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立刻露出了笑脸:“真没想到,余同志你的英语水平这么高,超出我的预期了,还没问你怎么称呼?”

“我叫余墨,人禾余,墨水的墨。”

“余同志你好,我姓李,单名一个言字。”李馆长笑着道:“你明天可以拿着户口本过来,我给你办个工作证,以后你可以把资料拿回家翻译,有工作证别人查起来也有个说法。”

“李馆长,我今天出来办事,正好带了户口本。”

余墨心里一喜,她早就把户口本收进了农场别墅,此刻假装从背包里拿出来,递了过去。

李馆长接过户口本:“那正好,省得你多跑一趟。”

她拿着户口本进了里间,没多久就拿着一本手写的工作证出来了——上面填了余墨的家庭地址,还盖了书店的钢印,正规得很。

李馆长把工作证递给余墨,又拿过一本文件:“这里面是机械类的英文资料,你看看能不能胜任?这类资料需求比较大。”

余墨翻开文件看了几页,里面的术语和表达方式跟她以前翻译过的外贸资料很像,便点点头:“没问题,我能翻译。”

“好,那这次就先拿这个吧。”

余墨接过文件,又道:“李馆长,这份翻译有时间规定吗?”

她后天要去青屿岛,怕赶不上进度。

“没有硬性时间规定,但也不能拖太久,像这种十几页的资料,最好一个星期内完成。”

李馆长先回答了余墨的问题,又补充道:“另外跟你说下咱们的福利,你是外编翻译人员,津贴分四档,最高档每月一百二十元,第二档八十元,第三档六十元,你现在暂定第四档,每月四十元生活津贴,还有一些生活用票,按月发放。”

“按月发啊?”余墨本来以为是按字数算钱,又问:“那一个月有多少任务量?”

“任务量不固定,有多有少,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就行,工作时间很自由。”

“那升档怎么评判呢?”

这是余墨最关心的,津贴越高,在海岛的生活底气越足。

“看翻译质量和速度。”

李馆长笑了笑,又补充道:“你放心,我们有明确的评判标准,要是你能胜任高难度翻译,当月就能给你换工作证、调档位。”

“真的吗?那李馆长,您现在能给我找份高难度的资料试试吗?”余墨赶紧抓住机会,又多问了一句:“另外我还想问,要是我之后工作调动了,翻译工作该怎么办?”

“工作调动?省内的话,资料可以邮寄对接。”李馆长顿了顿:“你要去哪?”

余墨赶紧把军区给的工作证明递了过去:“我过几天可能要去海岛,青屿岛。”

李馆长看完地址,皱了下眉,片刻后又道:“倒也不麻烦,你到了那边之后,可以拿着这本工作证去对接当地的新华社,从他们那里领资料、交稿就行,不影响工作。”

余墨瞬间松了口气:“太好了,谢谢李馆长。”

李馆长指了指她手里的机械类文件:“你既然要走,那手里这份资料能翻译完吗?”

“可以的,我明天就能把翻译好的送过来,馆长,您要是不放心,现在就能再测试我一次,看看我能不能胜任高难度的。”

李馆长见她态度积极,便朝她招了招手:“那行,你跟我进来。”

她带着余墨走到柜台后的小桌子旁,从抽屉里拿出四份不同难度的文件:“你都试试,看看能翻译到哪一步。”

余墨拿起文件大致翻了翻,便低头动笔。

这一坐就是三个多小时,店里的顾客渐渐走光,最后只剩下她和李馆长两人。

每翻译完一篇,李馆长就拿过去仔细看,越看越满意。

余墨的翻译语句精准,选词贴切,专业术语用得也很到位。

等看完最后一篇高难度资料,李馆长直接拿起余墨刚办的第四档工作证,重新填了一张第二档的,笑着道:“你这水平够得上第一档了,但刚开始,还是先按第二档给你,每月八十元津贴,还有相应的生活用票。”

她又换了份资料,递过去一本厚厚的机械类书籍和一叠稿纸:“这本你拿回去翻译,给你两个月时间,译完直接邮寄到书店就行,这次的报酬也从这里结算。”

“谢谢李馆长,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信任。”余墨接过书籍和稿纸,心里满是欢喜。

没想到买本书还意外找到一份长期收入,以后在海岛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其实她还会r语,只是现在这个年代,原主的背景里没人会r语,她没法解释自己的语言来源,只能暂时藏着这个技能。

李馆长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的信息我明天会上报,好好干,现在已经七点多了,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好的,李馆长再见。”

余墨到家时已经八点,家属院静悄悄的,她轻手轻脚地上了楼。

一进门,就赶紧进农场空间洗了个澡,又检查了下额头的伤口——农场药店的药效果太好,才一天时间,结痂的皮都快掉了。

“这效果也太夸张了……”余墨又惊又喜,赶紧去药店拿了支祛疤药膏,仔细涂在伤口上。

处理完伤口,又从仓库拿了个面包和一杯牛奶当晚餐。

货架上还有方便面、爆米花这些零食,但她现在还在恢复期,吃清淡点好。

吃完东西,又在农场里忙活起来:收割成熟的农作物、回收工厂生产的商品、补充超市货架、给鸡鸭牛羊和猪添饲料……忙完一圈,她才想起想去黑市看看的,可后天就要走了,恐怕没时间。

回到卧室,余墨翻出李馆长给的机械类书籍,突然想起原主爸爸好像也有一本类似的书。

她去爸妈的房间找了找,果然在书桌抽屉里找到了一本旧的机械手册。

躺在床上,一边看英语资料,一边对照着机械手册,把常用的专业术语都画了出来,一直看到十点多才睡。

第二天一早,余墨第一时间摸了摸额头,刚碰到结痂的皮就掉了,长出来的皮肤粉嫩嫩的,已经好了大半。

这好的太快了,保险期间,涂祛疤药膏后,重新用纱布包好,免得被有心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