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口的风灌进卫衣帽子,顾清远停下脚步。
他没往前走,转身往回。
校门在身后,路灯一盏接一盏亮着,像被谁按了开关。他记得陈屿说过,国安的人盯宿舍楼比盯行政楼勤。如果真要动手,得有人在明处挡视线。
六楼宿舍灯亮着。
他上楼时脚步放轻,到门口没直接开门,在走廊站了三秒。门缝里透出的光没晃动,屋内没说话声,也没键盘敲击——太安静了。
他拧动门把,推门进去。
陈屿坐在书桌前,背对着门,手里转着一支笔。桌上摊着几张草稿纸,写满时间戳校验的公式,角落画了个小人举着“68℃”的牌子,旁边标着“别烧过头”。
“你回来了。”陈屿没回头,笔尖点了点屏幕,“刚查完周砚舟的车,每天七点十分停在行政楼后门,助理先上车开空调,车门锁三十秒后自动解除。”
顾清远把打印的建筑图放在桌上,纸角压住了一行演算过程。
陈屿抬眼,笑了下:“你去打印店那会儿,我就知道你要动真格的。”
“你怎么知道我去打印店?”
“你手机连过宿舍Wi-Fi,信号弱的时候会自动切回。我看了日志,你昨天半夜两点连过一次,今天晚上十一点二十三又连了一次——中间你没回来过,说明你在校外用热点上传了文件。”
顾清远没接话。他盯着桌上的草稿纸,推演链悄然浮现。
蓝色链条延伸:陈屿说话节奏平稳,呼吸频率正常,无应激反应;桌上公式与周砚舟篡改数据的手法一致,来源可信;但右手机器般转笔的动作,比平时快0.3秒——轻微紧张。
绿色链条闪现:他主动暴露监控日志权限,意在建立信任,可利用。
红色标记一闪而过:他没提沈知夏,也没问U盘去向,刻意绕开敏感点。
顾清远坐到床边,从内袋抽出那张建筑图。
“7号实验室进不去。”他说。
“我知道。”陈屿合上笔记本,“所以咱们不进实验室。咱们让他自己把‘证据’带进去。”
顾清远抬眼。
“周砚舟栽赃你,用的是时间戳伪造。”陈屿拿起U盘,透明外壳里闪着蓝光,“他把一份修改过的参数文件,打上‘凌晨三点三十六分创建’的时间,塞进你电脑回收站。系统日志显示是你操作,但实际那会儿你人在宿舍睡觉。”
“他怎么做到的?”
“物理加热。”陈屿掏出酒精灯和镊子,“U盘存储单元对温度敏感。加热到68度,持续七分钟,能改变文件头的老化状态,骗过时间校验程序。系统会误判文件创建时间偏移十二分钟。”
顾清远脑中推演链重组。
蓝色链条延伸:该手法需精确控温,误差超过3度即失败;周砚舟办公室有恒温箱,操作条件具备。
绿色漏洞标记亮起:**若反向操作,可制造‘周砚舟持有原始数据’的假象,迫使其自乱阵脚**。
“你想让他背锅?”
