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奉旨摸鱼,天下无敌 > 第74章 贱人恩将仇报 宋江看戏被抓
换源:


       话说这清风山离青州不远,只有百里来路。这清风寨就在青州的三岔路口,地名清风镇。因为这三岔路连通三处恶山,因此,专门设这个清风寨在这清风镇上。那里也有三五千人家,离这清风山只有一站多路。

当天三位头领自己上山去了。宋公明独自一个,背着些包裹,一路来到清风镇上,就借问花知寨的住处。那镇上人答道:“这清风寨的衙门在镇市中间。南边有个小寨,是文官刘知寨的住宅;北边那个小寨正是武官花知寨的住宅。”

宋江听完,谢了那人,就往北寨去。到了门前,看见有几个守门军汉,问了姓名,进去通报。只见寨里走出那个少年的军官来,拖住宋江,喝叫军汉接了包裹、朴刀、腰刀,扶到正厅上,酒请宋江到当中的凉床上坐了,纳头就拜了四拜,起身道:“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弹指间又过了五六年,常常想念。听说兄长杀了一个泼烟花,官府行文书到处抓捕。小弟听了,如坐针毡,连连写了十多封信,去贵庄问消息,不知收到没有?今日天赐,有幸哥哥能到这里,相见一面,大慰平生。”说完又拜。

宋江扶住道:“贤弟,别只顾讲礼。请先坐下,听在下说来。”花荣斜坐看。宋江把杀阎婆惜一事和投奔柴大官人、孔太公庄上遇见武松、清风山上被捉遇燕顺等事,细细地都说了一遍。

花荣听罢,答道:“兄长如此多难,今天幸得仁兄到此。先住几年,后面的事再说。”

宋清:这该死的人格魅力。

宋江道:“要不是兄弟宋清寄书到孔太公的庄上,在下也专门要来贤弟这里走一趟。”花荣就请宋江到后堂里坐,叫浑家崔氏出来拜伯伯。拜完,花荣又叫妹子出来拜了哥哥。又请宋江换了衣裳鞋袜,热水沐浴,在后堂安排宴席洗尘。

当天宴席上,宋江把救了刘知寨夫人的事,仔细对花荣说了一遍。花荣听完,皱了双眉,说道:“兄长,没事救那妇人做什么?正好让他们灭了这家伙的口。”

宋清:莫非又是文武不合?

宋江道:“这就奇怪!我听她说是清风寨知寨的夫人,因此看在贤弟同僚的面子上,专门不顾王矮虎生气,一力要救她下山。你又为什么这样说?”

花荣道:“兄长你不知道。不是小弟自夸,这清风寨是青州最重要的地方,如果还是小弟独自在这里守把,远近的强人怎敢把青州扰得粉碎。最近安排这个‘穷酸饿醋’来做个正知寨。这家伙虽然是文官,又不识字,自从到任,只是诈骗附近的一些大户。朝庭法度,无所不坏。小弟是个武官副知寨,经常被这家伙呕气,恨不得杀了这禽兽。兄长又怎么救了这家伙的夫人?这婆娘非常不贤,专门挑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正好让那贱人受些玷辱。兄长真是错救了这种不才的人。”

宋江听了,就劝道:“贤弟此言差矣!自古道:‘冤仇可解不可结。’他和你同僚为官,虽然有些过失,你也要隐恶而扬善。贤弟,不要这样浅薄。”

宋清:你这个当官的立场不行啊。

花荣道:“兄长高见。以后见到刘知寨时,给他说说救了他老婆的事。”

宋江道:“贤弟要是如此,也展示了你的好处。”花荣夫妻早晚殷勤献酒供食,款待宋江。当天晚上安排床帐在后堂轩下,请宋江安歇。第二天,又备酒食宴席款待。

宋江自从到了花荣寨里,喝了四五天酒。花荣手下有几个心腹,一天换一个,发些碎银子在他们身边,每天让他们陪宋江去清风镇街上,观看市井喧哗;也去村落宫观寺院,闲走乐情。

从那天开始,这心腹陪着闲走,邀请宋江去市井上闲玩。那清风镇上也有几座小勾栏和茶坊酒肆,自不必说。当天宋江与这心腹在小勾栏里闲看了一会儿,又去附近村子的寺院、道家宫观游赏一趟,请宋江去市镇上酒肆中喝酒。

快起身的时候,那心腹取银两来算酒钱。宋江哪里肯要他给钱,就自己取碎银给了。宋江回来又不对花荣说。那个同去的人高兴坏了,又落得银子,又得身闲。从此,每天安排一个心腹陪着,和宋江去闲逛。每天又只是宋江花钱。自从到寨里,没有一个不敬爱他的。宋江在花荣寨里住了快一月有余,眼看腊尽春回,又快到了元宵节。

宋清:看这花钱的艺术。

话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的事情,准备庆赏元宵,收集钱物,在土地大王庙前扎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挂了六七百碗花灯。土地大王庙里面,安排各种社火。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市镇上,诸行百艺都有,虽然比不得京师,就这样也和天上人间差不多了。

当时宋江在寨里和花荣饮酒,正值元宵。那一天,天气晴明得好。花荣到十点前后,上马去兵营里面点起数百个军士,让他们晚上去市镇上弹压;又点了许多军汉,分头去四下里防守栅门。下午两点左右,花荣回到寨里来邀请宋江吃点心。宋江对花荣说道:“听说这里市镇上今晚要点放花灯,我想去看看。”

