了。
而且,她发现韩铮似乎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这个男人,表面冷峻,内心却温暖可靠。
想着想着,她渐渐进入梦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有信心面对任何挑战。
谣言如风,终究会散。真相如山,永远屹立。只要心中有光,就不怕前路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