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八岁太子,老朱求我监国 > 第4章 都来讨要配方,品尝极品美食!
换源:


       朱听雪啃完最后一瓣橘子,把橘子皮往石桌上一放,终于收起了玩笑。

她挑着眉,眼神里的狡黠藏都藏不住,直接叉着腰摊牌:“别跟姐姐装糊涂,宫里昨夜放你的烟花招待功臣,满南京城都看见了,就我没收到,你说该不该罚?”

朱标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明白堂姐今日上门的真实目的——原来是来“打劫”烟花的。

他刚想找借口“忙忘了留”,朱听雪就往前凑了半步,摆出“没得商量”的架势:“要么给姐姐拉一车烟花,要么跟我回别院住三天,二选一,你自己选。”

朱标太了解这位堂姐的脾气了——真跟她回别院,指不定被拉着聊一整晚家常,比做烟花还累。

他只能无奈地叹口气,摆摆手:“别住三天了,我让人给你做一车还不行吗?”

朱听雪瞬间笑开了花,拍了拍朱标的胳膊:“这才是我疼的好弟弟!”

朱标转头喊来仆从:“再调硝石、木炭和硫磺,多做些烟花,装满满一车,给郡主送回别院!”

仆从们刚忙完春猎球杆的活,又得折腾烟花,脸上虽不敢说啥,动作却慢了半拍。

朱标看着仆从们忙碌的背影,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心里吐槽:刚被老爹“抢”了三筒,又被姐姐“劫”一车,我这是快成“烟花制造机”了?身心俱疲得只想躺平。

等仆从把烟花搬上朱听雪的马车,她挥着团扇喊:“过几日再来看你!”

马车轱辘声远去,朱标才松了口气,转身想回屋歇会儿。

还没迈进正厅门槛,府外就传来粗声大嗓的呼喊,震得人耳朵嗡嗡响:“标儿在不在?伯父来看你了!”

朱标脚步一顿——不用想都知道是徐达,整个南京城,敢这么直呼他“标儿”的,也就这位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发小了。

他赶紧迎出去,果然见徐达穿着藏青常服,迈着大步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拎着礼盒的仆从。

徐达一把拉住朱标的手,语气里满是兴奋:“昨夜在宫里看了你的烟花,那叫一个热闹!家里的小崽子们听说了,吵着要见,我就来跟你要两筒,给他们开开眼!”

朱标头疼得厉害——徐达是功臣之首,连朱元璋都得给几分面子,他哪敢拒绝?

只能苦着脸,摆出为难的样子:“徐伯父,不是我不给您,府里的硝石快用完了,月钱也快花光了,实在做不出两筒。”

他赶紧补了句台阶:“要不先给您一筒应急,等下月领了月钱,再给您补一筒,您看行不?”

徐达本就不是贪心的人,听朱标这么说,立马点头:“一筒就够!小孩子看个新鲜罢了,下月我让管家来取!”

接过仆从递来的烟花,徐达乐呵呵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你这小子,手真巧!以后有新鲜玩意儿,可得先想着伯父!”说完就带着烟花走了,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徐达刚走没半个时辰,府外又传来马蹄声,小初子匆匆跑进来禀报:“殿下,李文忠将军来了!”

朱标刚坐下喝了口茶,闻言差点把茶杯摔了——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自己的表舅,还是开国功臣里出了名的有商业头脑,他来准没好事。

果然,李文忠进门就先嘟囔:“老徐这夯货,跑这么快,又抢在我前面了!”

他走到朱标面前,也不绕弯子,直接问:“标儿,你做的烟花还有多少?给表舅留几筒,我带回府里招待客人。”

朱标只能又搬出那套说辞,苦着脸道:“表舅,府里材料不够了,月钱也快见底了,实在没多余的。”

他赶紧承诺:“等下月我多做些,给您送一车过去,保证让您够用来招待客人!”

李文忠盯着朱标看了几秒,像是看穿了他的借口,却没点破,只是点了点头:“行,那我就等下月。”

等徐达派来的仆从走远,李文忠突然让自己的随从退下,单独留下,凑到朱标身边,压低声音说:“标儿,跟表舅说实话,烟花的配方是啥?”

他眼神里满是对利益的盘算:“你年纪小,没法直接经商,表舅帮你卖——我家靠漕运发家,渠道多,保准能卖遍江南,赚的钱分你三成!”

小初子在旁边小声提醒:“殿下,这已经是第四波‘打劫’的了——陛下、南昌郡主、徐国公、李将军。”

朱标心里也清楚:徐达和李文忠都是人精,肯定听出了“月钱少、材料缺”是借口,却故意装糊涂,摆明了是借着亲戚身份占便宜。

他心里恨得牙痒痒,却碍于两人的身份——一个是开国功臣,一个是皇亲国戚,只能忍下,半点不敢得罪。

……

李文忠见朱标犹豫,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你年纪小,没法直接经商,表舅帮你跑腿,三成利真不少了。”

他又补了个关键筹码:“再说,这事父皇那边我帮你瞒着,保准不让他知道你掺和经商的事,怎么样?”

