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清晨的风带着清新的草木香,谢芸刚走进幼儿园阳台,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喜到——定植仅一周的黄瓜苗,藤蔓已经顺着竹竿爬了20多厘米,嫩绿的卷须像小手一样紧紧抓住竹竿;番茄苗也长出了新的分枝,在主枝两侧冒出细细的嫩芽,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插在旁边的名字牌“绿藤”“红果”“小太阳”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打招呼。
“谢老师!‘绿藤’爬得好高呀!”阳阳背着小书包跑过来,手里拿着卷尺,蹲在黄瓜苗旁认真测量,“已经25厘米了,比上周高了10厘米!”谢芸笑着蹲下来,指着藤蔓顶端的嫩芽说:“阳阳发现没有,藤蔓顶端有个尖尖的芽,这叫‘顶芽’,它会一个劲往上长,要是不控制,就会只长藤不长瓜。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技巧——打顶,把顶芽掐掉,让它长出更多侧枝,这样才能结更多黄瓜。”
孩子们围过来好奇地打量,乐乐指着番茄苗的分枝问:“那番茄苗的小芽也要掐掉吗?”“这个要分情况,”谢芸从包里拿出提前准备的“打顶整枝对比图”,展开给孩子们看,“黄瓜要掐顶芽促侧枝,番茄则要保留主枝,把旁边多余的‘侧芽’剪掉,这样养分才会集中供给主枝,结出更大的番茄。就像我们整理玩具一样,把没用的东西收起来,才能让有用的东西更整齐。”
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理解“顶芽”和“侧芽”的区别,谢芸还准备了塑料藤条模型——一根长长的藤条顶端有个大芽(模拟顶芽),两侧有小芽(模拟侧芽)。她拿着模型演示:“大家看,顶芽像队伍里的领队,一直往前冲,会抢掉所有养分;侧芽像小队员,只有把领队‘请走’,小队员才能长大。番茄苗则相反,主枝是领队,侧芽是多余的小队员,要把小队员‘送走’,领队才能带好队伍。”
接下来的“藤蔓高度测量”环节,孩子们格外认真。阳阳用卷尺测量每株黄瓜苗的高度,发现最高的已经有30厘米,刚好达到打顶标准;乐乐则负责记录,在“花园小管家”记录本上写下“黄瓜藤最高30厘米,符合打顶条件”;朵朵则细心地分辨番茄苗的侧芽,用小贴纸标记出需要剪掉的芽:“这个芽长得太靠近主枝了,会抢养分,应该剪掉。”
打顶实践开始前,谢芸特意强调操作要点:“掐顶芽要找最顶端的嫩芽,用指甲轻轻掐掉,不能太用力,不然会伤到藤蔓;剪番茄侧芽要从芽的根部剪,留一点点痕迹,避免感染。”她先示范掐掉一株黄瓜苗的顶芽,掐下来的嫩芽还带着晶莹的汁液,阳阳凑过来闻了闻:“有点淡淡的青草味,像春天的味道。”
阳阳第一个尝试打顶,他小心翼翼地捏住黄瓜苗的顶芽,轻轻一掐,嫩芽就掉了下来:“原来这么简单!我还以为会很难呢。”谢芸笑着说:“只要找对位置,轻轻用力就好,你看,掐完后藤蔓旁边已经有小侧芽要冒出来了。”阳阳凑近一看,果然在藤蔓侧面发现了米粒大的小芽,兴奋地说:“它要长侧枝啦!以后就能结黄瓜了!”
