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黄信骑着马,手中横着口丧门剑;刘知寨也骑着马,身上披挂点戎衣,手中拿着一把叉;另外一百四五十个军汉、寨兵,各都拿着缨枪棍棒,腰下都带短刀利剑;敲了两下鼓、一声锣,押着宋江和花荣往青州去。
众人都离开了清风寨,走不到三四十里路,前面看见一座大林子。刚来到那山嘴边前头,寨兵指道:“林子里有人偷看!”大家就都停住了脚。
黄信在马上问道:“为什么不走了?”
军汉答道:“前面林子里有人偷看。”
黄信喝道:“不理他,直接走!”眼看快到林子前面,只听到“当当”的二三十面大锣一起响了起来。那寨兵人等都慌了手脚,正准备逃跑。
黄信喝道:“先停下!都给我摆开阵势。”又叫道:“刘知寨,你压着囚车。”
刘高在马上死也不答应,只在嘴里念道:“救苦救难天尊!哎呀呀!我给你念十万卷经!做三十场法事!救一救我!”吓得脸好像成精的东瓜,青一下,黄一下。
宋清:这真是临时抱佛脚。
这黄信是个武官,好歹有些胆量,就拍马向前查看,只见林子四边,齐齐的跑过三五百个小喽啰来,一个个身高力壮,都是面恶眼凶,头裹红巾,身穿衲袄,腰悬利剑,手执长枪,很快就把一行人围住。
林子中跳出三个好汉来,一个穿青,一个穿绿,一个穿红,都戴着一顶销金万字头巾,各挎一口腰刀,又使一把朴刀,挡住去路。
宋清一看,中间是锦毛虎燕顺,上首是矮脚虎王英,下首是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个好汉大喝道:“来往的到这里都给我停下,留下三千两买路黄金,再让你过去!”
黄信在马上大喝道:“你们那帮家伙不得无礼!镇三山在此!”
三个好汉瞪着眼,大喝道:“你就算是‘镇万山’,也要三千两买路黄金!没有就不放你过去!”
黄信说道:“我是上司安排过来做公事的都监,有什么买路钱给你!”
那三个好汉笑道:“别说你是上司派来的一个都监,就算是赵官家驾过,也要三千贯买路钱,你要是没有,先把公事人押在这里,等你取钱来赎!”
黄信大怒,骂道:“强贼!怎敢如此无礼!”喝叫左右擂鼓鸣锣。黄信拍马舞剑,直奔燕顺。三个好汉一齐挺起朴刀来战黄信。
宋清:三英战吕布,好。
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斗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怎能抵挡住得他们三个。而且刘高还在那里一直抖着,向前不得,见了这般形势,正准备逃跑。黄信怕被他们三个抓了,坏了名声,只得一夹马腹,“扑喇喇”的往回跑。三个头领挺着朴刀追过来。黄信哪里顾得了众人,独自一个飞马奔回清风镇去了。
众军汉见黄信回马的时候,早就闹哄哄的,撇了囚车,都四散逃跑了。只剩下一个刘高,见形势不好,慌忙勒转马头,连打三鞭。那马正要跑的时候,被那小喽啰拽起绊马索,把刘高的马掀翻,倒摔下来。众小喽啰一拥而上,抓了刘高,抢了囚车,打开车辆。
花荣已经把自己的囚车掀开了,就跳出来,把绳子都挣断了;又打碎另一个囚车,救出宋江来。另外那几个小喽啰,已经反翦了刘高,又向前去抢了他骑的马,还有三匹驾车的马。再剥了刘高的衣服,给宋江穿了,把马先送上山去。这三个好汉加上花荣、小喽啰把刘高光溜溜的绑了,押回山寨去。
原来这三位好汉因为不知道宋江的消息,派几个能干的小喽啰下山,到清风镇上探听,听人说道:“都监黄信,掷杯为号,拿了花知寨和宋江,用囚车装了,押往青州去。”因此报给三个好汉得知,带了人马,绕个大弯转到大路上来,预先截住去路;小路上也派人埋伏。因此救了两个,抓到刘高,都回山寨里去。
宋清:果然,能当山贼头领的都不简单。
当天晚上回到山寨,已经是十点左右,大家都到聚义厅上相会。请宋江、花荣当中坐好,三个好汉对席相陪,先备酒食接待。燕顺吩咐,叫:“孩儿们,各自都去喝酒。”
花荣在厅上称谢三个好汉,说道:“花荣与哥哥都被三个壮士救了性命,报了冤仇,此恩难报!只是花荣还有老婆妹子在清风寨里面,必然被黄信捉拿,这又怎样才能救她们?”
