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120章 这光,照得远了
换源:


       第120章这光,照得远了

林川的指尖刚触到手机屏幕,系统界面便如被春风吹开的涟漪,金光顺着屏幕边缘漫出来,在晨雾里浮起一层细碎的金粉。

他盯着突然弹出的新提示,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阴影——【亲情机制全面升级——“家庭影响力指数”正式启用。

当前指数:7.8(区域级);签到奖励将基于指数动态生成,亲情值增长速度提升200%】。

“叮”的一声轻响,系统自动跳转至后台数据页。

林川喉结动了动,指腹无意识摩挲着手机壳边缘的防滑纹。

宁安社区12个菜站的复制进度条齐刷刷显示“100%”,7所高校的“安心菜角”备案申请像串小灯笼挂在待处理栏,最下方红星村的直供协议PDF文件泛着暖黄,农户平均增收18%的红色批注刺得他鼻尖发酸。

他想起三天前妹妹蹲在村委办公室写报告的模样——台灯在她发顶投下光晕,笔尖戳着“社会回路”四个字说:“哥,咱家的菜不该只喂饱肚子,得让吃菜的人也想种点菜。”此刻那些曾被他视作孩子气的构想,正以数据的形式在屏幕上跳动,像春天破土的芽。

“不是我在养家,是家在养这个世界。”他轻声念出系统新规则,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

窗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声,是早起的阿婆去早市,车筐里晃着两把带露的青菜,和妈妈菜篮里的一模一样。

林小雨返校那天,晨雾还没散透。

她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穿过梧桐道,鞋跟在青石板上敲出急促的鼓点——上回公告栏贴满质疑她“靠哥哥资源走捷径”的匿名信时,她也是这样跑过来的。

可今天公告栏前的人堆里,没有冷硬的指责声。

她踮脚望去,最上面一张A3纸是手绘的“从田间到宿舍”流程图,绿箭头从红星村菜地出发,绕过大大小小的社区菜站,最后扎进大学食堂的蒸笼;旁边贴着《安心菜角运营建议书》,边角卷着,显然被翻看过许多次;最下边用彩色便利贴拼成“21天本地菜挑战”,有人写“今天食堂的菜帮子没扔,给楼下流浪猫煮了粥”,有人画了歪歪扭扭的白菜说“原来菜根甜过甘蔗”。

“小雨!”

熟悉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林小雨转身,方老师抱着一摞文件站在树影里,衬衫第二颗纽扣没扣,露出点洗得发白的领口——这是他改论文改到凌晨的标志。

他抬手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温的:“‘青年公益领袖计划’终审通过了。”

文件封皮上“宁州高校社区菜站联盟”的烫金大字刺得林小雨眼眶发涩。

她翻到批注页,最下方周文澜教授的钢笔字力透纸背:“请给予她充分自主权。”那行字周围有浅淡的折痕,像是被反复展开又合上。

“周教授说,”方老师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你用三个月证明了,真正的独立不是推倒所有依靠,是把依靠变成翅膀。”

林小雨吸了吸鼻子,指尖轻轻抚过“项目负责人”五个字。

上回被质疑时,她在宿舍躲了三天,把自己锁在卫生间哭,镜子上全是雾气里的泪痕;现在她望着公告栏前互相讨论的同学,忽然懂了哥哥说的“光要分给更多人”——原来被信任的重量,比被质疑轻得多。

林川接到苏晚电话时,正在给爸妈煮青菜面。

砂锅里的水刚滚,白汽裹着葱花香扑上镜片,手机在案几上震动,显示“晚晚”的备注在水汽里晕成一团暖红。

“社区要办‘家庭创业分享会’,”苏晚的声音混着远处孩子们的嬉闹,“陈阿婆非说,得让小雨来讲讲,她说这姑娘讲话带根,扎进人心里。”

林川舀起面勺的手顿了顿。

上回妹妹被网暴时,他差点冲去学校找那些发帖的学生理论;此刻他望着厨房窗外——妈妈正蹲在阳台给菜苗浇水,爸爸踮脚往墙上挂新摘的辣椒串,辣椒红得像妹妹演讲时耳尖的颜色。

