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的拇指刚按下回拨键,听筒里就炸开赵明远的声音,像被按了快进键的留声机:“林先生!我是赵明远,华夏肿瘤医院肺癌研究中心的。您父母上回在我院做的全项体检数据——”雨声突然大了些,他似乎走到廊下,“我刚带着团队熬了三个通宵比对数据库,您父亲的尘肺早期指标、母亲的高压劳损数值,在肺癌高危人群里竟呈现出异常稳定的波动曲线!这在临床样本里几乎是奇迹!”
林川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
窗台上的绿萝叶尖滴着夜露,落在他脚边的瓷砖上,“啪嗒”一声,像极了前世医院走廊里监护仪的心跳声。
他想起母亲上周在社区做银龄宣传时,举着扩音器说“定期体检不是浪费钱”的模样;想起父亲把职业病受理单压在劳模奖状上时,指甲缝里洗不净的暗黄。
“赵主任,您的意思是——”
“我们想邀请二老参与‘早期肺癌干预模型’临床研究!”赵明远的语速更快了,“如果能追踪记录他们的生活干预数据,结合我院最新的分子靶向监测技术,很可能建立一套适用于千万高危人群的预防模型!这对肺癌早筛的意义——”
“小川!”
一只带着洗洁精气味的手突然覆上他手背,手机被轻轻抽走。
周秀芬穿着印着超市logo的蓝围裙,发梢还沾着切完山药的黏液,此刻却像只炸毛的母鸡,指尖几乎戳到屏幕上的“赵明远”三个字:“医院的电话我听得不少!上回社区王婶的儿子签了什么新药试验,说是免费治疗,结果药停了人差点没了!你们当我们是小白鼠?”她眼眶渐渐发红,声音却拔高了,“你爸刚争来个体检权,转头就要被你们当试验品?当我们工人命贱,活该给你们凑数据?”
“妈!”林川想去拉她的胳膊,却触到她袖口蹭上的面粉,“赵主任不是——”
“啪”的一声,通话被挂断。
周秀芬把手机塞进他掌心,转身去关厨房窗户,风掀起她的围裙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秋衣。
林川望着她微驼的背,突然想起前世最后一次见母亲,她躺在病床上,连掀被子的力气都没有,却还在说“小川别耽误工作”。
他喉结动了动,没再争辩,只是低头点开系统界面——
淡金色的光幕在眼前展开,今日签到地点赫然标着“华夏肿瘤医院实验室”,奖励栏的小字泛着暖光:【数据加密共享协议模板(国际通用HIPAA/GDPR兼容版)】。
他指尖轻轻划过那些专业术语,模板里“动态授权”“随时撤回”“成果反哺”等条款像一颗颗钉子,敲在他心上。
“妈,我去书房看会儿资料。”林川把凉了的茶杯端去厨房,经过母亲身边时,闻到她身上熟悉的肥皂香。
周秀芬正在擦灶台,抹布在瓷砖上擦出“沙沙”声:“你要是真想帮我们,就多劝劝你爸少抽两根烟。那些医院的事——”她顿了顿,“咱们小门小户的,折腾不起。”
书房的台灯亮起时,林川已经把协议模板打印了三份。
他盯着“研究成果收益反哺患者家庭”那行字,突然想起苏晚上周在社区健康讲座上说的:“现在很多临床研究,患者贡献了数据,最后连药价涨了都不知道。”他摸出手机,翻到苏晚的聊天框,输入“明天有空吗?想请你帮忙看看这份协议”,又删掉,改成“社区健康项目的伦理审查流程,能给我讲讲吗?”
第二天清晨,宁安社区服务中心的便民窗口前,周秀芬抱着保温杯站在林川身后,目光警惕地扫过墙上“医患一家亲”的宣传画。
苏晚穿着藏青色社区工作服,发梢别着枚银色蝴蝶夹,正把一沓文件推到他们面前:“这是街道法律顾问整理的伦理审查要点,重点看‘知情同意’和‘数据权属’两部分。”她抬头对周秀芬笑,“阿姨,林川说想让老人们自己决定是否参与研究,您觉得呢?”
周秀芬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杯盖:“我就是怕……”
“婶子,来这儿!”刘婶的大嗓门从会议室传来,她正扶着退休的张叔进门,“小川说要商量体检数据的事儿,咱几个老伙计凑凑主意!”