朱标心里一动——他早就想靠烟花赚钱,可碍于“太子身份”,还有朱元璋“宗室不得经商”的禁令,一直没敢动手。

李文忠的提议,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

他当即点头:“行!配方我明日写好,让人给您送过去!”

心里还暗赞:表舅这商业头脑,放在后世也是个好搭档,跟他合作准没错!

李文忠见他答应,脸上露出笑:“这才对!等赚了钱,表舅先给你送一笔零花钱!”

送走李文忠,朱标揉了揉脸——刚应付完一波波“打劫”的,身心俱疲,只想靠美食弥补下受伤的心灵。

他正琢磨着让厨房做些啥好吃的,府外就传来熟悉的大嗓门:“标弟!我来兑现承诺了!”

朱标一听就知道是朱崇义,无奈地笑了笑,迎了出去。

只见朱崇义抱着两坛酒,脚步轻快地走进来,酒坛上还贴着“金陵春”的红纸标签——这是南京本地名酒,还是朱文正珍藏多年的宝贝。

朱崇义把酒往石桌上一放,拍了拍坛子:“上次你帮我追婉洁姑娘,我答应送你两坛好酒,今日特意从父亲库房里翻出来的!”

放下酒,他也不绕弯子,直接开口:“上次在你府里吃的鱼太香了,再让厨子做一盆,咱们今天不醉不归!”

朱标看着他直爽的样子,吐槽道:“你这堂兄,三天两头来蹭饭,零花钱比我还多,却总蹭我的,真是会过日子!”

嘴上这么说,却还是转头喊小初子:“去厨房吩咐赵实,做鲶鱼炖茄子,多放辣,越入味越好!”

小初子应了声“奴才这就去”,匆匆往后院厨房跑。

朱崇义嘿嘿笑:“谁让你府里厨子手艺好呢!换了别家,想吃还吃不到呢!”

刚吩咐完厨房,府外又传来一阵热闹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女孩的笑声。

小初子又匆匆跑回来禀报:“殿下,晋王殿下、燕王殿下和安庆公主来了!”

朱标一愣,这几位弟妹怎么组团来了?

没等他细想,安庆公主就像只小蝴蝶似的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胳膊,抱怨道:“哥!父皇太偏心了,只给你住这么大的王府,我们只能挤在宫里,还不能随便出门!”

她脸上满是羡慕:“还是你这儿自在,能做烟花,还能吃好吃的!”

朱棡和朱棣跟在后面,也点了点头——他们在宫里也觉得憋得慌,早就想来朱标府里转转。

几人刚走进前厅,就被厨房飘来的香味勾住了脚步,不约而同地吸了吸鼻子。

安庆公主眼睛一亮,拉着朱标的袖子撒娇:“哥,这是什么香味啊?太香了!我们也留下吃饭吧,好不好?”

朱棡和朱棣也跟着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

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几位弟妹,分明是闻着香味来蹭饭的!

却还是点头:“行吧,都留下吃!小初子,把席面挪到正厅,再添几副碗筷!”

他还特意叮嘱:“吃完了给父皇母后也带些,省得他们说我小气,有好吃的不想着宫里。”

小初子连忙去安排,没一会儿,正厅就摆好了桌椅,碗筷也添齐了。

赵实端着一大盆鲶鱼炖茄子走进来,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正厅——茄子吸满了鲶鱼的鲜味,油亮亮的,看着就下饭。

这菜是朱标教给赵实的,用的是南京玄武湖的新鲜鲶鱼,搭配本地茄子,做法独特,连宫里的御厨都不会。

众人坐定,朱崇义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茄子放进嘴里,边嚼边炫耀:“这菜只有标弟府里能吃到,你们今天有口福了!”

说着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得满嘴流油。

安庆公主也忍不住了,拿起筷子夹了块鲶鱼肉,眼睛瞬间亮了:“太好吃了!比宫里的菜还香!”

朱棡和朱棣也没客气,跟着动起了筷子,正厅里顿时只剩下碗筷碰撞的声音。

吃了一会儿,朱崇义想起带来的酒,眼睛一亮,打开一坛“金陵春”,给每人面前的杯子里都倒了一小杯。

他举起杯子,提议道:“今日这么高兴,咱们不醉不归!干杯!”

朱标刚端起杯子,突然想起什么,放下杯子,似笑非笑地看着朱崇义,提醒道:“崇义哥,你觉得——要是被父皇知道,你带我们四个未成年的弟妹喝酒,会有什么后果?”

