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何进:但我预知了死局 > 第二十三章暗流涌动长安夜,馒头亦可安军心
换源:


       长安的日子在紧张与忙碌中缓缓流逝。屯田之策在王谦和曹操的竭力推行下,终于初见成效。渭水两岸的荒地被一片片开垦出来,播下的种子在春日阳光下顽强地抽出嫩芽,给这座沉闷的故都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虽然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至少让绝望的人们看到了熬下去的盼头。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统领的巡防游骑也很快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张飞性如烈火,剿匪时往往身先士卒,丈八蛇矛下几无活口,周边小股盗匪闻风丧胆,迅速被肃清。关羽则沉稳细致,负责侦缉探查,将长安周边地理人情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抓住了几个董卓派来的细作。刘备居中调度,安抚地方,将巡防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仁厚爱民的名声也逐渐在京畿之地传开。何进看在眼里,喜忧参半。

这一日,何进正在校场观看新军操练。得益于从洛阳带来的工匠和长安原有的基础,军械的打造速度加快了不少,虽然依旧短缺,但至少不再是赤手空拳。士兵们喊着号子,练习着阵型,士气比起刚到时高昂了不少。

曹操陪在一旁,指着场中一名挥舞双戟、虎虎生风的壮汉道:“大将军,此人名曰典韦,陈留人士,乃刘备巡防时于山中发现,有逐虎过涧之勇,且忠义可靠,现为刘备麾下一军侯。”

何进目光一凝,典韦!古之恶来!没想到也被刘备网罗去了。他面上不动声色,赞道:“果然是一员虎将!玄德善于识人啊。”

曹操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道:“玄德公确有人主之风,善待士卒,与关张二人同食同寝,麾下将士皆愿效死力。”

何进听出了曹操话中的一丝忌惮,只是淡淡嗯了一声,未置可否。

这时,一阵奇特的香气随风飘来,引得操练的士兵们都有些分神,纷纷吸着鼻子张望。

只见几名庖厨推着几辆热气腾腾的木车来到了校场边缘,车上堆满了白生生、胖乎乎,冒着热气的“馒头”!

何进微微一笑,走上前去。这是他根据现代记忆,让庖厨反复试验,终于用发酵法蒸制成功的“何氏馒头”。相比于硬得能当砖头的干粮烙饼,这馒头松软可口,更容易下咽,也更节省粮食。

“今日加餐!每人馒头两个,肉汤一碗!”何进高声宣布。

士兵们将信将疑地领到那白胖的“怪东西”,试着咬了一口,顿时眼睛都亮了!松软!香甜!竟然如此好吃!

“谢大将军!”欢呼声顿时响彻校场。对于这些普通士卒来说,能吃饱吃好,便是最大的幸福和士气来源。这新奇美味的“大将军馒头”很快征服了所有人的胃,也让他们对这位总能弄出点新花样的大将军更加信服。

曹操拿起一个馒头,仔细看了看,又尝了一口,眼中露出惊奇之色:“此物……确实神奇!口感远胜麦饭胡饼,且似乎更顶饿?大将军从何处得来此法?”

何进哈哈一笑:“不过是偶得古方,稍加改良罢了。已命庖厨将此法传于各营,日后军粮可部分以此替代。”

看着士兵们狼吞虎咽、满脸幸福的样子,何进心中也颇有成就感。或许他改变不了整个乱世,但让身边的人吃得好一点,活下去的希望大一点,总是好的。

然而,温馨的氛围很快被打破。贾诩面色凝重地快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份密报。

“大将军,洛阳细作传回消息。”

何进心中一凛,与曹操对视一眼,三人走到僻静处。

贾诩展开密报,声音低沉:“董卓已彻底掌控洛阳,自封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僭越之极。更甚者,其为泄愤,纵兵大肆抢掠,公卿富户尽遭荼毒,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袁氏一族……太傅袁隗留守洛阳的满门老幼,尽被屠戮……”

“什么?!”曹操失声惊呼,脸上血色尽褪,拳头猛地攥紧!袁隗不仅是朝廷重臣,更是袁绍袁术的叔父,是汝南袁氏的顶梁柱!董卓此举,简直是与天下士族为敌!

何进也是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如此惨剧,依旧感到一阵寒意和愤怒。董卓已经彻底疯狂了!

贾诩继续道:“此外,董卓已下令,迁都……迁回洛阳。”

“迁都?”何进一愣,“他才刚站稳脚跟,又要迁都?洛阳已被他搞得残破不堪……”

“非是回迁,”贾诩眼中闪过冷光,“是强迫洛阳剩余百姓、以及周边郡县之民,迁往长安!美其名曰‘充实西都’,实则是行‘坚壁清野’之策,欲将函谷关以东变为焦土,断绝我等东归之念,亦让关东诸侯无粮可依!此计,甚毒!”

好毒辣的计策!这不仅是要彻底毁了洛阳周边,更是要榨干百姓最后一点骨血,来充实他自己的势力范围!

曹操咬牙切齿:“国贼!国贼!不除此獠,天理难容!”

何进脸色铁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文和,可知董卓动向?他何时会西进?”