燕顺道:“知寨放心,我想黄信不敢随便捉拿夫人,就算抓了,也必须在这条路上经过。明天我们弟兄三个,下山去接夫人和令妹给知寨。”就派小喽啰下山先去探听。
花荣谢道:“深感壮士大恩!”
宋江就道:“先给我抓刘高那家伙过来。”
燕顺道:“把他绑在将军柱上,割腹取心,给哥哥庆喜。”
花荣道:“我亲自下手割这家伙!”
宋清:这么残暴吗。
宋江骂道:“你这家伙,我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什么听信那不贤的妇人害我?今天被抓,有什么可说?”
花荣道:“哥哥问他做什么!”拿刀往刘高心窝里只一剜,那颗心就献在宋江面前。小喽啰就把尸首拖在一边。
宋清:炸裂啊!居然玩真的!
宋江道:“今天虽然杀了这家伙,还有那个淫妇没有杀掉,不能出那口怨气。”
王矮虎就道:“哥哥放心,我明天亲自下山去抓那妇人,这次可得给我享受享受。”众人皆大笑。宋清也想笑,当初谁让宋江想做人情的。
当夜喝完酒,各自休息。第二天起来,众人商议打清风寨一事。燕顺道:“昨天孩儿们走得辛苦了,今天歇他一天,明天早上下山去也不迟。”
宋江道:“说的也是。正要休息得人强马壮,不要匆忙。”
不说山寨整点军马起程。话说都监黄信一人骑马,飞奔回清风镇上的大寨里面,就点起寨兵人马,紧守四边栅门。黄信写了申状,叫两个教军头目飞马报给慕容知府。
知府听到飞报军情紧急公务,连夜升厅;看了黄信的申状,里面写道:“花荣造反,勾结清风山强盗,很快清风寨不保!事态紧急,望早遣良将,保守地方!”
知府看了大惊,就派人去请“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的“秦统制”,赶紧来商议军情重事。那人原来是开州人氏;姓秦,讳个明字;因为他性格急躁,声若雷霆,所以人们都叫他“霹雳火”秦明;祖上是军官出身;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那人听到知府召唤,赶紧到府里来见知府。各施礼罢。那慕容知府拿出那黄信的飞报的申状,让秦统制看了。秦明大怒道:“红头子竟敢如此无礼!无需相公忧心,不才马上点起兵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相公!”
慕容知府道:“将军要是迟慢点,恐怕这帮家伙去打清风寨了。”
秦明答道:“此事怎么敢耽误!我现在就连夜点起人马,明天一早就出发。”知府大喜,连忙叫人安排酒肉干粮,先去城外等候赏军。秦明听说花荣反了,怒发冲冠,上了马,直奔指挥司里,就点起一百骑兵,四百步兵,先叫他们出城去集合,整好队伍出发。
话说慕容知府先在城外的寺院里蒸了馒头,摆好大碗,烫好酒,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三碗酒、两个馒头、一斤熟肉。刚刚置办好,就看见军马出城,引军红旗上大字写着:“兵马总管秦统制。”
慕容知府看见秦明全副武装出城来,果然是英雄无比。秦明在马上,看见慕容知府在城外劳军,慌忙叫军汉接了兵器,下马来和知府相见。施完礼,知府拿着酒杯,嘱付总管一些话,道:“方便行事,早奏凯歌。”
劳军结束,放起信炮,秦明辞别了知府,飞身上马,摆开队伍,催趱军兵,大刀阔斧,直奔清风寨去。原来这清风镇就在青州的东南方向,从正南去清风山比较近,可以早点到山北的小路。
话说清风山寨里这小喽啰们探知了消息,报上山来。山寨里众好汉正准备要去打清风寨,只听得报道:“秦明带着兵马来了!”都面面相觑,被吓坏了。
花荣道:“你们都不要慌。自古‘兵临城下,必须死敌’。让小喽啰们吃饱了酒食,就按我的计策做:先要力敌,后用智取。......如此如此,好吗?”