“我问问小雨。”他关了火,面汤在砂锅里“咕嘟”冒最后一个泡。

电话那头的林小雨正蹲在图书馆外的台阶上啃玉米,听见哥哥的话,玉米粒“咔”地咬碎在齿间:“哥,我想讲‘我们’。”她望着图书馆玻璃幕墙里自己的影子,扎着和妈妈年轻时一样的马尾,“我准备的PPT首页写了,我不是来分享成功的,我是来还债的——还那些年,陌生人给我们的信任。”

分享会那天,社区活动室挤得像过年。

陈阿婆柱着枣木拐杖坐在第一排,拐杖头磨得发亮;张姐抱着刚满月的小孙子,孩子的围兜上沾着青菜汁;连总说“年轻人瞎折腾”的王大爷,都搬了小马扎坐在门口。

林小雨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的PPT缓缓翻页。

她讲到小时候跟着妈妈去超市,收银员阿姨总多塞给她一颗糖;讲到哥哥熬夜给菜农做物流表,眼尾的红血丝像沾了晨露的血丝;讲到红星村的张婶拉着她的手说“俺们的菜能进大学,俺家娃读书更有劲儿”。

“我们不是救世主,”她的声音有点发颤,却像春溪撞碎冰棱,“我们只是不想让下一个家庭,像我们一样来不及。”

陈阿婆的拐杖先敲在地上,“咚”的一声,像敲在所有人心口。

张姐抹着眼睛说:“这姑娘,比她哥还会说话。”王大爷从兜里摸出皱巴巴的笔记本:“闺女,你说的那个‘菜站联盟’,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搭把手不?”

深夜的书房里,林川对着电脑屏幕揉眉心。

系统界面的“家庭影响力指数”跳到了8.3,像团跳动的橘色火焰。

更让他意外的是,签到奖励栏里首次出现非实物资源:【情感共振包×1(可激活一次群体共情场景)】。

他点开妹妹的演讲视频,画面里的光打在她脸上,和小时候停电时妈妈贴的星星贴纸一个颜色。

当那句“不想让下一个家庭来不及”响起时,他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像在碰妹妹小时候肉乎乎的手背。

“原来真正的健康,”他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轻声说,“不只是爸妈的肺,还有这个社会的心。”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林小雨的朋友圈。

照片里她站在红星村小学门口,身后二十多个孩子举着“安心菜”牌子,阳光从他们发顶流下来,把“安心菜”三个字照得透亮。

配文只有一句:“哥,你说那棵歪白菜心实,现在它发芽了。”

林川把这张照片设为书房背景。

电脑屏幕的蓝光里,系统提示悄然弹出:【检测到家庭价值完成跨代际传递,亲情值 50,累计达1050;新成就“枝叶成荫”待触发】。

他合上电脑,走到阳台。

夜风掀起窗帘,露出客厅里爸妈没收拾的茶几——上面摆着妹妹带回来的学生送的手工菜篮,篮底压着张便签:“谢谢阿姨的青菜面,我奶奶说,这味儿像她年轻时在老家种的菜。”

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林川望着对面楼里陆续亮起的暖光,忽然想起妹妹演讲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光是什么?光就是,我点亮自己,然后看见你眼里的亮。”

他摸出手机,给妹妹发了条消息:“明天回家吃饭?”

那边秒回:“好。我带红星村的小朋友来,他们说想尝尝‘安心菜’煮的青菜面。”

晨光漫进窗户时,林川听见客厅传来爸妈压低的说话声。

“老林,你说咱得煮多少碗面?”

“煮够二十碗。咱小雨带的人,差不了。”

他低头看表,六点整。

系统界面的金光比昨夜更盛,像在等一场蓄谋已久的绽放。

林川望着镜中自己带笑的眼睛,忽然明白——最亮的光从来不是一个人扛着走,而是一家人把各自的光拧成一束,再分给更多人。

这光,终于照得远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