“据报,董卓正忙于镇压洛阳周边反抗,强行迁徙百姓。其麾下大将徐荣、李傕、郭汜等分镇各处要地。吕布……”贾诩顿了顿,“吕布因前次追击失利,似被董卓稍有冷落,但仍掌并州旧部,驻守陕县一带,对长安虎视眈眈。董卓主力西进,恐需些时日,但绝不会太久。”

压力再次如同乌云般笼罩过来。董卓就像一头盘踞在东方的巨兽,随时可能再次扑来。

“我们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何进沉声道,“屯田要加速!军械打造要加速!流民中精壮者,可招募入军!告诉王谦和孟德,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

“诺!”曹操领命,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文和,关东诸侯,可有动静?”何进又问。

贾诩摇摇头:“各地州牧,大多仍在观望。袁绍、袁术兄弟逃回渤海与南阳后,正在招兵买马,声称要讨董,然雷声大,雨点小。其他如韩馥、刘岱、孔伷等,皆拥兵自重,逡巡不前。真正有心讨董者,寥寥无几。”

何进冷笑:“都在等着别人先出头,好坐收渔利吗?也好,便让他们先看着吧。”

当夜,大将军府书房。

何进与贾诩、曹操再次密议至深夜。烛光将三人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变幻不定。

“董卓迁民,民心尽失,此其取死之道也。然其实力犹存,不可小觑。”贾诩分析道,“我等当下策略,仍是固守长安,积蓄实力,联络一切可联络之力,静待其变。”

曹操补充道:“亦可派细作,潜入洛阳,散播流言,离间董卓与其部下,尤其是……吕布。此人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或可从中下手。”

何进点头同意:“此事交由文和先生谋划。此外,益州刘焉处,可再派使者,多加催促。荆州刘表、徐州陶谦等处,也可尝试联络,纵然不能出兵,求得些钱粮支援也好。”

战略虽定,但何进心中总有一丝不安。他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忽然问道:“文和,孟德,你二人觉得,刘备此人如何?”

曹操目光一闪,沉吟道:“玄德公……仁德宽厚,善于待人,麾下关张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其汉室宗亲之名,假以时日,必非池中之物。”

贾诩则说得更直接:“刘备,枭雄之姿也。其志恐不在人下。大将军用之,如持利刃,可伤敌,亦可伤己。需时刻握紧刀柄。”

何进默然。他何尝不知?只是眼下,对付董卓才是首要矛盾。

“报——”一名侍卫在门外急声禀报,“大将军,巡防的刘校尉紧急求见!称在渭水河畔截获一队形迹可疑的商旅,搜出大量兵器铠甲,并擒获一人,自称……自称是典军校尉麾下军侯!”

典军校尉?那是曹操之前的官职。曹操的脸色瞬间变了!

“带进来!”何进沉声道。

很快,刘备带着两名兵士,押着一个被捆绑着、衣衫褴褛却掩不住精悍之气的汉子走了进来。那汉子看到曹操,眼中顿时露出激动之色。

“主公!”汉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曹操大惊失色:“车胄?!怎会是你?!你不是应该……”

那名叫车胄的汉子哭诉道:“主公!末将奉您之命,潜回兖州联络旧部,筹集粮草,今日方才秘密押运至此,欲从水路入城,不料……不料被刘校尉的人当做奸细擒获……”

原来是自己人!曹操顿时尴尬不已,连忙向何进解释:“大将军,此事是操之过!操见军械短缺,心中焦急,便擅自命旧部回兖州筹措,本想给大将军一个惊喜,不料竟闹出此等误会!请大将军恕罪!”

何进看着跪地的车胄,又看看一脸歉然的曹操,再瞥了一眼旁边面无表情、眼神却若有所思的刘备,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寒意。

曹操暗中联络旧部,私自筹措军械?他想做什么?刘备如此“巧合”地截获了这批物资和人?是真的恪尽职守,还是……别有用心?他是否已经察觉了曹操的暗中动作?

这长安城,看似在他的掌控之下,但暗地里的波涛,似乎从未停止过。

何进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亲自上前为车胄松绑:“原来是孟德的旧部,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刘校尉恪尽职守,何罪之有?孟德一心为公,操劳军务,进感激还来不及,岂会怪罪?车军侯辛苦了,这批军械来得正是时候!”

他表现得大度而信任,仿佛丝毫没有起疑。

曹操松了口气,连连称谢。刘备也躬身道:“原是备鲁莽,险些误了大事。”

一番看似融洽的误会化解后,车胄被带下去安置,军械入库。曹操和刘备也相继告辞。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何进与贾诩。

何进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变得冰冷无比。

“文和,你看清楚了吗?”他低声问道。

贾诩缓缓点头:“曹孟德,其志不小。刘玄德,其眼极毒。大将军,这长安的水,比洛阳更深了。”

何进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黑暗中隐约闪烁的灯火,那是刘备巡防营的方向,也是曹操屯田军的方向。

“无妨。”良久,何进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水浑,才好摸鱼。只要我这根定海神针还在,这长安,就翻不了天。”

“现在,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黑夜,望向了东方。

那里,巨兽正在磨牙吮血。

(第二十三章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