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105章 系统,这次听我的
换源:


       晨光透过纱窗在地板上洇出淡金色的雾,老式挂钟的铜摆晃到第七下时,厨房铝壶的哨音准时响起。

林川倚着门框,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得眼尾发青——《林建国免疫组化检测全流程复盘报告》的最后一行数据刚跳完,他拇指在导出键上顿了三秒,像在确认某个必须刻进骨血的仪式。

打印机“滋滋”吐纸的声响惊醒了厨房的安静。

他弯腰拾起还带着墨香的纸页,指腹轻轻抚过“2023.5.17首次低剂量螺旋CT显示右肺下叶0.3cm磨玻璃结节”那行字,前世父亲咳血时染红的白手帕突然浮现在视网膜上。

他闭了闭眼,将报告整整齐齐夹进深蓝色活页册,封皮上“爸的呼吸日历·终章”七个字是用钢笔写的,笔锋里藏着刻意压下的狠劲——不是信不过现在的诊断,是信不过命运会给他第二次侥幸。

“叮——”

熟悉的嗡鸣在耳畔炸开,淡蓝色光轮从脚边升起,像片温柔的海。

林川没像往常那样急着划动奖励面板,他知道系统今天会给什么——这半个月他陪父亲做了三次肺功能测试,每次都握着老人的手复述医生的话;他在母亲的菜篮里塞了血氧仪,教她怎么看数值时被骂“小题大做”;他甚至把华夏肿瘤医院的复诊时间表做成了便签,贴满了冰箱。

系统在学他,就像他在学怎么当合格的守护者。

“家庭健康监测仪(三代)”的字样刚在光轮中央显形,林川的指尖就颤了一下。

监测仪是枚银色手环,表带内侧嵌着细密的感应触点,说明书上“实时追踪肺部血流微变化,误差低于0.1mm”的字被他反复看了三遍。

系统提示音比往日更轻:“动态适配已激活,优先匹配高风险成员需求。”他突然想起昨晚父亲在阳台抽烟被他撞见时的慌乱——老人掐灭烟头的动作像在掐灭自己的影子,说“就抽半支,不影响”时喉结动了动。

原来他的每一次紧张、每一句“再查一次”,系统都记着。

“小川,粥要溢了!”

周秀芬的声音裹着米香撞进厨房。

林川手忙脚乱去关煤气,转身时监测仪从掌心滑落在案台上,银环在晨光里晃出一道亮。

母亲擦手的动作顿了顿,凑过来看:“新给你爸买的?”

“嗯,测心率的。”他扯了个谎,喉结发紧。

前世母亲临终前还在问“小川最近加班到几点”,现在她的眼角细纹里全是烟火气,他舍不得让那点细纹再皱起来。

周秀芬没追问,盛粥时故意把父亲的碗堆得冒尖:“你爸就爱喝稠的,昨天还念叨你妈煮的粥没以前香。”她舀粥的木勺碰着碗沿,叮当声里藏着点得意。

林川看着母亲发间的银丝被粥气蒸得微卷,突然想起系统里累积的1270点亲情值——原来爱不是突然砸下来的,是每顿热粥、每次争执、每个藏起来的担忧,像米粒子一样慢慢熬稠的。

下午三点的华夏肿瘤医院走廊泛着消毒水的苦。

林川站在赵明远诊室门口,指节抵着门板又放下——他数过,这是今天第三次调整呼吸。

门里传来病历纸翻动的沙沙声,混着赵明远的叹息:“林先生,你父亲的CT显示结节边缘清晰,肿瘤标志物全阴性,目前没有任何临床指征支持侵入性监测。这个穿戴设备……”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手术刀,“属于过度干预。”

林川往前走了半步,影子罩住诊桌上的阳光。

“赵教授,我知道您怕我制造焦虑。”他的声音很稳,稳得像提前在心里演练了百遍,“但我不是患者家属,我是那个眼睁睁看着父母咳着血走完最后一程的人。”他翻开活页册推过去,纸页间夹着五年来所有检查单,“您看这五年趋势——18年体检报告的‘小结节’出现前三个月,血氧波动有异常峰值;20年咳嗦加重前两周,呼吸频率突然降到每分钟12次。这些数据当时都被标成‘正常范围波动’。”

赵明远的手指在“2020.11.23急诊记录:痰中带血”那页停住。

他抬头时,林川看见老医生眼里有什么东西碎了——是职业惯性里那点“按指南行医”的笃定。

“记录可以。”赵明远合上活页册,指节叩了叩桌面,“但别让老林觉得他病了。”

暮色漫进客厅时,林川正蹲在茶几前调试监测仪的数据端口。

屏幕上,父亲的呼吸曲线像平缓的波浪,每道波峰都带着体温。

周秀芬端着热牛奶过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顺着她指缝往下淌:“你小时候总做噩梦,现在是不是又梦见你爸咳血了?”

调试器“滴”的一声报错。

林川抬头,母亲的眼睛像口旧井,装着他所有没说出口的恐惧。

他张了张嘴,喉结动了动,最后只点了点头。

周秀芬在他身边坐下,手覆在他手背。

她的手有常年握超市扫码枪磨出的茧,温度却像小时候捂他冻红的耳朵:“你爸修冰箱时哼《北国之春》,买菜绕三站路就为陪我走滨江路看晚霞,他活得比谁都用力。”她轻轻抽走他手里的调试器,“你别把救赎变成负担,行吗?”

林川的眼眶突然发热。

他想起前世母亲临终前还在给他叠秋衣,想起父亲最后一次清醒时说“小川别熬夜”,想起这一世父亲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时,手颤抖着却把笔握得极稳——原来他们早就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总在担心失去他们的儿子。

午夜的书房只剩电脑屏幕幽蓝的光。

林川将“呼吸日历”同步到加密云盘,指尖在“自动预警机制”的确认键上悬了三秒。

三套应急方案在对话框里排开:远程会诊通道24小时开放,备用资金池刚到账系统奖励的200万,专家联络清单里甚至有德国Dr.Klein的私人号码。

他点击发送时,窗外传来熟悉的引擎声——川晚冷链车的车灯划破夜色,像两颗温柔的星。

手机在此时震动。

系统提示的蓝光映得他嘴角上扬:“【检测到用户建立主动防御机制,触发隐藏成就‘未雨绸缪’——亲情值 50,医疗模块响应速度提升30%】。”他望着屏幕上跳动的亲情值总数,突然明白所谓救赎从来不是逆转过去。

是父亲现在会因为粥太稠皱眉头,是母亲会偷偷往他包里塞润喉糖,是他终于能在灾难来临前,替他们把所有可能的裂缝都堵上。

晨光再次漫进窗户时,林川站在厨房案台前。

签到光轮在脚边流转,系统界面的金光比往日更盛,像团揉碎的阳光。

他望着手腕上的监测仪,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响动——父亲穿着旧格子衫走进来,边系纽扣边抱怨:“秀芬,粥又熬稠了。”

“老林你就挑。”母亲的笑骂混着米香飘过来,在晨光里荡起涟漪。

林川低头,系统界面的金光正缓缓凝聚成新的图标,像是某种更盛大的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