花荣答道:“小弟本想陪兄长去看,但是我职役在身,不能够闲步同往。今夜请兄长和心腹二三人去看灯,早早的就回来;小弟在家专待家宴三杯,以庆佳节。”

宋江道:“最好。”

等到天色向晚,东边推出那轮明月。宋江和花荣的两三个心腹跟随着人群缓步徐行。到这清风镇上看灯时,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彩飞白牡丹花灯和芙蓉、荷花等等灯火。四五个人手挽着手,来到大王庙前,在鳌山前看了一会儿,一路往南走。不到六七百步,只见前面灯烛辉煌,一伙人围住在一个大墙院门前看热闹。锣声响处,众人喝采。

宋江看过去,那是一伙舞“鲍老”的。宋江太矮,在别人背后看不见。那相陪的心腹却认得社火队里的人,就让分开众人,请宋江看。那跳“鲍老”的,身体故意扭得土头土脑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

只见这墙院里面,却是刘知寨夫妻两口子,和几个婆娘在里面看。听到宋江笑声,那刘知寨的老婆在灯下认得是宋江,就指给丈夫道:“看!那个笑的黑矮汉子,就是前几天清风山,抢掳下我的贼头。”

宋清:坏了,这女人恩将仇报。

刘知寨听了,一惊,就叫来亲随六七人,叫去抓那个大笑的黑矮汉子,宋江听了,转身就跑。没跑过十多户人家,就被众军汉追上,把宋江抓住,押到寨里,用四条麻绳绑了,押到厅前。那三个心腹看见抓了宋江,赶紧跑回去向花荣报信。

刘知寨坐在厅上,叫押那家伙过来。众人把宋江簇拥在厅前跪下。刘知寨喝道:“你这家伙是清风山打劫强贼,怎么敢擅自来看灯!现在被抓获,还有什么可说的?”

宋江告道:“小人是郓城县客人张三,与花知寨是老朋友,来这里很多天了,从来没有在清风山打劫。”

刘知寨老婆从屏风背后转了出来,喝道:“你这家伙,还在抵赖哩!你可记得让我叫你做‘大王’的时候?”

宋江告道:“夫人差矣。那时小人不是对夫人说过:‘小人是郓城县客人,也被掳掠在这里,不能够下山去?’”

刘知寨道:“你既然是客人被掳劫在那里,现在为什么能够下山来,又到我这里看灯?”

那妇人又说道:“你这家伙在山上的时候,大刺刺的坐在中间的交椅上,由我叫大王,哪里理睬过我!”

宋江道:“夫人全不记我一力救你下山,为什么今天倒把我强扭做贼?”

那妇人听了,大怒,指着宋江骂道:“这种赖皮赖骨,不打怎么肯招!”

刘知寨道:“说得是。”喝叫左右,取过批头来打宋江。一连打了两顿,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叫拿铁锁锁了,明天找个囚车,把宋江叫做“郓城虎”张三,押上州里去。

宋清:太惨了,真是太惨了,还得到了“郓城虎”的称号,等到万不得已我才救宋江出来。

话说陪宋江的心腹慌忙跑回来报知花荣。花荣听完,大惊,连忙写信一封,派两个能干的亲随去刘知寨那里救宋江。亲随拿了信,急忙到刘知寨门前。把门的军士进去报覆:“花知寨派人在门前送信。”

刘高叫军士让亲随进来。那亲随把信呈上。刘高拆开封皮,读道:“花荣拜上僚兄相公座前:我有薄亲刘丈,近日从济州来,因看灯火,误犯尊威,万乞情恕放免,自当造谢。草字不恭,烦乞照察不宣。”

刘高看了,大怒,把信扯的粉碎,大骂道:“花荣这家伙无礼!你是朝廷命官,怎么能和强贼勾结,也来瞒我。这贼已经招了,说是‘郓城县张三’,你又为什么写‘济州刘丈’!俺不是你随意侮弄的!你写他姓刘,是和我同姓,难道这样我就放了他!”喝令左右把送信人推了出去。

那亲随人被赶出寨门,急急归来,禀复花荣知道,花荣听了,只叫得“苦了哥哥!快备我的马来。”

花荣披挂好,拴束了弓箭,抄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去。守门的军汉见了,哪里敢阻拦;见花荣心情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跑了。

花荣冲到厅前,下了马,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摆在厅前。花荣嘴里叫道:“请刘知寨说话。”

刘高听了,吓得魂飞魄散,他害怕花荣是个武官,哪里敢出来相见。花荣见刘高不出来,站了一会儿,就喝叫左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那三五十军汉一起进去搜,就从廊下耳房里找到宋江,此时宋江被麻绳高高的吊在梁上,又被铁索锁着,两腿打得皮开肉绽。

几个军汉赶紧把绳索割断、铁锁打开,救出宋江。花荣就叫军士先送回家里去。花荣上了马,抄枪在手,嘴里发话道:“刘知寨!就算你是个正知寨,又能怎样奈何了花荣!谁家没个亲眷!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一个表兄,被你直接抓在家里,强扭做贼,好欺负人!明天再和你说话。”花荣带了众人,自己回到寨里去看望宋江。

宋清:果然拳头大好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