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纱窗漏进来,在林川指节上投下细碎的金斑。
他坐在布艺沙发里,手机屏幕亮着,《宁州日报》的标题刺得眼睛发酸——高中生泪诉卖菜哥哥背后十年救赎。
配图里,小雨扎着高马尾站在讲台上,手里那本《生鲜配送日志》边角磨得发毛,像块被岁月焐热的老玉。
粥要凉了。苏晚的声音从厨房飘过来,瓷碗碰在托盘上的轻响混着小米香。
她端着蓝边碗走过来时,发梢还沾着晨间水雾,教育局昨晚开了紧急会议,林主任说公益青年保送计划要提前启动。
林川喉结动了动。
前世他也看过类似的报道,标题总爱用寒门孝子底层挣扎这类词,像拿镊子夹着他的伤口展览。
可这次不同,照片里小雨的眼睛亮得像星子,报道最后一段写着:当我们追问卖菜哥哥是谁,女孩说,是光。
小雨知道了吗?他把手机倒扣在茶几上,指腹蹭过碗沿的温度。
苏晚在他身边坐下,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手背:她今早还在背英语,单词本摊在餐桌上,我路过时听见她念perseverance——坚持。她弯起眼睛笑,像什么都没发生。
宁州大学招生办的百叶窗拉着,空调风里飘着咖啡苦香。
方老师把平板推到评审组面前时,指节抵着桌沿微微发紧。
视频里的林小雨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声音清亮得像敲玻璃:我哥救的不只是爸妈,还有像刘奶奶那样被遗忘的人。
她总把攒的鸡蛋塞给我,说小雨啊,你哥比亲孙子还亲。
一个高中生,又不是竞赛获奖。戴眼镜的女同事翻着材料,钢笔尖在破格两个字上顿住,程序上
我们招的不是分数。方老师打断她,喉结滚动着,是灵魂的重量。
去年冬天我去社区调研,看见林川蹲在雪地里给独居老人修轮椅,手冻得通红还在笑。
他妹妹在旁边举着暖手宝给他焐手——您说这算不算重量?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评审组长摘下眼镜,指腹揉了揉眉心。
他想起自己母亲临终前攥着护工的手说谢谢,想起上个月在社区看见的那排公示栏,川晚配送站的老人订单占比明明白白标着67%。
签吧。他把钢笔递给方老师时,镜片反着光,别让我们的公平,成了冷漠的程序。
放学铃响时,林小雨正蹲在花坛边给流浪猫喂鱼片。
班主任王老师站在走廊喊她:小雨,办公室有人找。她拍掉裤腿的草屑,心跳突然快起来——上周哥哥说要带她去吃糖醋排骨,也是用这种语气叫她。
推开门的瞬间,她看见个穿藏青西装的男人站在窗边,手里捏着封文件。林小雨同学?他转身时,胸前的校徽闪了闪,我是宁大招生办的方老师。
红章在纸上洇开的墨迹还没干。
林小雨盯着《公益保送意向书》上的破格两个字,喉咙突然发紧。
前世她填高考志愿时,哥哥蹲在出租屋门口抽了半盒烟,说选省内吧,离家近。
可现在,方老师的声音像浸了温水:我们追着你来的。
愿意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公益论坛吗?
表现优异可以直接进试点高校。
我...她低头,看见自己校服袖口磨起的毛边,能...能带一份社区老人联名信去吗?
他们也该被听见。
方老师的眼睛亮了。
他想起视频里林小雨说被遗忘的人时,台下有位白发奶奶抹着眼泪鼓掌——那是刘奶奶,他上周去社区核实情况时,她往他兜里塞了把晒干的野菊花。
当然可以。他把笔递给她,现在就写?
创业园地下室的空调发出嗡鸣,沈知远推了推黑框眼镜,数据屏上的红色数字刺得人眼疼: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三亿,川晚社区小程序新增用户十二万。他敲了敲键盘,但周文澜那边,昨天下午五点启动了创业生态合规审查。
林川正往保温杯里续热水,闻言动作一顿。
前世周文澜的手下就是用卫生不达标封了他第一个配送站,妈妈跪在地上擦地的背影,他记了十年。
突击检查?他拧上杯盖,指节抵着下巴,明天起,所有站点公开账目、质检报告、老人订单占比。
做成公示墙,就贴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
沈知远抬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惊讶:你要把黑子的刀,变成你的盾?
不是盾。林川笑了,窗外的暮色透进来,照得他眼底有光,是镜子——照出谁在怕真相。
深夜十一点,林川轻手轻脚推开妹妹房门。
台灯还亮着,小雨趴在书桌上,日记本摊开的那页沾着半滴没干的墨水。
他凑近看,字迹歪歪扭扭的,像被眼泪泡过:今天方老师说,我可以替哥哥站在光里。
可我想说,光从来不是他躲开的,是他一直背着走的。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系统提示音轻得像片羽毛。
林川摸出手机,界面上【亲情值 5】的字样泛着暖金,同步推送的日记动态是:我不是要替哥说话,我是要和他一起说话。
他靠在门框上,闭眼深吸一口气。
十年前在医院走廊,他攥着病危通知书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压在肩上;五年前送爸妈最后一程,他蹲在殡仪馆外抽了整夜烟,烟蒂堆成小小的坟;可现在,有什么东西裂开了——像冰封的河面,终于有了第一道细纹,透进光来。
哥?小雨的声音带着睡意,她揉着眼睛坐起来,你站在那儿多久了?
林川走过去,替她把滑落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刚到。他指了指日记本,写得挺好。
那是秘密。小雨笑着合上本子,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早上你陪我去配送站吗?
刘奶奶说要给我们送新腌的萝卜干。
去。林川应得爽快,转身时看见窗台上的闹钟,指针正慢慢爬向十二点。
清晨六点的宁安社区还浸在薄雾里。川晚配送站的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王大爷扛着半袋白菜从巷口转过来,远远喊:小林,今天的鸡蛋我多带了二十个,给老人们加菜!
林川弯腰捡起地上的公示板,玻璃表面还凝着露珠。
他用袖口擦了擦,老人订单占比67%几个字在晨光里格外清晰。
身后传来脚步声,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妹妹抱着那本《生鲜配送日志》,是苏晚提着保温桶,是沈知远抱着笔记本电脑,是所有被光照亮的人,正踩着他的影子,一步步走过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