乐乐修剪番茄侧芽时,有点不敢下手:“我怕剪错,把主枝剪掉了。”谢芸握着他的手,指着侧芽说:“你看,主枝粗一点,颜色深,侧芽细一点,颜色浅,我们只剪细的侧芽,肯定不会错。”乐乐跟着做,轻轻剪掉侧芽,还把剪下来的芽放进小盒子里:“我要把这些芽带回家,看看能不能种出新的番茄苗。”
朵朵则格外细心,她不仅剪掉了番茄苗的侧芽,还发现一株番茄苗的叶片有点发黄:“谢老师,这片叶子黄了,是不是生病了?”谢芸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叶片上沾了泥土,影响了光合作用:“别担心,我们用小刷子把泥土刷掉,它就能重新晒太阳制造营养了。”朵朵赶紧拿来小刷子,轻轻刷掉叶片上的泥土,叶片很快恢复了翠绿。
打顶整枝结束后,轮到本周的“花园小管家”阳阳和朵朵值班。阳阳负责给黄瓜苗浇水,他拿着小水壶,绕着藤蔓缓慢浇水,还特意把水浇在根部:“这样根能喝到水,侧枝长得更快。”朵朵则负责检查番茄苗的侧芽,发现有新冒出来的小芽,就用贴纸标记好,方便下次修剪:“我们要定期检查,不能让侧芽抢养分。”
中午吃饭时,孩子们还在讨论打顶整枝的事。阳阳跟浩浩说:“等我的‘绿藤’长出侧枝,我要每天都来看,记录它长了多少,还要给它绑上绳子,让侧枝顺着攀爬架长。”浩浩点点头:“我下周当小管家时,要帮你一起绑绳子,还要给番茄苗施肥,让它们长得更壮。”
下午的教学活动,谢芸带孩子们做了“藤蔓生长记录册”——用彩纸剪出黄瓜藤和番茄苗的形状,贴在本子上,留出空白栏记录打顶后的生长变化。阳阳在本子上画了很多小黄瓜,写着“希望‘绿藤’结10根黄瓜”;朵朵则画了红红的番茄,写着“‘小太阳’要长大大的番茄,甜甜的”;乐乐还在本子上贴了掐下来的黄瓜顶芽标本,旁边写着“202X年X月X日,我给黄瓜苗打顶了”。
离园时,谢芸把孩子们打顶整枝的照片和“藤蔓生长记录册”发到家长群里,还附了一段话:“今日开展‘打顶整枝’教学,孩子们掌握掐黄瓜顶芽、剪番茄侧芽的技巧;‘花园小管家’轮值顺利开展,培养孩子持续照料的责任感。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观察植物分枝情况,如家里的盆栽有多余枝条,可让孩子尝试修剪,巩固所学技能。”
阳阳妈妈来接阳阳时,阳阳拉着妈妈的手,非要给她看自己的“藤蔓生长记录册”:“妈妈,我给‘绿藤’打顶了,它很快会长侧枝,结很多黄瓜;我还是本周的小管家,负责浇水和检查,可威风了!”阳阳妈妈笑着说:“阳阳现在不仅会修剪,还会负责照料,真是越来越有责任心了!周末我们可以在家给绿萝修剪枝条,让阳阳当小老师。”
乐乐妈妈则跟谢芸说:“乐乐回家后,非要给家里的多肉修剪枯叶,还说‘要把没用的叶子剪掉,让养分集中供给新叶子’,说得特别有道理,看来是真的理解了修剪的意义。”谢芸笑着说:“这就是实践教学的魅力,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背后的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
浩浩妈妈也笑着说:“浩浩今天回家后,跟我讲了黄瓜和番茄修剪的区别,还画了示意图,说‘黄瓜掐顶芽,番茄剪侧芽’,逻辑思维越来越清晰了。”谢芸点点头:“从分辨顶芽侧芽,到掌握不同修剪技巧,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种植技能,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这些成长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回家的路上,谢芸把今天的情况跟陈凯说了,还提到孩子们对“花园小管家”轮值的热情。陈凯笑着说:“你把技能教学和责任实践结合起来,既让孩子掌握了科学照料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这种‘做中学’的模式特别好。等黄瓜和番茄开花后,你还可以教他们‘人工授粉’,让他们知道果实是怎么形成的,进一步完善植物生长的认知链条。”
谢芸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我明天就查资料,准备‘人工授粉’的科普道具,比如棉签、放大镜,教孩子们如何用棉签传递花粉,让他们亲眼见证授粉后结出果实的过程,为结果期做好准备。”
晚上,谢芸坐在书桌前,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收获:“今日教学:完成‘打顶整枝’科普与实践,孩子们掌握黄瓜掐顶芽、番茄剪侧芽的技能;‘花园小管家’轮值启动,阳阳、朵朵表现出色,责任感显著提升。通过动手操作,孩子对植物生长管理的认知进一步深化,照料积极性更高。后续计划:筹备‘人工授粉’科普内容,观察打顶后侧枝生长情况;完善‘花园小管家’轮值制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照料。”
写完后,她又拿出“人工授粉”的示意图,在旁边标注了关键步骤:“1.用棉签轻蘸雄花花粉;2.将花粉涂抹在雌花柱头;3.标记授粉花朵,观察结果”,还准备了棉签和放大镜的图片,方便孩子们理解工具使用方法。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在书桌上,谢芸看着示意图上的标注,心里满是期待——期待着黄瓜和番茄开出第一朵花,期待着孩子们亲手完成人工授粉的瞬间,更期待着在阳台小花园的旅程中,陪伴孩子们继续解锁植物生长的新奥秘,收获更多关于生命、科学与责任的成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