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114章 这扇门,她得自己开
换源:


       清晨六点的“川晚家安”直播间还未开灯,林川站在贴满客户留言的背景板前,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得他眼底泛青。

系统提示音轻响时,他正对着摄像头调试补光灯,指尖顿了顿,垂眸看向手腕上的智能手环——上面显示着“连续签到113天”的红色数字。

【亲情值 80,解锁“自信光环卡(72小时)”】的金色字体在视网膜投影上流转,那张淡金卡片悬浮在界面中央,像片落在心尖上的阳光。

林川伸出手,虚拟指尖几乎要触到卡片边缘,又缓缓收回。

他望着玻璃幕墙外渐亮的天色,喉结动了动,想起昨夜书房里妹妹敲键盘的轻响——她把台灯转向自己那侧,说“哥你先睡”时,睫毛在眼下投出小小的影子。

“不是盔甲。”他对着空气轻声说,声音撞在静默的直播间里,惊起一只停在绿植上的蝴蝶。

那是苏晚上周送来的生态装饰,此刻正扑棱着翅膀飞向窗外。

林川摸出兜里的薄荷糖盒,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里面躺着最后一颗橘子味糖——是他凌晨三点去便利店买的,怕妹妹写报告时犯困。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相册推送的“去年今日”提醒。

照片里,病床上的母亲攥着他的手,指节因化疗泛着青,父亲靠在床头,勉强扯出个笑:“小川,别总熬夜。”林川喉头发紧,拇指摩挲着屏幕上模糊的合影,指腹触到手机壳内侧的凹痕——那是前世他在葬礼上攥碎的婚戒留下的。

“以前连陪都做不到,现在……”他对着照片低语,“不能再替她活。”

七楼的窗户传来轻响,林川抬头,正看见对楼的窗户被推开条缝,露出林小雨扎着高马尾的侧脸。

她背着黑色双肩包,在玄关镜前站了足有五分钟,指尖反复摩挲着胸前的位置——那里本该别着“川晚生鲜”的银色胸针。

最终她摘下胸针,塞进抽屉时动作有点重,抽屉“咔嗒”一声关上,像某种仪式的终章。

“哥,我去宁安社区拍点东西。”留纸条时,她的钢笔尖在“哥”字上顿了顿,最终没画蛇添足地写“别担心”。

下楼时她特意绕开了电梯,走消防通道,台阶的回音里,她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这是她第一次,没等哥哥的车。

地铁二号线的早班车像条银色的鱼,载着林小雨穿过晨雾。

她靠着车窗,耳机里循环播放昨晚和哥哥的对话录音:“带着来处,走得更远。”玻璃上蒙着水汽,她用指尖画了朵小花,又迅速抹掉。

背包里的录音笔硌着腰,她摸出它,按下录音键:“今天起,我不逃了。”声音混着地铁报站声,有点发颤,却像颗落在水面的石子,荡开一圈圈涟漪。

宁安社区的桂花香比往常更浓。

林小雨站在菜站前,深吸一口气,没像以前那样掏出手机拍菜架,而是走向坐在石凳上择菜的陈阿婆。

“阿婆,能聊聊您为什么买川晚的菜吗?”她蹲下来,膝盖抵着石凳边缘,笔记本摊在腿上。

陈阿婆的手顿了顿,枯枝般的手指抚过她发顶:“你哥送菜那天,我正对着泡面掉眼泪。他蹲在地上给我换灯泡,说‘您孩子不在,我来’……”老人的声音发涩,林小雨的笔尖在纸上洇开个墨点,她吸了吸鼻子,抬头时眼眶泛红,却笑得很稳:“后来呢?”

“后来?”陈阿婆从兜里摸出颗水果糖,塞进她手心,“后来我跟老姐妹说,这菜贵点,但吃着踏实。就像……就像有人惦记着你碗里的热乎气儿。”

另一位独居的王大爷翻出磨旧的记账本,指节敲着“川晚生鲜”的支出栏:“每月多花二十块,可我上个月测血压,高压降了十。大夫说跟吃新鲜菜有关。”他抬头时,老花镜滑到鼻尖,“丫头,你哥总说‘我们不回避出身’,我这把老骨头倒想说——你们这出身,金贵。”

林小雨的录音笔录下这些话时,她的手指在颤抖,却始终没去擦脸上的泪。

她站在社区公告栏前整理素材,阳光穿过香樟叶落在笔记本上,把“我们不回避出身,但拒绝被出身定义”这句话照得发亮。

中午的社区活动室飘着泡面味,林小雨借用电脑剪辑视频时,门被轻轻推开。

方老师抱着一摞文件进来,奶茶杯上还凝着水珠:“听说你要答辩?”她点头,鼠标在时间轴上快速拖动,背景音里混着陈阿婆的笑声。

方老师没坐,靠在门框上看她操作,过了会儿说:“周教授当年拿全额奖学金时,她妈在病房里等她。”

林小雨的手顿住,抬头时眼睛发亮。

“她没回去。”方老师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怕被说情绪化,怕失去机会。后来她妈走了,她在实验室哭了整夜,却在第二天的答辩会上说‘私人情感不应干扰学术判断’。”他推了推眼镜,“她不是不信你,她是怕你学她——用斩断亲情换张入场券。”

林小雨盯着屏幕上晃动的老人身影,喉结动了动:“那我该让她知道……”

“让她知道,亲情可以是翅膀,不是锁链。”方老师把奶茶推到她手边,转身要走时又停住,“你昨晚改的那句‘拒绝被出身定义’,很好。但或许可以加一句——‘出身,是我飞向更高处的风’。”

傍晚的晚霞把社区染成橘红色时,林小雨坐在活动室的窗台上,对着镜头调整角度。

她身后,陈阿婆举着“小雨我们挺你”的卡片,王大爷扶着老花镜念字,几个总来下棋的老头挤在后面,举着歪歪扭扭的“加油”牌。

“三、二、一——”她按下录制键,声音比上午更稳,“这里的老人教会我,好的创业不是赚多少钱,是让每个认真活着的人,都被认真惦记着。”

提交报告的瞬间,林小雨的手机在掌心震动。

她点开系统提示,【亲情值 30,累计510】的字样让她鼻尖发酸。

她打开朋友圈,设置仅哥哥可见,输入“我不是来借光的,我是来发光的”,配图是社区老人举着感谢卡的照片。

发送前,她犹豫了下,又加了句:“明天见。”

此时林川正坐在书房,电脑屏幕映得他脸发蓝。

他盯着妹妹的朋友圈动态,手指悬在“点赞”键上,最终只是点了“收藏”。

窗外的月光爬上书架,照见他桌角摆着的全家福——那是上周全家去海边拍的,爸妈举着椰子笑,妹妹穿着他买的波点裙,站在最边上,却把脑袋往他肩窝里蹭。

“好,哥等你赢。”他对着空气说,声音轻得像句誓言。

评审会当天的晨光里,林小雨背着双肩包站在会场玻璃门前。

她看了眼手表,七点整——比规定时间早了整整一小时。

门内的灯光还没全开,她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投在地上,比昨天更长,也更挺拔。

她摸了摸兜里的录音笔,里面存着七位老人的声音;又摸了摸胸口——那里没戴胸针,却贴着张便签纸,是哥哥凌晨发来的消息:“带着来处,走得更远。”

玻璃门倒映出她的笑容,像朵在晨雾里慢慢绽开的花。

她深吸一口气,抬手按下门把手——这一次,门会为她自己打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