这话一出,热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朱崇义举着杯子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

安庆公主、朱棡和朱棣也停下了筷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满是慌张——他们光顾着热闹,忘了自己还没成年,更忘了朱元璋的严厉。

……

朱标话音刚落,还特意朝朱崇义挤了挤眼,暗示他看身后。

可朱崇义脑子慢半拍,没get到暗示,还疑惑地挠了挠头:“被父皇知道又咋了?咱们就喝一小杯……”

说着就转头往后看——这一看,手里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酒洒了一地。

正厅门口,朱元璋穿着明黄常服,马皇后披着素色披风,正站在那儿,脸色沉得能滴墨。

朱崇义吓得一哆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猛地弹起来,结结巴巴地找借口:“我、我还有功课没做完,先回府了!”

话音没落地,他就拔腿往外跑,连掉在地上的酒杯都忘了捡。

朱标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心里暗骂:真是个猪队友!关键时候掉链子!

朱元璋没管跑掉的朱崇义,眼神像刀子似的,盯着朱标、朱棡、朱棣、安庆公主四人。

他冷声道:“你们几个毛都没长齐,就敢学大人喝酒?眼里还有没有规矩!”

【叮!检测到朱元璋愤怒情绪,获得愤怒值35点!当前积分XXX!】

朱标在心里嘀咕:还是父皇的情绪值值钱,其他人加起来都没他多!

他甚至偷偷萌生了个念头:要是能多惹父皇生气,积分岂不是赚得更快?

朱元璋本想继续训斥,鼻子却突然动了动——正厅里飘着一股浓郁的香味,勾得他肚子里的馋虫都醒了。

他皱着眉,目光落在桌上的鲶鱼炖茄子上,问:“这是什么菜?闻着倒挺香。”

朱标连忙回话:“回父皇,这是茄子炖鲶鱼,用玄武湖的新鲜鲶鱼做的。”

朱元璋压根不信:“你一个八岁的孩子,还能发明新菜?定是王府厨子做的!”

心里还暗忖:宫里的御厨天天琢磨新菜,竟不如王府厨子,传出去丢皇家脸面!

可嘴上虽这么说,他却忍不住拿起朱标用过的筷子,夹了一块裹满汤汁的茄子,放进嘴里。

刚嚼两下,朱元璋的眼睛“唰”地就亮了——茄子吸满了鲶鱼的鲜味,软嫩入味,肥而不腻,比御膳房的菜好吃十倍!

他脸上的阴沉瞬间散去,表情变得“从乌云密布到晴空万里,比彩虹还精彩”,手里的筷子根本停不下来,又夹了一大块鲶鱼肉。

马皇后见他吃得这么香,也好奇地凑过来,夹了一小块茄子尝了尝。

她眼睛也亮了,点头赞道:“确实好吃,比宫里的菜爽口多了!”

安庆公主见朱元璋狼吞虎咽,生怕菜被抢光,不满地撅着嘴:“父皇你别吃那么快,我还没吃呢!”

说着就伸手去抢,筷子直接插进菜盆里,夹了一大块鱼肉。

朱棡也没客气,跟着动手,筷子“叮叮当当”地跟朱元璋的撞在一起。

朱棣起初还因为自己是庶子,不敢往前凑,站在原地搓着手。

马皇后看出他的局促,笑着推了他一把:“别愣着,想吃就夹,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朱棣得了许可,也赶紧拿起筷子,加入抢菜大军。

一家六口围着一盆鲶鱼炖茄子,你争我抢,筷子碰撞声、笑声混在一起,上演了一场热闹的“皇家抢饭大戏”。

没一会儿,一大盆菜就见了底,连汤汁都被朱元璋用馒头蘸着吃干净了。

众人吃饱后,朱元璋靠在椅子上,舒服地打了个饱嗝,声音洪亮:“朕当皇帝这么多年,就今天吃得最痛快!”

他突然意识到:以前总觉得“皇帝吃天下最好的”,原来都是骗人的——好东西竟在儿子府里!

转念又想起“朱标这小子,有这么好吃的菜,竟不早请朕来吃”,脸色又沉了点,眼神不善地看向朱标。

心里琢磨:是不是太久没打他屁股,他又忘了规矩,有好东西不先想着朕?

朱标被他看得心里发毛,下意识地捂住了屁股——上次被打的疼还没完全消呢!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没再纠结“请吃饭”的事,转头对小初子吩咐:“把做这菜的厨子叫过来,朕要见见。”

小初子连忙应道:“奴才这就去!”

没一会儿,厨子赵实就跟着小初子进来了——他原是宫里不起眼的小太监,因为手脚麻利,被朱标选到王府培养,没想到今天能见到皇帝。

赵实又激动又害怕,一进正厅就“扑通”一声跪下,浑身发抖,头都不敢抬。

他还以为“菜做得不合陛下口味,要被惩罚”,硬着头皮磕了个头,小声说:“回陛下,这菜是奴才做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