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奉旨摸鱼,天下无敌 > 第117章 宋江屠村未遂 忽悠李应上山
换源:


       此时宋江已经在祝家庄上的正厅坐下,众头领都来献功,生擒到四五百人,抢到好马五百多匹,活捉牛羊不计其数。宋江见了,大喜道:“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

宋清:你不是应该惋惜一下吗,开心啥?而且栾廷玉已经悄悄溜了,我亲眼看见的,人家就是个打工仔,何必跟老板共存亡?

正嗟叹间,听见有人报道:“黑旋风烧了扈家庄,砍了头来献纳。”

宋江就问道:“前几天扈成已经来投降了,谁让他杀了此人?为什么烧了他家庄院?”

只见黑旋风一身血污,腰里插着两把板斧,走到宋江面前鞠个大躬,说道:“祝龙是兄弟杀了;祝彪也是兄弟砍了;扈成那家伙跑了;扈太公一家都杀得干干净净。兄弟特来请功!”

宋江喝道:“祝龙是有人看见你杀了,别的人怎么被你杀了?”

黑旋风道:“我砍得顺手,往扈家庄追去,正好碰见一丈青的哥哥押那祝彪出来,被我一斧砍了,只可惜跑了扈成那家伙!他家庄上被我杀得一个也没有了!”

宋江喝道:“你这家伙!谁叫你去的?你也知道扈成前几天牵羊担酒,前来投降了!为什么没有听见我的话,就擅自去杀了他一家,故意违反我的将令?”

李逵道:“你就算忘记了,我可没忘记!前几天被那个鸟婆娘追着哥哥要杀,你现在却又做人情!你还没有和他妹子成亲,就开始想舅子、丈人!”

宋清:说的也是。

宋江喝道:“你这铁牛,休得胡说!我怎么会要这妇人。我自有处置。你这黑家伙,抓到的活的有几个?”

李逵答道:“谁鸟耐烦,看见活的就砍了!”

宋江道:“他这家伙违反了我的军令,本应斩首,先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抵了。下次违令,定斩不饶!”

黑旋风笑道:“虽然没了功劳,也被我杀得快活!”

只见军师吴学究带着一行人马,都到庄上来向宋江敬酒贺喜。宋江与吴用商议,要把这祝家庄的村民全杀了。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的指路之功,“这里也有这种善心良民在里面,也不能误杀了好人。”

宋清:大哥,你真是不干人事,石秀一个变态都觉得你很变态,都看不下去了。

宋江听了,叫石秀去找那老人来。石秀去了一会儿,就带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宋江取一包金帛赏给老人,让他永为乡民,说道:“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就把你这个村坊全都杀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因此饶了你这一带的村坊人民。”那钟离老人被吓得只知道下拜。

宋江又道:“我连日在这里搅扰你们百姓,今天打破了祝家庄,为你们村中除了一害。每家每户,赐粮米一担,以表人心。”就安排钟离老人负责发放。

宋清:不能杀死就收买。

宋江又安排人把祝家庄多余的粮米全都装载上车;金银财物犒赏三军众将;其余牛羊骡马等拿去山上支用。最后统计,打破祝家庄,得粮米五十万担。宋江大喜。

大小头领把兵马收拾好,开始起身。又有若干新到的头领: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闰、乐和、顾大嫂还有救出的七个好汉。孙立等把自己的马也捎带了自己的财物,同老婆乐大娘子跟随了大队兵马上山。当地的村坊乡民,扶老挈幼,香花灯烛,一路拜谢。宋江等众将一起上马,把军兵分作三队摆开,连夜就回山寨。

宋清:老百姓真好糊弄,他们根本不知道已经在阎王殿前绕了一圈。

话分两头。话说扑天雕李应刚刚休养到箭伤恢复,在庄上闭门不出,暗地里常常派人去探听祝家庄的消息,知道已经被宋江打破了,惊喜相半。只见庄客进来报说:“有本州知府带领四五十军汉到庄上,就问祝家庄的事情。”

李应慌忙叫杜兴开了庄门,放下吊桥,迎接入庄。李应拿条白绢带子绑着手,出来迎接,邀请到庄里前厅。

知府下了马,来到厅上,居中坐了。侧面坐着孔目;下面一个押司,几个虞候;阶下尽是许多节级、牢子。

李应拜完,站在厅前。知府问道:“祝家庄被杀一事,你知道吗?”

李应答道:“小人因为被祝彪射了一箭,伤了左臂,一向闭门,不敢出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知府道:“胡说!祝家庄现在写了状子,告你勾结梁山泊强寇,引诱他的军马,打破了庄;前几天又收了宋江的鞍马、羊酒、彩缎、金银;你怎么赖得过?”

