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82章 爸,这方向盘得您来握
换源:


       晨雾未散时,社区公告栏前的梯子已经架稳。

林川刚拐过街角,就听见油布被掀开的窸窣声,红底黑字的公告像朵绽开的花,撞进他眼底——居家养老智慧配送试点项目启动几个字在晨光里泛着金。

川子!周秀芬的声音从身后飘来。

他转头,母亲正扶着父亲的胳膊往这边走。

林建国今天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工装,衣角还沾着工坊的机油渍,可腰板挺得比平时直。

秀芬,你念给我听听。林建国站在公告栏前,指尖轻轻蹭过墙面,像在确认这不是梦。

周秀芬踮脚凑近,声音里带着笑:服务标准第一条,配送员须为退休技术工人...

退休技术工人。林建国重复这几个字,喉结动了动。

他伸手摸公告栏,指节因常年握工具而变形的轮廓贴在玻璃上,像道老树根的影子。

林川看见父亲眼尾的皱纹里泛着水光,想起前世葬礼上那个缩在墙角的背影——那时他总说退休了不中用了,此刻却像被重新点燃的老灯泡,暖黄的光从每个毛孔渗出来。

爸,您看。林川顺着公告往下指,车辆须经适老化改造,这不是正好是咱们工坊的活?林建国没说话,只是用力点头,指腹在退休技术工人几个字上反复摩挲,仿佛要把这行字刻进掌纹里。

上午十点,工坊的铁皮门被叩响三声。

林川刚给三代车换完防滑轮,抬头就看见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站在门口,其中一个举着名片:林总,我们是元启资本的,想谈谈建国工坊的融资。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这个概念现在在二级市场能炒到十倍估值。另一个男人打开平板,上面是份标红的商业计划书,我们可以估值八千万,占股百分之二十——

停。林川放下扳手,油污在指节上洇开,这不是项目,是岗位。

我们要的不是钱,是让更多老工人重新上岗。

穿深灰西装的男人挑眉:情怀不能当财报。他合上平板时,屏幕里闪过银发经济市场规模2025年达12万亿的标题。

林川看着他们转身的背影,听见其中一个低声说:传统思维,做不大。

由他们说去。林建国从里屋出来,手里端着搪瓷缸,当年修机床的时候,总有人说手工调试不如电脑快,可最后能修好进口设备的,还是咱们这些摸过十年铁的手。他把茶缸递给林川,茶水飘着茉莉香,你妈熬的,喝。

下午三点,社区服务中心的投诉电话炸了。

林川接起第五个无人机送错楼栋的电话时,顾承宇的名字在来电显示上跳动。林先生,我们的无人驿站在试点小区全面上线了。对方声音里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冷静,数据显示效率提升40%。

陈阿婆今早摔了。林川压着声音,她举着取件码在驿站前站了二十分钟,手机没电了,想找个人问问,结果连个保安都没有——您要的效率,是拿老人的安全换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

林川听见键盘敲击声突然停住,接着是纸张翻动的脆响。今晚六点,社区听证会。他说,您来吗?

听证会现场挤得像过年的菜市场。

林川站在最后排,看着张婶扶着助行器上台:我眼睛花,扫码总出错,无人机嗡的一声飞走了,菜还在楼顶!李大爷拍着桌子:上次送错的是降压药,要不是隔壁小王路过......

我来说两句。林建国突然站起来。

他没穿工装,套了件周秀芬新织的灰毛衣,胸口的纽扣系得整整齐齐。

会场突然静下来,连窗外的蝉鸣都弱了几分。

机器没错。老人声音不大,却像钉子敲进木头里,可它不知道张婶去年摔过胯骨,得把菜送到厨房;不知道李大爷的降压药要避光,不能扔在快递柜里。他从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这是我这月记的配送笔记,二十七个老人,每个都有要注意的事——机器学不会这些,得靠人。

掌声像潮水漫过会场。

居委会主任使劲拍着手,脸上的笑纹堆成了花:这才是真智慧!林川看见顾承宇坐在第一排,指尖抵着太阳穴,眼睛亮得反常,像有团火在烧。

散会时,小杜追上来,眼镜片上蒙着层雾气:川哥,我有个想法!

咱们把这些要注意的事记成数据——比如帮王奶奶换灯泡用了五分钟,提醒赵爷爷续药花了三分钟。

这些非标准化服务,能不能算出价值?

林川眼睛亮了。

当晚,工坊的台灯全亮着,小杜抱着笔记本电脑教老马用手机填《温情日志》:马叔,您今天帮陈阿婆搬米,这算体力关怀,记15分钟;提醒她收衣服,这是生活陪伴,记5分钟......林建国凑过去看,突然笑了:我当年修机床也记日志,没想到现在记这个。

三天后,《每单多花6分钟,换来一座城的温度》报告登上了宁州日报头版。

林川翻着报纸,看见里面夹着顾承宇发来的消息:数据已存入盲区研究文件夹。他抬头,工坊的玻璃上映着晚霞,父亲正蹲在地上教老马调试语音模块,把已送达改成您的菜到啦,慢慢来不着急。

深夜十一点,林川站在工作台前签到。

亲情值从950跳到970的瞬间,胸口的家的刻度徽章突然发烫。

他摸出齿轮,裂缝里竟钻出本泛黄的笔记本,封皮上林建国技术手札1993-1998的字迹已经褪色,却依然清晰。

翻开第一页,是父亲刚劲的钢笔字:5月12日,C6140车床主轴异响,排查三小时,发现轴承间隙过大......夹页里的照片有些模糊,年轻的林建国穿着工装站在厂门口,背后横幅写着宁州机械厂技术创新标兵。

林川抬头,父亲房间的灯还亮着,隐约传来图纸翻动的沙沙声。

他握紧笔记本,齿轮在掌心发烫。

窗外起风了,吹得公告栏的红布猎猎作响。

林川听见楼下传来收报员的吆喝:看报看报!

智慧菜站要和市老年协会合作......话音被风卷走,只余下尾音在巷子里荡。

林川笑了。他知道,有些改变才刚刚开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