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生意红火,林晓棠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这天刚送走一批顾客,正要坐下歇会儿,就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店门口——奶奶赵氏和大伯母周氏。
林晓棠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来者不善。
果然,赵氏一进门就板着脸打量四周,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哟,还真像模像样了?个体户也学人开店了?”
周氏假笑着摸挂着的衣服:“晓棠真是能耐了!这店一个月得赚不少吧?”
林晓棠保持礼貌:“奶奶,大伯母,你们怎么来了?坐吧。”
赵氏一屁股坐在最好的椅子上,劈头就问:“听说你一天能赚好几十?”
林晓棠心里冷笑,面上却淡淡:“哪有那么夸张,刚够糊口。”
周氏插嘴:“晓棠就别谦虚了!我们都听说了,百货公司都来订货呢!”她凑近些,“你看,生意这么好,一个人忙不过来吧?让美丽来帮你咋样?”
果然是为了这个。林晓棠早就猜到,奶奶和大伯母看她生意好,肯定要打主意。
“店里人手够了。”她直接拒绝,“请了小娟帮忙,忙得过来。”
赵氏眼睛一瞪:“外人哪有自家人放心!让美丽来,工钱看着给就行!”
林晓棠心里冷哼。林美丽什么德行她最清楚——好吃懒做,眼高手低。前世在纺织厂干临时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被开除了。
“真不用了。”她坚持,“小店刚起步,请不起两个人。”
赵氏顿时拉下脸:“怎么?请外人就行,请自家人就不行?你是不是发达了就不认亲戚了?”
周氏也跟着帮腔:“就是!美丽是你堂姐,还能害你不成?让她来学学手艺,将来也好找个营生。”
林晓棠算是听明白了。什么来帮忙,分明是想让林美丽偷师学艺,学会了另起炉灶。
“大伯母,美丽姐要是想学手艺,可以去裁缝铺当学徒。”她不软不硬地顶回去,“我这儿活多忙乱,没空教人。”
赵氏一拍桌子:“林晓棠!你是不是翅膀硬了?连奶奶的话都不听了?”
声音太大,引得路人都往店里看。小娟吓得躲在柜台后不敢出声。
林晓棠强压火气:“奶奶,不是我不听。店里真不需要人...”
“不需要也得需要!”赵氏耍起横来,“明天就让美丽来上班!你敢不用,我就天天来闹!”
正僵持着,一个冷峻的声音响起:“怎么回事?”
韩铮大步走进来,手里提着工具箱,显然是刚下班过来。
赵氏看到韩铮,气势顿时矮了半截。周氏也讪讪地不敢说话。
韩铮扫了一眼:“奶奶来买东西?”
赵氏支吾着:“不是...来看看晓棠...”
韩铮点头:“看完了?我送您回去。”
这话说得客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赵氏不甘心地瞪了林晓棠一眼,悻悻地站起来。
周氏还想挣扎一下:“韩同志,我们是想让美丽来帮忙...”
韩铮直接打断:“店里人手够了。再说,”他看向赵氏,“分家时说好的,各过各的。奶奶不会忘了吧?”
赵氏被噎得说不出话,狠狠瞪了林晓棠一眼,拉着周氏走了。
送走两位不速之客,林晓棠长舒一口气:“又麻烦你了...”
韩铮放下工具箱:“她们常来?”
“第一次来店里。”林晓棠苦笑,“估计是听说生意好,想来分杯羹。”
小娟小心翼翼地问:“晓棠姐,她们不会真天天来闹吧?”
林晓棠还没说话,韩铮先开口:“不会。再来找我。”
这话说得平淡,却让人安心。林晓棠心里暖暖的:“谢谢韩大哥。”
韩铮看看她:“该招个保安了。”
林晓棠一愣:“保安?小店哪需要保安...”
“防小人。”韩铮意有所指,“明天我找个人来。”
第二天,果然来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叫铁柱,是韩铮厂里同事的弟弟。人高马大,看着就可靠。
“晓棠姐,韩哥让我来帮忙看店。”铁柱憨厚地笑着,“有啥重活累活尽管吩咐!”
林晓棠过意不去:“这怎么好意思...一天给你开八毛钱吧?”
铁柱摆手:“韩哥给过了!我就来搭把手!”
有了铁柱,店里确实安心不少。他不仅看店,还能帮忙搬运货物,修理家具,省了林晓棠不少心。
果然,赵氏和周氏又来了几次,每次看到铁柱在,都不敢太放肆,嘟囔几句就走了。
这天下午,林晓棠去税务所开发票,回来时看见小娟眼睛红红的。
“怎么了?”她急忙问。
小娟抽泣着:“刚才...刚才你奶奶和大伯母来了,说...说我是外人,偷学手艺,将来要抢生意...”
林晓棠气得发抖:“她们真这么说?”
铁柱在一旁点头:“说得可难听了!小娟差点被气哭!”
正说着,韩铮来了。听说完经过,脸色沉了下来:“我去找她们。”
林晓棠拉住他:“算了...跟她们计较不完的。”
韩铮看着她:“忍让换不来尊重。”
第二天,韩铮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赵氏和周氏居然主动来店里道歉。
“晓棠啊...奶奶老糊涂了...你别往心里去...”赵氏讪讪地说。
周氏也赔笑:“是啊...我们就是瞎操心...以后不来了...”