李应告道:“小人是知法度的人,怎么敢收他的东西?”

知府道:“你说的话谁信!先提去府里,你自己和他对理明白!”——喝叫狱卒牢子,——“抓了!带他到州里去和祝家分辩!”两边押司虞侯把李应绑了,众人簇拥知府上了马。

知府又问道:“哪个是杜主管杜兴?”

杜兴道:“小人就是。”

知府道:“状上也有你的名字,一起带去。——也把他锁了。”一行人都出了庄门。当时拿了李应、杜兴,离开了李家庄,脚不离地押走。

走不到三十余里,只见林子边冲出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一班人马拦住去路。林冲大喝道:“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

那知府等人不敢反抗,就丢了李应、杜兴逃命去了。宋江喝叫赶快去追。众人追了一程,回来说道:“我们要是追上,也把这个鸟知府杀了!但是现在已经不知去向。”

宋江就给李应、杜兴解了绳子,开了锁,又牵两匹马过来,给他两个骑了。宋江就问道:“先请大官人上梁山泊躲一段时间怎么样?”

李应道:“这可使不得!知府是你们杀了,不关我的事。”

宋江笑道:“官府里怎么愿意让你这样解释?我们走了,必然要连累了你。既然大官人不肯落草,就先在山寨消停几天,打听到没事了的时候,再下山来也不迟。”当下不由李应、杜兴不答应。被大队军马夹在中间,怎么回得去。一行三军人马,很快就回到梁山泊了。

山寨里头领晁盖等众人擂鼓吹笛,下山来迎接,喝了接风酒,都上大寨里到聚义厅上围成一圈坐下,宋清也被人喊了过去。宋江请上李应,与众头领都见了面。两边叙了礼,李应禀宋江道:“小可两个已经和将军到了大寨;也与众头领都见了面;在这里暂时待着也无妨,只是不知道家中老小如何,能不能让小人下山去看看。”

吴学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宝眷已经都接到山寨了。贵庄被一把火已经都烧成了白地,大官人回到哪里去?”

李应不信,一会儿就看见车仗人马,一队队上山来。李应定眼看时,只见是自家的庄客和老小等人。李应连忙去问的时候,妻子说道:“你被知府捉了去,随后又有两个巡检带着四个都头,还带了三百来个士兵,过来抄家;把我们好好地叫上车子,将家里所有箱笼、牛羊、马匹、驴骡等东西都拿了去;又把庄院放起火来都烧了。”

李应听完,只得叫苦。晁盖、宋江都下厅伏罪道:“我等兄弟们真的久闻大官人的好处,因此想出这条计来。万望大官人恕罪。”

宋清:败坏人家祖上传下来的家产,人事你们是一点不干啊。

李应听了两人的话,只得随顺了。宋江道:“先请宅眷到后厅耳房中安歇。”

李应又见厅前厅后这么多头领都有家眷老小在那边,就对妻子道:“只得按他说的做。”

宋江等人当时请李应到厅前叙说些闲话,众人都非常高兴,宋清觉得李应应该没那么高兴。宋江又取笑道:“大官人,你看我叫那两个巡检和那知府过来相见。那扮知府的是萧让;扮巡检的两个是戴宗、杨林;扮孔目的是裴宣;扮虞侯的是金大坚、侯健。又叫过来那个四个都头,正是李俊、张顺、马麟、白胜。李应都看了,目瞪口呆,说不得话。

宋江又叫小头目快去杀牛宰马,给大官人赔话,庆贺新上山的十二位头领:乃是李应、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闰、杜兴、乐和、时迁、扈三娘、顾大嫂。女头领和乐大娘子、李应宅眷,另做一席在后堂饮酒。大小三军自有犒赏。当天在正厅上大吹大擂,众多好汉喝酒到很晚才散,新到的头领都拨了房屋安顿。

第二天,又作宴席请众头领谈事情。宋江叫王矮虎来说道:“我当初在清风寨时,曾经许下你一门亲事,一直悬在心中,没有完得此愿。现在我父亲有个女儿,想要招你为婿。”

宋江就去请出宋太公来,带着一丈青扈三娘到宴席前。宋江亲自给她赔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然有些武艺,但是也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门亲事,一直没有做成。今日贤妹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天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

宋清:我猜你是不敢让她在身边吧,毕竟几乎把人家全家清空了。

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两口子只得拜谢了。晁盖等众人都很开心,都称颂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当日众人都在宴席上饮酒庆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