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64章 哥,我不是你手里那张牌
换源:


       晨光透过纱窗在地板上织出金网时,林川正站在妹妹房门前。

指节悬在门板上,悬了三秒又放下——他怕惊醒这个总在深夜偷偷做题的姑娘。

昨夜翻遍所有聊天记录的手指还在发僵。

新经促会教育发展部的邀请函被他压在枕头下,烫金字体在黑暗里像把小刻刀,一下下划着他的神经。

他们调查得太清楚了:林小雨初中时为凑他的创业启动资金,在奶茶店打零工到十点;高中三年拿的助学金,是他厚着脸皮找社区主任求来的;甚至连上周她蹲在厨房帮妈妈剥蒜时,悄悄抹掉眼角泪的模样,都被写成“心理脆弱点”。

“划清界限,方可高飞”——这行字在手机屏幕上跳了一宿。

林川摸了摸外套内袋,那里装着妹妹的数学试卷,78分的红叉像把火,烧得他心口发疼。

他想起前世妹妹高考那天,自己在公司加班到凌晨,连送考都没赶上。

后来她填志愿时选了本地大学,说“离爸妈近”,可他知道,那是怕他一个人撑得太苦。

门里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林川深吸一口气,推开半扇门。

林小雨正趴在书桌上,钢笔尖悬在英语作文本上,发梢垂下来遮住侧脸。

听见动静她猛地抬头,眼底的血丝像蛛网般蔓延——和他昨夜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一模一样。

“哥。”她声音哑得像砂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泛黄的照片。

那是他大二暑假带她去游乐园拍的,她骑在他脖子上,手里举着棉花糖,笑出一口白牙。

林川喉咙发紧,把邀请函放在她摊开的英语书旁。

烫金的“宁州国际创新学院定向招生说明会”几个字,在晨光里刺得人睁不开眼。

“他们要的不是你,是我。”他坐下来,膝盖几乎碰着妹妹的书桌腿,“你表态说我‘手段过激、损害公平’,就能拿全额奖学金,去哈佛交换。”

林小雨的睫毛颤了颤,指尖抠进椅垫里:“你查了多久?”

“从你上周说‘周阿姨找我谈未来’开始。”林川扯了扯嘴角,“哥别的本事没有,查人这点事……”他没说后半句——他翻遍了新经促会近三年的教育合作项目,比对了所有“定向生”的家庭背景,直到在一份内部纪要里,看见周文澜批注的“情感软肋突破方案”。

“哥不怕被骂。”他伸手想去碰妹妹的发顶,又缩了回来,“就怕你为了我,把自己搭进去。你该飞的,飞得越高越好,不用回头看我。”

房间里静得能听见窗外麻雀啄食的声音。

林小雨突然拉开抽屉,木质滑轨发出“吱呀”一声。

她取出一本泛旧的笔记本,封皮是蓝白格子,边角卷着毛边——那是林川创业初期用的《生鲜配送日志》,他早以为弄丢了。

“你写这些的时候,想过自己吗?”她翻到某一页,指尖重重按在一行字上。

林川凑过去,看见自己歪歪扭扭的字迹:“今天妈咳得厉害,可她说菜不能断,街坊等着。”

“还有这里。”她又翻两页,“‘第七天签到,奖励五万。妈的药,够了。’‘第二十三天,爸咳血,系统给养生方,我熬了一夜。’”她抬头时,眼睛亮得惊人,“你们都在救别人,可谁来救你们?如果这叫‘非常手段’,那我宁愿和你一起‘非法’。”

林川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前世送爸妈进抢救室那天,妹妹蹲在走廊尽头哭,肩膀抖得像片叶子。

那时他攥着缴费单站在她身后,连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

现在这个17岁的姑娘,眼睛里烧着他从未见过的火。

“小雨,这不是……”

“哥你听我说。”她打断他,把日记本按在胸口,“上周我去医院复查,听见两个医生说‘老林家那小子,为了凑手术费把车都卖了’。他们不知道你半夜去批发市场搬货,不知道你为了省配送费自己骑电动车跑二十公里。他们只看见你签了社区独家供应协议,说你垄断。”她吸了吸鼻子,“可刘奶奶说,你给她的菜总是挑最嫩的;老陈叔说,你多给他的鸡蛋,够他孙子补一礼拜;还有郑小阳,要不是你找教育局闹,他的助学金早被人截胡了。”

林川的眼眶热得发疼。

他想起前天凌晨三点,自己在暴雨里帮菜农抢收被淹的菠菜,裤脚还沾着泥就被周文澜的人拍了照,说他“低价倾销扰乱市场”。

原来这些,妹妹都知道。

“所以那个会,我要去。”林小雨把邀请函折成小方块,塞进校服口袋,“我要告诉他们,我哥不是棋子,我也不是。”