两人放下几个鸡蛋,灰溜溜地走了。
林晓棠惊讶地问韩铮:“你怎么做到的?”
韩铮淡淡一笑:“没什么。就是告诉她们,再来找麻烦,就把分家时多占的地要回来。”
林晓棠恍然大悟。原来奶奶和大伯母最怕这个!
风波暂时平息,但林晓棠知道,这只是开始。生意越好,眼红的人就越多。
果然,没过几天,又出事了。
这天来了几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在店里东摸摸西看看,就是不买东西。
“老板,这衣服哪进的啊?仿得挺像啊!”一个黄毛拿起件衬衫,阴阳怪气地说。
林晓棠保持礼貌:“正规渠道进的,有票据。”
另一个混混凑过来:“个体户也卖这么贵?不是偷税漏税吧?”
铁柱要上前,被林晓棠拦住。她拿出营业执照和税单:“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几位要是不买东西,请别影响其他顾客。”
黄毛嗤笑:“哟,还挺横?知道这谁的地盘吗?”
正僵持着,韩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谁的地盘?”
几个混混一看韩铮,顿时怂了:“韩...韩哥...我们就是来看看...”
韩铮冷冷道:“看完了?滚。”
混混们屁滚尿流地跑了。
林晓棠又气又后怕:“这些人...”
“李建国找的。”韩铮肯定地说,“他认识这帮混混。”
林晓棠咬牙:“阴魂不散!”
韩铮看着她:“生意做大,难免招风。得想个长远之计。”
晚上关店后,林晓棠睡不着,想着韩铮的话。确实,总这样被动应付不是办法。
第二天,她去找了王副所长。
“王所长,个体户遇到骚扰,派出所能管吗?”
王副所长叹口气:“管是能管,但这种事太多了。除非出大事,一般也就是批评教育。”
林晓棠心里一沉。难道就只能任人欺负?
王副所长想了想:“不过...你要是能成立个合作社,性质就不一样了。”
“合作社?”
“对。”王副所长解释,“个体户是单打独斗,合作社是集体经济,受保护程度高得多。”
林晓棠眼睛一亮:“怎么办合作社?”
“至少要五户个体户联合,有固定场所和资金。”王副所长拿出文件,“你可以找找其他个体户商量。”
林晓棠立刻行动起来。她先是找到卖小吃的王婶,又联系了修鞋的张叔,还有裁缝铺的李姐...
谁知碰了一鼻子灰。大家都摇头:“合作社?没听过!”“个体户挺好的,自由!”“联合?万一亏了算谁的?”
奔波一天,毫无进展。林晓棠沮丧地回到店里,发现韩铮在等她。
听说完经过,韩铮沉思片刻:“方向对了,方法错了。”
“那该怎么办?”
“先做出榜样。”韩铮说,“你把店经营好,让大家看到好处,自然有人跟。”
林晓棠茅塞顿开:“对啊!我现在说服力不够!”
她重新振作起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经营中。衣服款式不断更新,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生意越来越好。
这天,百货公司采购员又来订货,看到店里繁忙景象,感慨道:“林老板,你这规模可以接大订单了!有没有兴趣做厂服?”
林晓棠心跳加速:“多少件?”
“先订二百套试试。”采购员说,“不过要得快,月底就要。”
二百套!林晓棠又喜又忧。喜的是大生意,忧的是根本做不过来。
送走采购员,她立刻找来小娟和铁柱开会。
“二百套厂服,月底交货。”她看着两人,“做得过来吗?”
小娟犹豫:“除非...再请几个人...”
铁柱提议:“让我娘和妹妹来帮忙?她们都会缝纫!”
林晓棠当机立断:“好!请她们来!一天一块钱,包午饭!”
又对铁柱说:“你再找两个可靠的人,负责裁剪和打包,一天八毛!”
人手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布料不够。二百套厂服需要大量布料,她的流动资金根本不够垫付。
“可以去信用社贷款。”韩铮建议,“现在支持个体经济,应该不难。”
林晓棠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信用社。果然,有营业执照和百货公司订单,很顺利贷到三百块钱。
一切准备就绪,林晓棠的小作坊全力运转起来。她负责设计和质检,小娟带队缝纫,铁柱负责物料和搬运,还请了三个临时工。
日夜赶工十几天,终于如期交货。百货公司验货后非常满意,当场付清尾款,又下了五百套的新订单!
算完账,林晓棠惊呆了:这一单净赚二百多块!顶以前好几个月的收入!
晚上,她特意摆了一桌酒菜,感谢所有帮忙的人。
韩铮也来了,还带来个好消息:“厂里决定保留我的岗位,还升了技术组长。”
林晓棠由衷高兴:“太好了!我就说你技术好!”
韩铮看着她:“你也不错。个体户做到这个规模,很少见。”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这一刻,林晓棠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而那些曾经刁难她的人,如今连她的背影都望不到了。
小店灯火通明,映照着她自信的面庞。从推车小摊到承接大订单,这一步走得艰难,却无比坚实。
她知道,这还不是终点。合作社、更大的店面、自己的品牌...梦想才刚刚启航。
她拿出账本,计划着下一步:要扩大规模,要培养团队,要真正把“晓棠服装”做成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