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秋高气爽。
燕园古朴的西校门外,人头攒动,彩旗飘扬。空气中混杂着尘土、汗水和新书的油墨味。
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旁,李建国和刘淑芬夫妇,正满眼不舍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大叶,到了学校,要跟同学搞好关系,别嫌食堂的饭不好吃,钱不够了就跟家里说……”刘淑芬絮絮叨叨地嘱咐着,眼眶泛红。
“知道了,妈。”李大叶笑着应下。
一旁的林铮教授,则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女儿林晚晴,眼中满是欣慰和期许:“你们是国家的未来,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告别了家人,李大叶和林晚晴并肩走进了那座无数读书人魂牵梦绕的殿堂。
看着眼前那熟悉的“燕园”牌坊,博雅塔的塔尖在远处若隐若现,李大叶心中感慨万千。
前世,这里是他遥不可及的圣地,一个只能在梦里仰望的地方。
这一世,他站在这里,脚踏实地。
这里,将是他真正传奇的起点。
办理入学手续时,物理系的系主任,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老教授,竟亲自等在那里。
“你就是李大叶,你就是林晚晴吧?”系主任看到他们的报到单,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欢迎!欢迎你们来到北大物理系!你们俩,一个状元,一个榜眼,可是我们系今年的宝贝疙瘩啊!”
这番特殊的接待,引来了周围不少新生和家长的侧目。
李大叶被分到了32号楼的一间宿舍。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淡淡的霉味和汗味扑面而来。宿舍是六人间,上下铺的铁床刷着绿漆,已经有些斑驳。
已经到了三个人。一个是从东北林场来的青年,皮肤黝黑,笑容憨厚;一个是戴着眼镜的上海知青,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看起来文质彬彬,但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沧桑,是“老三届”;还有一个是来自湖南农村的少年,有些拘谨,紧紧抱着自己的行李,但眼神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好奇。
“你们好,我叫李大叶,京城的。”李大叶放下行李,主动开口。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几人很快熟络起来。
当聊到时事时,上海知青颇有些见识地感慨于国家政策的变化,李大叶不经意间,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谈到了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从承包责任制,延伸到了未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他没有用任何超前的词汇,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对宏观大势惊人的洞察力,让宿舍里所有人都听得入了神。
那位上海知青起初还想辩驳几句,但随着李大叶的深入剖析,他眼中的审视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只剩下叹服。
原本还有些自傲的他,看向李大叶的眼神,已经从平视,变成了仰视。
不知不觉间,李大叶已经成了这间小小宿舍里的核心。
下午,开学典礼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校长在台上,用激动人心的语调,欢迎着这批在特殊年代后,重新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承载着国家希望的新时代天之骄子。
“……同学们,你们的脚下,是百年来中国最优秀的头脑曾经走过的路!你们的肩上,扛起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雷鸣般的掌声中,主持人宣布:“下面,有请新生代表,本届全国高考状元,77级物理系李大叶同学发言!”
在全场师生瞩目的目光中,李大叶走上了主席台。
林晚晴坐在台下,紧张地攥紧了拳头,看着自己侧目的白马王子,心跳得比自己上台还要快。但她的目光中,除了担忧,更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她想知道,那个曾向她描绘过互联网世界的男人,今天,会向所有人说些什么。
李大叶没有拿讲稿,他走到麦克风前,环视全场,目光平静而有力。
深吸一口气,他能闻到礼堂里陈旧木料和青春气息混合的味道,这让他50岁的灵魂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活在一个18岁的身体里,活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虚幻的未来。我想和大家探讨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为什么来这里?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是为了光宗耀祖?我想,这些都有。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
“第二,我们来到这里,要做什么?北大给了我们最好的资源,国家给了我们最高的期望。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要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改变国家的命运!”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
“什么是科技振兴国家?不是一句口号!是当我们的农民,能用上更先进的化肥和机械,种出更多的粮食!是当我们的工人,能站在世界一流的生产线上,造出最好的产品!是当我们的国家,在面对任何技术封锁时,都能挺直自己的腰杆!”
“同学们!一个只满足于个人命运改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崛起的伟大时代,已经到来!愿我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话音落下,全场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从第一排开始,瞬间席卷了整个礼堂!无数天之骄子自发地站了起来,用力地鼓掌,脸上是激动与共鸣交织的潮红。
这番发言,格局宏大,思想深刻,没有一句陈词滥调,却字字句句,都敲在了在场每一个天之骄子的心坎上!
林晚晴在台下,看着聚光灯下那个光芒万丈的身影,眼中异彩连连,与有荣焉。
典礼结束,人群还未散去。
李大叶正准备和林晚晴汇合,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与他擦肩而过,低声说了一句:“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同时,一张小纸条被不动声色地塞进了他的掌心。
李大叶心中一凛,脚步未停,和那人错身而过,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他认得那人,是张主任的秘书。他捏紧纸条,走向林晚晴,笑着说了几句,约定晚上一起去图书馆,便借口回宿舍放东西,先行离开。
夜色降临后,他按照纸条上的指示,来到湖边一处僻静的石凳旁。确认四周无人,他按照约定的暗号,轻轻敲了三下石凳。片刻后,一个沉重的、上了锁的军绿色铁皮箱,从石凳后的灌木丛里被推了出来。送东西的人,自始至终没有露面。
夜,深了。
宿舍里,舍友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白天的开学典礼,和李大叶那篇惊艳的发言。
李大叶躺在自己的床上,等到所有人都睡熟,他才悄悄起身,将那个铁皮箱从床底拖了出来。
箱子冰冷而沉重,上面还沾着泥土和露水的气息。他用白天拿到的那把小巧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锁。
箱子里,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成捆的钞票。
而是一份份用牛皮纸袋装着,封口处印着鲜红“绝密”字样的文件。
《关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动态分析报告》
《关于欧美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的内部参考》
《关于推进宝钢项目引进工作的若干问题探讨》
……
李大叶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文件,指尖触碰到“绝密”二字时,感到了一股沉甸甸的重量。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北大学生李大叶。
他正式成为了,潜伏在这座最高学府里的“时代棋手”。
他的大学生活,注定不会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