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宴不欢而散。
李家人铁青着脸离开后,林家小院里顿时炸开了锅。
“林晓棠!你今天是吃错药了吗?”父亲林大勇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具哐当作响,“好好的亲事,被你搅和黄了!”
母亲王氏也红着眼圈:“晓棠啊,李家条件多好,建国那孩子又有出息,你到底哪里不满意?”
哥哥林建军冷哼一声:“还不是心气高了,以为自己是朵花,谁都想摘。”
林晓棠平静地听着家人的指责,心中毫无波澜。前世她就是太在乎家人的看法,才会一步步走向悲剧。这一世,她早已看透——这些所谓的亲人,在乎的只是彩礼和与李家结亲可能带来的好处,根本没人真正关心她是否幸福。
“爸,妈,哥,”她等他们发泄完了,才缓缓开口,“你们真觉得李家是良配?”
“供销社的工作,吃商品粮,这还不够好?”林大勇怒气未消。
林晓棠轻轻摇头:“工作是挺好,但人品更重要。你们没发现吗?李建国看人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李叔说话时手指一直在搓,这是心虚的表现。”
王氏愣了一下:“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看相了?”
“不是看相,是观察。”林晓棠冷静地说,“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李叔说彩礼时,李建国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我猜那八十块钱恐怕不是李家出的,是建国自己攒的私房钱,李家根本不想出这么多彩礼。”
林建军嗤笑一声:“胡说八道!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个?”
林晓棠当然知道,因为前世婚后李建国亲口抱怨过,说他爹娘一分钱彩礼不想出,那八十块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当时她还感动得很,现在想想真是可笑。
“哥要是不信,可以打听打听李家最近的动静。”林晓棠不急不躁,“我前天去供销社扯布时,听见几个售货员闲聊,说李建国上个月还跟同事借钱呢。要是李家真那么阔气,他何必借钱?”
这倒是真事,前世她也听说过,只是当时没放在心上。
林大勇和王氏对视一眼,显然有些动摇。
“就算这样,”王氏犹豫道,“李家肯出缝纫机,也是大方了。”
“妈,”林晓棠叹了口气,“那缝纫机说是给我的,到时候肯定是放在李家,让我干活用。您想想,李母是出了名的厉害,我真嫁过去,能有好日子过吗?”
林大勇沉默了一会儿,语气缓和了些:“但今天这么一闹,李家要是真退亲,你的名声可就坏了,以后谁还敢要你?”
“爸,与其嫁错人痛苦一辈子,不如一个人过得自在。”林晓棠坚定地说,“再说,李家不会轻易退亲的。”
“为什么?”三人异口同声地问。
林晓棠微微一笑:“李建国今年二十五了,在村里算大龄青年。我听说他之前相过几次亲,都黄了。这次要是再不成,怕是更难找对象了。”
这也是前世才知道的真相。李建国表面看着老实,实则眼光极高,嫌贫爱富,相过几个姑娘都嫌人家不够漂亮或嫁妆少。拖到二十五岁,在当年可是老大难了。
林建军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前阵子确实听说李家相看了东村的姑娘,后来没成。”
“所以,”林晓棠总结道,“李家比我们急。咱们越是端着,他们越会让步。”
王氏担忧地问:“那要是李家真不干了呢?”
“那就说明他们根本没诚意,这样的亲家不要也罢。”林晓棠语气坚决。
林大勇叹了口气,终于不再坚持:“罢了,你先回屋吧,让我想想。”
林晓棠知道父亲已经动摇,见好就收,转身回了自己房间。
关上房门,她靠在门板上,长舒一口气。第一关总算过去了,但她知道这远远不够。李家不会轻易放弃,家人也可能反复无常。要想彻底摆脱这门亲事,必须找到更有力的证据。
她坐在炕沿上,努力回忆前世的点点滴滴。
李建国...李建国...忽然,一个名字闪过脑海——赵小娟。
对了!赵小娟!前世她婚后不久就听说过,李建国和村支书的侄女赵小娟有点不清不楚。当时没当回事,后来才知这两人早就有染,甚至在她过门前一天,李建国还和赵小娟在村后小树林私会。
林晓棠的心跳加速。如果她能抓到李建国和赵小娟的证据,这婚就肯定能退成了!
可是怎么抓证据呢?她一个姑娘家,总不能整天跟踪李建国吧?
正在发愁时,窗外传来几个孩子的嬉笑声。林晓棠灵机一动——有了!可以找孩子们帮忙啊!
