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坐井观天录 > 炁石 二
换源:


       张三在一旁静静看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心性尚可,悟性也还凑合。现在,试试这个。”他说着,轻轻推过来一套放在托盘里的白瓷茶具——一把茶壶,四只茶杯。

吴一般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更大的考验。他再次沉入那种与炁石连接的状态,丹田内的炁石似乎也感知到挑战,旋转速度悄然加快了几分。

意念之力蔓延而出,这一次不再是控制一根轻巧的银针,而是需要同时分心多用,控制整个茶壶的能量场,并精细操控其倾斜的角度。

茶壶晃晃悠悠地飘起,显得颇为沉重。吴一般全神贯注,额头汗珠滚落。他小心翼翼地用意念推动壶柄,让壶嘴倾斜,对准下方的一只茶杯。

一道水流从壶嘴流出,但控制得极其不稳,第一杯水倒得歪歪斜斜,大半都洒在了托盘里。

“御气控物,不过是丹道基础。”张三的声音再次响起,变得严肃起来,“意念之力,需如臂使指,精细入微,方能驾驭药性,调和龙虎。接下来,为师教你如何感应药材本身蕴含的天地灵气——这是炼丹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张三引着吴一般来到隔壁的药房。一进门,浓郁复杂的药香便扑面而来。房间四周是摆满了的药柜,无数个小抽屉上贴着药材名称。

房间中央的方桌上,早已均匀摆放好了十二种不同的药材。

张三从一个锁着的柜子里,郑重地取出一个高约三十厘米、三足两耳、造型古拙、遍布云雷纹的青铜丹炉,将其置于房间正中的八卦位上。

然后,他开始从那十二味药材中,各取少许,依次放入丹炉之中。整个过程,他动作舒缓而富有韵律,仿佛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吴一般下意识地运转脑中刚刚开拓的灵识,并引动丹田炁石之力。霎时间,他眼中的世界再次变得截然不同!

每一种药材,都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晕和能量场:黄芪呈现出厚重温和的土黄色光晕;当归散发着滋养柔和的粉红色光芒;丹参则透出深邃活血般的深紫色…当张三的手掠过这些药材时,那些光晕如同活物般轻轻流动,彼此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吸引、排斥或中和的关系,仿佛在演奏一曲无声的能量交响。

“药材搭配,首重‘君臣佐使’。”张三一边处理药材,一边讲解,声音平和却直指核心,“就如治国安邦,需有明君统帅,贤臣辅佐,使节调和。以此方为例:黄芪为君,药性温和,大补元气,固表止汗;当归为臣,养血和营,助君药之功;丹参亦为臣,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其余诸药,或为佐,制约君臣偏性,或为使,引药归经…”

他盖上炉盖,掌心轻轻按在丹炉一侧,不见如何作势,炉底便自行燃起一团柔和的火焰。

“火候,乃炼丹之魂,存乎一心。”张三全神贯注于丹炉,“文火温养,武火猛炼;有时需如春雨润物,细微无声;有时则需似雷霆爆发,驱除杂质。”

吴一般通过炁石之力,能清晰地“看”到炉内那神奇的变化:在时而文静如处子、时而武烈似奔马的火焰中,各种药材的精华光晕如何逐步分解、提纯、然后彼此交融、缠绕,最终在炉中心缓缓凝聚…

两个时辰后,炉内突然传出一阵清越悠扬、如同玉磬轻击的鸣响!张三瞬间撤去手掌,炉火熄灭。他打开炉盖,一股难以形容的异香瞬间充满整个药房,令人精神一振。炉底躺着九颗龙眼大小、圆润无瑕、色泽漆黑的丹药,表面隐隐有一层氤氲宝光流动。

“该你了。”张三让开位置,示意吴一般上前操作同样的步骤。

吴一般深吸一口气,走到丹炉前。他依样画葫芦,按照刚才看到的顺序和分量将药材放入丹炉,然后学着师傅的样子,将手掌贴在炉壁上,努力调动九阳真气和意念,试图控制炉火。

然而,看似简单的火候控制,实际操作起来却险象环生!他的意念之力还不够精细,时而火力过猛,炉内传来焦糊味,吓得他赶紧收敛;时而又火力过弱,药液无法充分融合,甚至有凝结的趋势。他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比与人恶斗一场还要疲惫。

最后成丹时,丹炉只是发出一声沉闷的微响。他忐忑地打开炉盖,里面只有三颗丹药,而且形状坑坑洼洼,色泽黯淡不均,卖相极其难看。

“哈哈哈!”张三拿起一颗歪瓜裂枣般的丹药,放在鼻尖嗅了嗅,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开怀大笑,“不错!相当不错!想当年我第一次尝试炼丹,直接炸了炉子,差点把这房子都点着了。你虽有炁石相助,感知敏锐,但初次上手便能成丹,已属难得!”

他将那颗丹药递给吴一般:“丹药一道,形、色、味、光皆为表象,最核心在于其蕴含的药力灵气多寡与平衡。你且感受一下。”

吴一般接过丹药,凝神感应。果然,虽然这颗丹药卖相不佳,但内部确实蕴含着一股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药力灵气,大约相当于师傅所炼那九颗完美丹药的一成左右。这让他既惭愧又振奋。

月上中天,清辉洒满静谧的院落。师徒二人在院中石凳上歇息。

吴一般心念微动,三根银针从袖中飞出,在他精准的意念操控下,于空中灵活地穿梭飞舞。时而组成稳固的三角形,时而首尾相连如游龙,时而又分散开来,如同环绕行星的卫星。经过整整一日的刻苦修炼,他对御气之术的掌握,已从最初的生涩变得颇为纯熟流畅。

“师傅,”吴一般收起银针,忍不住问道,“您之前说,若有此石相助,弟子或许三年便可窥得丹道门径,有所小成…那之后呢?大道之上,又是何等风景?”

张三却没有直接回答。他仰头望了一眼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身影在月华下显得有几分缥缈孤高。他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吴一般的肩膀:“贪多嚼不烂。今日到此为止。记住,御气炼丹,技法易学,心性难修。最重心静如水,意守如一,切莫贪功冒进,反堕魔障。”

言罢,他转身飘然回房,留下吴一般一人在院中沉思。

回到自己的房中,吴一般依旧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他盘坐于床榻之上,再次沉入内视,感受着丹田处那枚缓缓旋转、与自身真气交融、仿佛有生命般的炁石。它旋转时带起的细微金色能量漩涡,似乎隐隐与窗外天幕上的某些星辰遥相呼应,玄妙难言。

正当他沉浸在这奇妙的冥想状态时,窗外后院,忽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箫声。

那箫声苍凉而悠远,曲折婉转,仿佛在诉说着亘古的寂寞、岁月的流逝、以及某种深藏于时光深处的慨叹。箫音穿透夜色,清晰地传入吴一般耳中,让他的心绪也随之变得深沉起来。

他想起这几日经历的种种神奇——炁石认主、慧眼初开、御物炼丹…又想到师傅张三那深不可测的修为、看似年轻却仿佛历经沧桑的眼神、以及那些从未对自己详细提起过的神秘身世…

吴一般望着窗外洒落的月光,听着那如泣如诉的箫声,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唏嘘与敬畏。大道漫漫,前路迢迢,自己今日所窥,不过沧海一粟。而师傅的身上,又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故事与重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