招生会当天的宁州国际学院报告厅,空调开得太足,林川裹着外套坐在最后一排。

周文澜的黑裙扫过过道时,带起一阵冷香。

他看见她朝主持人点头,看见她盯着入口的眼神像猎人盯着猎物——直到林小雨踩着上课铃走进来,马尾辫甩得利落。

“下面有请林小雨同学上台。”主持人的声音在礼堂里回响。

林川攥紧了座椅扶手。

他看见妹妹从书包里掏出那支老式录音笔——是他用系统第一次签到的五万块买的,当时说“给爸妈录点声音,难受的时候听”。

现在那支笔在她手里,泛着温润的光。

“我要播放一段录音。”林小雨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些,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这是我哥用这支录音笔录下的,他创业以来的签到记录。”

“第七天签到,奖励五万。妈的药,够了。”

“第二十三天,爸咳血,系统给养生方,我熬了一夜。”

“第四十五天,社区王爷爷摔了,我送他去医院,签到晚了半小时,系统只给了三千块——够买他一个月的降压药。”

录音里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却像钉子般钉进每个人的耳朵。

林川看见第一排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看见周文澜的手指在文件夹上敲出急鼓点。

“我哥不是在创业,是在赎罪。”林小雨关掉录音笔,“他卖的不是菜,是时间——是他前世没来得及陪爸妈的那些年。”

她点开PPT,第一张照片是父亲林建国在车间教年轻研究员画通风图,背景里堆着半人高的机械图纸。

副标题是手写体:“我们家的数据,不是样本,是尊严。”

“这是社区刘奶奶的感谢信。”她翻页,“她说我哥送的菜里总藏着两颗剥好的蒜,因为她手抖剥不动。”

“这是供应商老周的鸡棚监控。”画面里,林川在暴雨中用塑料布盖鸡笼,“他说我哥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让他的鸡受凉。”

“这是郑小阳被取消助学金的红头文件。”最后一张PPT上,红色公章刺目,“我哥为这个跑了七趟教育局,磨破了两双鞋。”

她转身看向周文澜,目光灼灼:“您说要我‘断根’才能成长。可根要是没了,人还能站得稳吗?我哥救的不只是爸妈,还有像刘奶奶、老陈叔、郑小阳这样被遗忘的人。如果这叫错误,那我愿意,错一辈子。”

礼堂里静了三秒,然后掌声像潮水般涌来。

林川看见前排的老教授抹了把眼睛,看见主持人悄悄擦了擦鼻尖。

周文澜的脸白得像张纸,她“啪”地合上文件夹,黑裙扫过地毯时带翻了桌上的矿泉水瓶,却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当晚,林川坐在书房的飘窗上,系统界面的蓝光映着他的脸。

亲情值进度条停在998/1000,已经三天没动过了。

他自嘲地笑——原来陪爸妈买菜、给妹妹辅导作业这些日常,在系统眼里,竟比不过一次“心灵背离”。

手机在膝头震动,是妹妹的日记APP推送:“我哥,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他点进去,看到她拍的照片:今早他蹲在厨房给妈妈剥蒜,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把三个人的影子投在瓷砖上。

配文是:“他们总说要护着我,可我也想成为他们的盾。”

系统界面突然泛起暖金色涟漪,像春风吹皱了春水。

【亲情值解锁双向共鸣】几个字浮出来时,林川的手在抖。

进度条顶端跳出 5的数字,奖励栏里“家庭情感共振协议”和“青少年心理支持资源包”闪着柔光。

“哥?”

林川抬头,看见妹妹站在门口,抱着那本《生鲜配送日志》。

她的校服还没换,领口沾着下午演讲时蹭的粉笔灰。

“怎么还不睡?”他哑着嗓子问。

“等你。”林小雨走过来,挨着他坐下,“苏晚姐发消息说,教育局要推‘公益青年保送计划’,第一个候选人是我。”她歪头笑,“你猜我怎么说?”

林川摇头。

“我说,先让我哥当候选人。”她戳了戳他的肩膀,“他救了那么多人,该被奖励的是他。”

窗外传来《平凡之路》的旋律,是楼下便利店放的。

林川望着妹妹发顶翘起的呆毛,突然想起前世她婚礼那天,自己喝多了抱着她哭,说“哥对不起你”。

现在这个姑娘,眼睛里有光,脊梁挺得像棵小杨树。

“小雨,哥以后……”他清了清嗓子,“不用再替你做选择了。”

林小雨靠在他肩上,声音轻得像片羽毛:“本来就该我自己选。”

系统深处,那道金色涟漪仍在扩散。

林川看着手机屏幕,忽然明白——所谓亲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守护。

当他愿意松开手,当妹妹愿意迎上来,那些被时光刻进骨血里的羁绊,终于在这个清晨,开出了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