宋江道:“好计!就该这样做!”
宋清:大哥,你给自己脸上贴金呢。
当日宋江、花荣先定好了计策,就叫小喽啰各自去准备。花荣自己选了一匹好马,一副盔甲,弓箭、铁枪都收拾好了等候。
再说秦明领兵来到清风山下,离山十里安营扎寨,第二天四五点开始做饭,军士吃完,放起一个信炮,直奔清风山去。找一个开阔的地方,摆开人马,打起擂鼓。只听见山上锣声震天响,飞下一彪人马出来。秦明勒住马,横着狼牙棒,瞪着眼看时,却见众小喽啰簇拥着小李广花荣下山来。
到了山坡前,一声锣响,列成阵势。花荣在马上拿着铁枪,朝秦明行个礼。秦明大喝道:“花荣!你祖上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让你做个知寨,掌握一境地方,食禄于国,有什么亏待你的地方?竟敢去勾结贼寇,背叛朝廷!我现在专门来抓你!识相的赶紧下马受缚,免得脏了手脚。”
花荣赔着笑,道:“总管听禀:花荣怎么敢背叛朝廷?实际上是被刘高这家伙无中生有、公报私仇,逼迫得花荣有家难回,有国难报,只能先在这里躲避。望总管详察,解救花荣。”
秦明道:“你还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还敢花言巧语,蛊惑军心!”秦明喝叫左右两边擂鼓,抡起狼牙棒,直奔花荣。
花荣大笑道:“秦明,你这人真是不识好人谦让!我看你是个上司才给你面子,你以为俺真的怕你!”就纵马挺枪,来战秦明。两个交手,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花荣连斗了许多合,卖个破绽,拨回马,往山下小路就跑。
秦明大怒,追了上去。花荣把枪挂在“了事环”上面,把马勒住,左手拈起弓,右手拔箭。拽满弓,转过身,往秦明头盔顶上一箭,正中盔上,射落下来斗大一颗红缨,好像是给他报警。
宋清:好箭术,确实有资格被叫做“小李广”。
秦明吃了一惊,不敢再往前追赶,霍地拨回马,准备追杀众人,小喽啰们早就一哄而散,都上山去了。花荣也从别的路转上山寨去了。
秦明见他们都跑散了,心中越怒,道:“这草寇居然如此无礼!”喝叫鸣锣擂鼓,找路上山。众军齐声呐喊,步兵先上山去。走过两三个山头,只见上面很多擂木、炮石、灰瓶、金汁,从险峻的地方打了下来,在前面的退后不迭,一会儿就被打倒三五十个,只得再退下山来。
秦明怒极,带领兵马绕下山去,再找路上山。找到中午时分,只见西山边响起了锣,树林丛中闪出一队红旗军来。秦明带着人马追过去的时候,锣也不响,红旗也不见了。
秦明看那路,发现又没有正路,都只有几条砍柴的小路;还把树木交叉堆起来,挡住了路口,又不能上去。正要派军汉开路,只见军汉来报道:“东山边锣响,有一队红旗军出来了。”
秦明又带领人马,飞也似的跑到东山边去看的时候,锣也不鸣,红旗也不见了。秦明纵马去四下里找路,又都是被树木塞断了砍柴的小路。只见探子又来报道:“西边山上锣又响,红旗军又出来了。”秦明拍马,再跑到西山边看的时候,又不见一个人,红旗也没了。
宋清:折磨死人了。
秦明怒坏了,恨不得把牙齿都咬碎了。正在西山边气呼呼的,又听见东山边锣声震天响。赶紧带了人马,又追到东山边看的时候,又不见有一个贼汉,红旗都不见了。
秦明怒挺胸脯,又要派军汉上山找路,只听到西山边又有喊声了。
秦明怒气冲天,大驱兵马往西山边去,在山上山下看了一遍,并不见一个人,秦明喝叫军汉在两边找路上山。不一会儿,有一个军人禀说道:“这里都不是正路,只有东南方向上有一条大路,可以上去。要是只在这里找路上山,惟恐有失。”
秦明听了,就道:“既然有那条大路,咱们连夜赶过去!”就命令一行军马,往东南角上奔去。
看看天色晚了,又走得人困马乏,好不容易熬到山下,正准备扎营做饭,只见山上火把乱起,锣声乱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