会议室里很快坐满了人。
林川站在投影仪前,把协议模板投在白墙上:“如果咱们的体检数据能帮医院研究出早筛方法,以后像我爸这样的工人,不用等病得走不动了才查出来。但有三个条件——第一,谁也不能背着咱们用数据;第二,不想参与了随时能退出;第三,要是以后研究出药或者仪器卖钱了,咱们能分点好处。”
“这条件公道!”张叔拍着桌子,“我在纺织厂吸了二十年棉絮,早想有人管管这事儿了!”
“我闺女说现在大数据杀熟,咱的数据可不能白给!”刘婶举着保温杯附和。
周秀芬望着丈夫被几个老工友围在中间,林建国正指着投影上的“动态授权”条款,用粗糙的手指比画:“就像咱厂签劳动合同,得一条一条看清楚。”她突然想起昨天夜里,儿子在书房敲键盘的声音,想起他打印协议时说的“妈,我不会让您和爸再当透明人”。
当晚,林川在台灯下把社区老人们的意见逐条标红,系统奖励的协议模板里,“患者主导”四个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
凌晨三点,《患者主导型研究合作书》终于成型,核心三条在纸页上泛着墨香:“一、数据三重脱敏,原始信息家庭独立加密;二、季度进展汇报,重大变更重新授权;三、商业化收益共享5%分红。”
华夏肿瘤医院的会议室里,落地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赵明远推了推金丝眼镜,合作书在他指尖翻得哗啦响:“林先生,这流程比我们伦理委员会的要求还严。”他抬头时目光锐利,“您知道这样会拖慢研究进度吗?”
“赵主任,”林川把父亲的劳模奖状轻轻放在桌上,“我知道您想救人。但我爸妈这三十年的疼,不是一串数据。”
一直沉默的林建国突然开口,他的声音带着机械厂车间里惯有的沙哑:“赵主任,我文化不高。就问一句——你们做这个,是不是为了让以后的工人,别像我这样,病了三十年才查出来?”
赵明远一怔,镜片后的目光软了下来:“是。”
林建国伸手摸了摸那张泛黄的奖状,指腹蹭过“林建国”三个字的烫金:“那我签。但按我儿子写的签。”
周秀芬盯着丈夫的手,那双手喷了三十年漆,指甲缝里的暗黄永远洗不净。
她想起昨晚儿子说的“妈,咱们不是被研究的对象,是一起做研究的人”,想起社区老人们举着手说“我支持”的模样。
她伸手接过笔,笔尖悬在纸页上方时,突然笑了:“小川,把‘随时撤回’那行再念一遍。”
签字仪式结束时,陈博士收拾着桌上的文件,声音轻得像怕惊着谁:“赵老师带团队二十年,从没和患者签过这种协议……您是第一个让科研‘跪下来谈尊重’的人。”
回家的公交车上,周秀芬靠在儿子肩上,车窗映出她泛着水光的眼睛:“妈不是不信你,是怕你被人骗了还不自知。”她摸出手机,屏幕上是社区群里的消息——老人们正商量着下周一起去医院做基线检查。
林川握紧母亲的手,手机在掌心震动。
系统提示的金光透过衣料渗出来,他不用看也知道内容:【签到成功】【奖励:亲情值 25】【提示:当守护升华为共治,信任之桥已然筑成】。
车过医院路口时,他抬头望向顶楼的实验室,那扇窗的灯还亮着。
以前他觉得那光是冰冷的,现在却觉得,那是一盏等人点亮的灯——灯下的人,终于愿意转过身,看看他们守护的,究竟是怎样的温度。
“小川,”周秀芬指着窗外,“下周三是不是该去医院复查?我把日历标上了。”她从包里摸出个布包,“刘婶给了我个润肺的食谱,说下周一起去医院时,给你爸带点汤。”
林川望着母亲鬓角的白发在风里轻颤,突然想起系统升级时的提示:“当亲情成为锚点,时光会记得你走过的每一步。”他笑了笑,把母亲的手往自己怀里拢了拢:“下周我调休,咱们早上去,看完病去吃你念叨的那家早茶。”
公交车拐过街角,医院的轮廓渐渐消失在晨雾里。
周秀芬的手机响了,是社区群的消息提示音——“下周体检班车六点发车,林婶记得提醒小林调闹钟”。
林川望着母亲低头回消息的侧影,忽然听见系统轻声提示:“新的签到周期即将开启。”他知道,从今天起,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那些曾被岁月揉皱的遗憾,正在被一双双温暖的手,慢慢抚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