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怒怼众禽开始走向巅峰 > 第23章 拉拢阎阜贵,分化大爷联盟
换源:


       林凡深知,在四合院这个小型江湖里,一味强硬并非长久之计。三位大爷把持着院里的舆论和调解权,虽然易中海是首要障碍,但其他两位也并非铁板一块。

二大爷刘海中官迷心窍,脑子却不怎么灵光,容易被人当枪使,暂时难以拉拢。而三大爷阎阜贵,虽然算计抠门,但本质上是个文化人,有点小清高,更看重实际利益和面子。他是最有可能被分化的突破口。

这天是休息日,林凡特意去供销社买了一双质量不错的劳保手套和一块新肥皂,用旧报纸包好。

傍晚时分,他溜达着来到前院阎阜贵家门前。阎阜贵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就着昏暗的天光修理一副断了腿的老花镜,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计算着什么。

“三大爷,忙着呢?”林凡笑着打招呼。

阎阜贵抬起头,看到是林凡,尤其是看到他手里拿着的东西,小眼睛立刻亮了一下,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脸上堆起笑容:“哟,是林凡啊?快请进快请进!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推了推那副用胶布缠着的破眼镜。

林凡走进屋,阎家地方不大,陈设简单但收拾得还算整齐。阎解成和于莉不在家,只有三大妈在里屋糊火柴盒。

林凡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笑道:“没啥事。厂里发劳保,这手套和肥皂我一时用不完,放着也是放着,想着三大爷您经常写写算算,手容易凉,这手套戴着正合适。肥皂家里也能用得上,免得浪费了。”

这话说得漂亮,既送了礼,又给了对方台阶,不是施舍,是“免得浪费”。

阎阜贵看着那双厚实的手套和那块印着红字的新肥皂,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连连推辞:“哎呀呀,这怎么好意思!厂里发给你的,就是你的东西!我怎么能要!拿回去拿回去!”话是这么说,眼睛却一直没离开那两样东西。

林凡把东西往前又推了推:“三大爷您就别客气了。咱们邻里邻居的,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再说,我还真有点小事想请教您呢。”

“哦?什么事?你说!只要三大爷我知道的,肯定告诉你!”阎阜贵一听“请教”二字,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推辞的动作也停了下来,顺势就把东西收下了。三大妈也从里屋出来,笑着给林凡倒了杯水。

林凡坐下来,煞有介事地拿出一个小本子(其实是他画技术草图的本子),翻到一页空白处,问道:“三大爷,您是文化人,见多识广。我最近看厂里的一些技术文件,碰到个词叫‘标准化’,好像很深奥。您说说,这‘标准化’到底是个啥意思?是不是就跟咱们院里开会定规矩差不多?”

他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既捧了阎阜贵,又确实像个好学青年会提的问题,而且巧妙地联系到了院里的事务。

阎阜贵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最喜欢别人把他当文化人请教问题。他扶了扶破眼镜,清咳两声,摆出老师的派头,引经据典地解释起来:“这个‘标准化’啊,说来话长……早在秦朝,书同文车同轨,那就是一种标准化……放到现在,就是定下一个大家都要遵守的规矩、尺度,比如螺丝螺母的尺寸都一样,这样才能互相匹配,提高效率……”

他滔滔不绝,从古代讲到现代,从理论讲到实际,虽然有些地方牵强附会,但确实能自圆其说。

林凡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不时点头,偶尔插一句:“哦!原来是这样!”“三大爷您懂得真多!”“这么说,咱们院里处理事情,要是也能有个更明白、更公道的‘标准’,是不是就能少很多扯皮了?”

最后这一句,看似无意,却精准地戳中了阎阜贵的心思。他作为三大爷,也没少受易中海“和稀泥”式管理的气,觉得自己的“学问”和“道理”得不到施展。

阎阜贵感慨地点点头:“可不是嘛!林凡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院里有些事啊,就是缺个硬邦邦、能服众的标准!”他不知不觉间,就开始向林凡吐露对易中海处事方式的不满。

林凡适时地附和几句,表示对阎阜贵“高见”的赞同。

两人聊了足有半个多小时,相谈甚“欢”。临走时,阎阜贵亲自把林凡送到门口,态度亲热了许多。

从那以后,林凡隔三差五就会拿点小东西(厂里发多了的劳保用品、偶尔买的便宜水果)去“请教”阎阜贵一些问题,有时是技术名词,有时甚至是历史典故,每次都能让阎阜贵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效果很快显现出来。

又一次全院大会,讨论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的问题。易中海习惯性地想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

这时,阎阜贵推了推眼镜,罕见地抢先发言,引用了“各扫门前雪”和公共安全的道理,明确提出必须限期清理,否则罚款,说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易中海惊讶地看着阎阜贵,试图用眼神制止他。但阎阜贵这次没有退缩,反而坚持己见:“老易啊,我觉得这事就得按老阎说的办,立个规矩,对大家都好。”

刘海中一看阎阜贵居然抢先表现了,也不甘落后地附和:“我觉得老阎说得对!”

其他住户也觉得阎阜贵说得在理,纷纷表示支持。

易中海第一次在三位大爷内部被孤立了,最终不得不采纳了阎阜贵的意见。

虽然只是件小事,但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三位大爷的联盟,出现了裂痕。阎阜贵开始为了自己的“道理”和从林凡那里得到尊重与实惠,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了。

林凡坐在台下,看着易中海那憋屈又无奈的表情,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分化策略,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