她记得村东头刘家的二小子铁蛋,才八九岁年纪,机灵得很,经常带着一帮孩子在村里疯跑,什么地方都敢去。而且铁蛋家穷,给几块糖就能使唤动。
说干就干。林晓棠从抽屉里找出珍藏的几颗水果糖——这是前阵子表哥从县城带回来的,她一直舍不得吃。又找出一个小布包,把糖小心包好。
趁着家人还在院里商量,她悄悄从后门溜了出去。
村东头的老槐树下,几个孩子正在玩弹珠。其中一个黑瘦的男孩正是铁蛋。
“铁蛋,过来一下。”林晓棠招手叫他。
铁蛋警惕地看看她,还是走了过来:“晓棠姐,什么事?”
林晓棠掏出布包,打开露出里面的水果糖:“帮姐一个忙,这些糖就给你。”
铁蛋的眼睛顿时亮了,咽了咽口水:“什么忙?”
“你最近帮我留意一下供销社的李建国,看他下班后都去哪,特别是跟谁见面。”林晓棠压低声音,“尤其是注意他有没有跟一个叫赵小娟的姑娘在一起。”
铁蛋歪着头:“赵小娟?是不是村支书家那个穿花裙子的侄女?”
“对,就是她。”林晓棠心中一动,“你见过他们在一起?”
铁蛋点点头:“前天我还看见建国叔和她在村口老槐树下说话呢,凑得可近了。”
林晓棠强压住激动:“好,你继续帮我留意。特别是傍晚时候,看他们会不会去村后小树林或者河边。每次看到他们在一起,就赶快来告诉我,姐再给你糖吃。”
铁蛋一把抓过糖,咧嘴笑了:“放心吧晓棠姐,包在我身上!”
看着铁蛋跑远的背影,林晓棠稍稍安心。有这个小眼线,应该能掌握李建国的动向。
但她转念一想,光是孩子们的口供恐怕不够,万一李家反咬一口说孩子胡说八道呢?最好能有更实在的证据。
林晓棠沉思着往家走,路过村办公室时,看见墙上贴着的宣传画,忽然有了主意——借相机!
她记得表哥在县城照相馆工作,偶尔会借相机回村采风。如果能让表哥帮忙,拍下李建国和赵小娟私会的照片,那不就是铁证如山?
想到这里,林晓棠脚步轻快起来。她记得表哥这个周末就会回村来看姥姥,到时候可以找他帮忙。
快到家门口时,林晓棠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她家院外——是李建国!
他怎么会在这里?是来说服她家人的吗?
林晓棠闪身躲到一棵大树后,悄悄观察。
只见李建国并没有进门,而是在院门外踱步,似乎犹豫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从兜里掏出个小纸包,塞进了院门缝隙里,然后匆匆离开了。
等李建国走远,林晓棠才走过去,从门缝里取出那个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红色的发卡,还有一张纸条:
“晓棠,今天是我太着急了。给你赔罪,希望你再考虑考虑。建国。”
林晓棠冷笑一声。前世就是这样,李建国总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用这种小恩小惠哄骗她。那对银耳环,这对发卡,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却让前世的她感动不已。
她正想把东西扔了,忽然转念一想——这或许是个机会?
一个计划在她脑中慢慢成形。她可以把发卡收下,假意软化态度,让李建国放松警惕。这样他和赵小娟私会时就更可能大意,更容易被抓到证据。
对,就这么办!
林晓棠把发卡和纸条收好,整了整衣服,装作刚从外面回来的样子推开院门。
“爸,妈,”她故意露出几分羞涩,“刚才建国哥来找我了。”
全家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他来了?说什么了?”王氏急忙问。
林晓棠拿出那个纸包:“他送了这对发卡给我,说今天是他太着急了,希望我再考虑考虑。”
林大勇的脸色顿时缓和不少:“看来建国这孩子还是挺有心的。”
“那你怎么说?”林建军问。
林晓棠故作犹豫:“我...我说我会考虑的。其实建国哥人还不错,可能就是太着急结婚了。”
家人见她态度软化,都松了口气。
“这就对了嘛,”王氏笑道,“两口子哪有不闹别扭的,说开就好了。”
林晓棠低着头,掩去眼中的冷光。鱼儿已经上钩,接下来就等着收网了。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做那个任人摆布的可怜虫。所有想要操控她人生的人,都将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