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书房里,电脑屏幕的蓝光在林川眼下投出青灰的阴影。
手机屏幕亮着,停在微信聊天框,最上面一条是妹妹两小时前发来的语音转文字:“哥,他们说我是靠你才进的校门……连勤工俭学都嫌我‘背景太强’。”
他拇指按在语音键上,回放了第七遍。
林小雨的声音带着深夜特有的沙哑,尾音微微发颤,像被风吹歪的芦苇。
前世他总在加班,妹妹高考填志愿时他只匆匆发了条“听爸妈的”;后来爸妈住院,他连妹妹大学报到都没去送。
今生他拼命补上陪伴,却忘了——有些成长的坎,补得太急反而成了枷锁。
手机在掌心震动,他鬼使神差点开拨号界面,输入“哥帮你找人”又删掉,指节抵着眉心。
窗台上绿萝的叶子扫过手背,像极了小时候妹妹拽他衣角的触感。
那时他蹲在菜地里拔草,小雨踮着脚往他脖子里塞冰镇的西红柿:“哥,我自己摘的。”
“前世我缺席了他们的人生,今生不能再用‘弥补’当借口。”他轻声说,转身打开电脑。
“川晚家安”的社会价值数据面板在屏幕上展开:327个绿色标记的独居老人配送点,14个橙色标记的下岗职工社区团购点,最下面是陈阿婆歪歪扭扭的手写感谢信扫描件——“小川的菜比我闺女买的还新鲜,闺女说这下她在外地也放心了”。
这些不是资源,是底气。
他摸出手机,把数据面板截图发给妹妹,编辑框里写了又删,最后只发了句:“明天早上六点,老屋见。”
晨光透过纱窗爬进厨房时,林川正把最后一撮青菜撒在面碗里。
青瓷碗沿还凝着层薄白的雾气,像小时候妈妈煮面时的模样。
他盯着墙上的挂钟,秒针刚划过“12”,手机屏幕就亮了——视频邀请来自“小雨的小破手机”。
林小雨的脸出现在屏幕里,眼下乌青比昨晚更重,发梢还沾着枕痕。
“哥。”她声音闷闷的,指尖无意识抠着宿舍床沿的铁栏杆。
林川把面碗推到镜头前,蒸汽模糊了摄像头:“记得咱家菜地那棵最歪的白菜吗?”
“记得。”林小雨吸了吸鼻子,“妈说它根扎得深,长得慢但心实。”
“对。”林川点开共享屏幕,社区老人的配送记录和手写感谢信用光标一一划过,“你说他们觉得你靠关系,可这些人——”他点了点陈阿婆的照片,老人正举着青菜冲镜头笑,“是冲你哥的名头来的吗?”
视频里传来抽气声。
林小雨的手指抚过屏幕上的字,指甲盖泛着点白:“可评审会要的是‘独立’……”
“独立不是斩断来处。”林川把面碗往镜头前挪了挪,“是带着来处,走得更远。”他看见妹妹睫毛颤了颤,像只被雨水打湿的蝴蝶,“中午跟我去宁安社区,就当……帮哥做市场调研。”
中午的宁安社区飘着桂花香。
林川没让司机开车队,两人挤上了社区便民公交。
林小雨抱着笔记本缩在靠窗位置,手指绞着书包带:“哥,你没通知陈阿婆吧?”
“她今早还在直播间问‘小川家的菜啥时候到’。”林川笑着指了指前座,穿红马甲的社区阿姨正回头看他们,“张阿姨,这是我妹小雨。”
张阿姨眼睛一亮:“哎呀这闺女长得像你妈!上回你妈来送饺子,我还说这手艺得传下去呢。”
林小雨耳尖泛红,刚要说话,公交“吱呀”停在3单元楼下。
陈阿婆已经等在门口,银白的卷发用红绳扎着,手里攥着个玻璃罐:“小雨来啦?阿婆给你腌了糖蒜,你哥说你爱吃酸的。”
老人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却把林小雨的手握得暖乎乎的。
她指着茶几上摊开的血压记录本:“你哥送菜那天,我量血压降了十点!大夫说心情好对身子骨好,我现在啊,天天盼着你们来。”
下一站是702的王爷爷。
门一开,老人举着手机直晃:“小雨是吧?我孙子教我发短视频,我拍了你哥搬菜的样子,说这叫‘人间烟火气’!”他从抽屉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我文化不高,写了首打油诗,你帮我看看中不中?”
林小雨的笔记本翻得飞快,钢笔尖在纸上洇开小墨点。
她抬头时,眼尾还沾着王爷爷硬塞的桂花糖屑:“爷爷,您这句‘青梗白心暖黄昏’特别好。”
走访第三家时,林小雨主动举起了小陆悄悄架起的摄像机。
镜头里,独居的李奶奶把青菜叶贴在脸上:“凉丝丝的,像我闺女小时候给我贴黄瓜片。”她忽然看向镜头,“闺女啊,你哥这生意,卖的不是菜,是人心。”
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时,林小雨的笔记本写满了半本。
她低头整理录音,发梢扫过社区公告栏,上面贴着“川晚家安”的配送时间表,最下面用红笔写着:“有事找小川,24小时不打烊。”
“哥。”她突然转身,眼睛亮得像浸了星子,“我想写份报告,关于这些老人为什么选我们的菜。”
“好。”林川摸出兜里的薄荷糖,是妹妹小时候爱吃的橘子味,“哥帮你校对数据。”
那晚林川的书房亮了整宿。
视频通话里,林小雨的电脑屏幕映得她脸发蓝,键盘声像炒豆子似的响。
“哥,这句‘我们不提供廉价,但提供可追溯的安心’怎么样?”她揉了揉发酸的脖子。
林川盯着屏幕上的字,想起早上陈阿婆攥着他手说的“心实”:“改成‘我们不回避出身,但拒绝被出身定义’。”
“叮——”凌晨四点,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两个房间同时响起。
林川看着评审系统里“提交人:林小雨”几个字,忽然想起前世爸妈葬礼上,妹妹攥着他衣角说“哥,我以后什么都听你的”。
那时他满心愧疚,现在才明白——最好的弥补,是让她能说“我自己来”。
苏晚的消息是在晨光里发来的:“方老师说,这是他五年来看过最特别的申请材料。”林川点开社区群,置顶消息是张阿姨发的:“小雨闺女的报告我让孙子读了,咱老人就是她最好的证人!”
清晨七点,林川站在“川晚家安”直播间的签到点。
系统界面突然泛起金光,【检测到亲情自主性觉醒,触发隐藏成就“根脉自立”——亲情值 80,首次解锁精神类物品:“自信光环卡(72小时)”】的提示在屏幕上流转。
他望着那张泛着微光的虚拟卡片,忽然笑了——这不是让妹妹变得“能说会道”的捷径,是系统在说:真正的支持,是让她在风暴中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
手机震动,是林小雨发来的消息:“哥,我在评审会门口了。”照片里,她抱着笔记本站在玻璃门前,影子被阳光拉得很长,像棵努力往高处长的树。
林川望着窗外渐亮的天,把“自信光环卡”轻轻拖进“使用”栏。
他知道,今天那扇门,妹妹会自己推开。
而他要做的,只是在门外,等她走出来——带着属于自己的,更清亮的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