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顿被厂里人私下称为“忆苦思甜宴”的“不忘本”宴,成了何雨柱职业生涯中的一道高光。他的名字,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烙印在了厂领导,乃至市里领导的脑海里。
与之对应的,是采购科长潘伟民那张灰败如土的脸。
他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不仅没啄到人,反而被拔光了最引以为傲的翎毛,狼狈不堪。一顶“管理不善、思想落后”的大帽子,沉甸甸地扣下来,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但何雨柱很清楚,斩草,就要除根。
仅仅一顶帽子,还不足以将老潘这种根植于后勤系统多年的老油条彻底拍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何雨柱就已经坐在了书桌前。
他没有沉浸在昨日的胜利中,而是铺开稿纸,拧开钢笔,笔尖在纸上发出沉稳而有力的沙沙声。
他要趁着这股东风,送老潘最后一程。
一篇数千字的提案,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型——《关于全面推广“不忘本”精神,利用食材边角料开发新菜品,为工厂有效节约成本的若干建议》。
这不仅仅是一份提案。
这是射向潘伟民心脏的,最后一支箭。
提案里,他没有空谈口号,而是用最扎实的数据和最具体的操作方案,构建了一个让任何领导都无法拒绝的蓝图。
芹菜根、萝卜皮、鱼头鱼骨、猪皮肉冻……十几种过去被直接当成垃圾处理的边角料,被他详细列出了全新的菜品名目与制作流程。
更致命的是最后一部分:成本核算。
每一道菜能节省多少原料,推广到全厂食堂,一个月能省多少,一年又能省多少。数字被他用红笔清晰地标注出来,精确到了分毫。
最终,一个结论跃然纸上:全厂推广,每年至少可为食堂节省百分之十五的采购成本!
百分之十五!
在这个一切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年代,这四个字的分量,重如泰山。
写完最后一个字,何雨柱吹干墨迹,将厚厚的一叠稿纸整齐地收好。他看着窗外升起的朝阳,眼神平静而冷冽。
潘伟民,你的路,到头了。
当这份提案摆在杨厂长办公桌上时,这位见惯了报告的一厂之长,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随意,迅速转变为专注,最后化为了抑制不住的惊喜。
他指节分明的手指重重地敲击着桌面,嘴里反复念叨着。
“好!好啊!”
这不只是一份节约成本的提案,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把工厂当成自己家的主人翁精神!
杨厂长当机立断,没有丝毫拖延。
“马上通知下去,召开紧急厂委会!”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当杨厂长将何雨柱的提案内容公之于众,并亲自诵读了其中几个关键段落后,在座的厂领导们无不动容。
“同志们,什么叫先进?这就叫先进!什么叫创新?这就叫创新!”
杨厂长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响,充满了赞赏。
“我们有些干部,只知道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思想僵化,不思进取!而何雨柱同志,一个普通的厨师,却能站在全厂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为工厂节约挖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会议没有经过太多讨论,决议几乎是全票通过。
“我提议,立即成立‘食堂成本控制与菜品研发’专项小组!”
“由何雨柱同志,亲自担任组长!”
“并且,为了方便小组开展工作,特批小组拥有独立的、小额的‘特殊食材’采购权,绕过采购科,直接向我本人负责!”
轰!
这最后一个决定,如同一道惊雷,在潘伟民的脑子里炸响。
他坐在会议室的末席,整个人都傻了,呆若木鸡。
独立采购权?
直接向厂长负责?
这……这不就是把他这个采购科长,给彻彻底底地架空了吗!
食堂采购最关键、油水最丰厚的那一部分,从此将与他潘伟民再无半点关系。何雨柱不仅拿走了他的权,更是斩断了他的财路!
一股滚烫的血气直冲头顶,潘伟民的肺腔仿佛要被无形的怒火撑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的肉里。
但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何雨柱在所有领导的赞许目光中,一步步地,走上了原本属于他的权力高地。
明路被彻底堵死,潘伟民只能选择最阴暗、最下作的手段。
他开始散播谣言。
后厨那几个平日里跟着他捞好处的亲信,成了他最忠实的传声筒。
“听说了吗?傻柱那哪是用边角料做菜啊,他是把好东西都偷偷倒腾出去了!”
“可不是嘛,我亲眼看见他往家里拿东西,谁知道是不是拿出去卖了。”
“这就叫监守自盗,中饱私囊!表面上搞什么节约,背地里不知道贪了多少!”
污秽的言语,如同阴沟里的污水,迅速在工人群体中蔓延开来。
谣言总是比真相更具传播力,因为它满足了人们最阴暗的嫉妒心理。
一时间,厂里对何雨柱的议论声四起,看他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何雨柱,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
他依旧每天准时上下班,在自己的研发小组里捣鼓着新菜品,对那些传到耳朵里的风言风语,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他的这份淡定,让所有人都看不懂。
只有何雨柱自己心里清楚。
潘伟民这种只会背后下蛆的跳梁小丑,已经不配做他的对手。他所有的挣扎,不过是溺水前的最后扑腾。
之所以隐忍不发,是因为他在等。
等一个更重要的人物登场。
他布下的局,才刚刚开始。潘伟民这条小鱼,只是用来引出大鱼的饵。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只更有力的手,替他把这只嗡嗡作响的恶心苍蝇,干净利落地一巴掌拍死。
那个真正的、雷霆万钧的反击,即将到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