“不是背锅。”陈屿点燃酒精灯,火焰调到最小,“是让他‘发现’一份本不该存在的文件——一份显示他提前知晓实验参数的‘原始记录’。”
他把U盘夹进镊子,悬在火焰上方。
“温度68,时间7分钟,偏移12分钟。我们把文件创建时间定在凌晨三点四十八,正好覆盖他指控你操作的时间段。等他明天上班,系统自动同步,会跳出一条新日志:‘周砚舟U盘存入量子参数原始记录’。”
顾清远看着火焰映在陈屿镜片上的光斑。
“他不会认。”
“系统不会给他否认的机会。”陈屿嘴角一扬,“华辰科技的日志系统有个漏洞——所有外部设备接入,都会生成哈希值并上传云端备份。只要文件存在,时间戳就能被第三方验证。”
他把U盘插入电脑,新建文件。
屏幕跳出标题:**量子参数原始记录_创建时间03:48**。
顾清远伸手,调低酒精灯火焰。
“火大了,U盘会坏。”
陈屿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两人盯着屏幕,等倒计时结束。
文件生成,哈希值自动生成,上传日志同步完成。
“下一步。”顾清远说。
“送进去。”陈屿拉开窗帘,指着楼下。
黑色轿车停在绿化带旁,车顶反着路灯的光。
“他助理每天提前十分钟上车开空调,车门解锁三十秒。这三十秒,车窗全闭,但后座门锁会短暂失效。”
顾清远点头。他启动推演链,目标锁定宿舍楼到轿车后座的路径。
蓝色链条延伸:**从六楼垂绳投放,需控制摆幅,避免U盘弹跳脱落;风速1.2米/秒,偏移角3.7度**。
绿色标记闪现:**宿舍后窗下方为监控盲区,持续时间1分23秒,因梧桐树冠遮挡**。
红色警告弹出:**若绳索被树枝挂住,U盘可能坠落在车外,需二次投放**。
“晾衣绳。”顾清远起身,从阳台解下尼龙绳。
陈屿用胶带把U盘绑在绳头,另一端系在床脚。
“我来控方向。”他说,“你负责放绳。”
顾清远站在窗边,手握绳索。
楼下轿车安静,车灯未亮。
陈屿掏出激光笔,红点打在后车窗角落。
“对准那里,三、二、一——放。”
顾清远松手。
U盘垂落,绳索滑出窗框。风一吹,U盘斜甩出去,撞在车顶边缘,弹了一下,掉进后座缝隙。
“进了。”陈屿收起激光笔。
顾清远没动。他盯着那辆车,推演链仍在运转。
蓝色链条更新:**周砚舟明日七点十分到车,发现U盘在后座,无法解释来源;系统同步日志,自动上报云端;第三方机构可调取验证**。
绿色漏洞持续闪烁:**此举将迫使周砚舟主动删除文件或质疑系统,暴露其对时间戳技术的掌握程度**。
“他要是直接格式化U盘呢?”顾清远问。
“那正好。”陈屿关上窗,“说明他心虚。我们留了后手——文件在云端有备份,删除反而坐实篡改行为。”
他把酒精灯收进抽屉,顺手擦掉桌上的公式。
“明天早上八点,系统自动推送异常日志提醒。你只要坐在教室里,谁也说不出你动手脚。”
顾清远把绳索卷好,放回阳台。
屋里安静下来。
“你为什么帮我?”他忽然问。
陈屿靠在桌边,摘下眼镜擦了擦。
“你以为我是国安派来盯你的?”
“不是吗?”
“我是来保护你的。”他重新戴上眼镜,“从你入学第一天起,我就在名单上看到你的名字。寒门状元,父母双亡,舅舅是前国安技术员——这种背景,不出事才怪。”
顾清远没动。
“周砚舟盯你不是一天两天了。”陈屿声音低了点,“他当年能用时间戳害死三个人,现在就能用同样的法子毁了你。林教授给你的档案,不是警告,是求救信号。”
顾清远脑中推演链猛地一颤。
蓝色链条骤然延伸:**陈屿提及“三个人”与林晚晴档案内容一致,信息层级匹配;其语气无表演痕迹,可信度高**。
绿色标记亮起:**他掌握顾清远家庭背景,且与林晚晴存在信息互通渠道**。
红色警告未触发。
“所以你一直看着?”
“看着,也等着。”陈屿拍了拍他肩膀,“等你决定不再装睡。”
顾清远低头,看见自己左手掌心——那个“7”字的压痕还在,边缘微微发红。
他没擦掉。
“接下来呢?”他问。
“等。”陈屿坐回椅子,“等他动那支U盘。等系统报警。等他开始慌。”
他打开电脑,调出一段监控画面。
画面里,周砚舟的车停在楼下,后座角落隐约可见一个反光的小点。
“我们在看着他。”陈屿说。
顾清远站在窗边,没再说话。
远处行政楼的灯一盏盏灭了,只剩一辆车还亮着灯。
他盯着那辆车,直到陈屿关掉屏幕。
屋里黑了。
他听见阳台的绳索被风吹得轻轻晃了一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