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区热闹得像过年,彩色的气球顺着天花板挂成一串,粉的、蓝的、黄的,在空调风里轻轻晃荡,把整个空间都染得活泼起来。小朋友们围着铺着卡通地毯的圆圈坐成一圈,故事姐姐坐在中间,手里捧着一本超大号绘本,温柔地讲述着《小熊的生日派对》。念念坐在最前排,小身子挺得笔直,眼睛亮晶晶的,像落了星星,小脸上还洋溢着兴奋的红晕,连手指都跟着故事节奏轻轻晃动。
“小小朗读者”环节一结束,孩子们立刻像脱缰的小马驹,从地毯上爬起来四散开来,有的去找妈妈要零食,有的追着小伙伴打闹。念念一眼就从人群里看到了站在书架旁的苏语茉,立刻举起小手挥舞着,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小皮鞋在地板上敲出“哒哒”的声响:“妈妈!妈妈!我得了最佳朗读奖!”
她骄傲地把胸口凑到苏语茉面前,那里贴着一张金色的星星贴纸,边缘还闪着细闪,在灯光下格外显眼。“故事姐姐说我的声音有感情,还说我把小兔子的害怕和开心都读出来了!”念念小嘴叭叭地说个不停,眼睛里满是雀跃,“小雨和乐乐也说我念得最好听,她们都想跟我学怎么读故事呢!”
苏语茉蹲下身,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鼻尖蹭了蹭她柔软的头发,闻到一股淡淡的洗发水香味:“真棒!妈妈就知道我们念念最厉害了,不仅勇敢上台,还读得这么好。”她抬手帮女儿理了理有些乱的刘海,心里满是欣慰——以前念念在陌生人面前还会害羞,现在已经能大方地展示自己了。
“苏念小朋友今天确实表现得很出色。”一个温柔的女声插了进来。苏语茉抬头一看,是负责这次活动的李老师,她手里拿着一张评分表,笑着走过来,“她的语感特别好,情绪表达也很到位,比同龄孩子更能抓住故事里的情感,你们在家经常陪她做朗读练习吗?”
苏语茉正想回答“平时会陪她读绘本”,念念已经抢先一步仰起头,声音响亮地说:“妈妈每天晚上都会陪我读书!她还会学不同角色的声音,比如大灰狼的粗嗓门,还有小松鼠的细声音,可好玩了!”
李老师赞赏地点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可:“难怪呢,家庭语言环境对孩子的表达能力影响太大了。对了,其实我们书店下个月要举办一场全市的亲子朗读比赛,专门针对4-6岁的小朋友,我觉得苏念很有潜力,你们有没有兴趣报名试试?”
“真的吗?”念念眼睛一下子亮了,拉着苏语茉的衣角轻轻晃了晃,“妈妈,我们报名好不好?我还想读《彩虹鱼》!”
苏语茉刚想答应,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从旁边的绘本书架后转了出来。任稚南手里抱着几本绘本,封面都是精致的硬壳,看起来像是刚选好的,他听到刚才的对话,顺势开口:“儿童早期的语言互动不仅能提升表达能力,对认知发展和情感感知也很有帮助,亲子朗读确实是很好的方式。”
苏语茉愣了一下,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遇到他:“任先生?您怎么会在这里?”她还以为他早就离开科技区了。
“我来买几本绘本,准备送给朋友家的孩子。”任稚南解释道,语气依旧平静,但苏语茉注意到,他的眼神比刚才在科技区时柔和了许多,不再像讨论技术时那样专注锐利,反而多了几分温和。她扫了一眼他怀里的绘本,都是些不常见的进口版本,比如《花婆婆》的精装珍藏版,还有《月亮的味道》的立体绘本,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是随便拿的畅销书。
念念好奇地歪着脑袋,打量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叔叔——他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手里还拿着她喜欢的绘本,应该不是坏人。任稚南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主动蹲下身,和她保持平视,声音放轻了些:“你刚才在台上朗读的是什么故事?”
“是《彩虹鱼》!”念念一点都不怕生,大声回答,还兴奋地比划着,“就是有一条彩虹鱼,它有好多闪闪亮的鳞片,后来它把鳞片分享给其他小鱼,大家都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是关于分享和友谊的!”
任稚南认真地听着,点点头:“很好的选择,故事的寓意很温暖。对了,你知道彩虹鱼的鳞片为什么会闪闪亮吗?”他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点好奇。
苏语茉忍不住笑出声——这人还真是改不了“技术控”的习惯,连聊个儿童绘本都能扯到科学上。
任稚南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又开启了“科普模式”,有些窘迫地推了推眼镜,语气稍微缓和了些:“我是说...这个故事里的彩虹鱼很特别,鳞片的设计很有意思。”
令人意外的是,念念不仅没觉得无聊,反而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睁大眼睛追问:“为什么呀?是不是像星星一样会发光?”
“有点像,但原理不一样。”任稚南没有敷衍,反而耐心地解释起来,他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光的反射和折射”说成“阳光碰到鳞片就会跳来跳去,所以看起来闪闪的”,还顺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便签纸,快速折成一个简易的三角形棱镜,对着天花板的灯光举起来。阳光透过纸棱镜,在念念的手心上投下一小片彩色的光斑,红、橙、黄、绿,像一道迷你彩虹。
“哇!彩虹!”念念惊叹地叫出声,小心翼翼地伸手去碰那些光斑,小脸上写满了崇拜,“叔叔你好厉害!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
苏语茉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和谐的场景,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自从和张希哲离婚后,念念很少对陌生男性这么亲近——张希哲以前在家时,要么对着电脑工作,要么抱怨孩子“吵”“麻烦”,从来不会像这样蹲下来,耐心地陪念念聊她感兴趣的话题,更不会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随手折个棱镜演示科学现象。
“您很会和孩子相处。”苏语茉由衷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羡慕。
任稚南站起身,耳朵又悄悄红了,像是不太习惯被夸奖:“只是工作中经常需要向非专业人士解释技术问题,习惯了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孩子的好奇心很珍贵,不应该随便应付。”
这时,旁边的李老师笑着插话:“任先生可是我们书店的常客了,不仅经常来买科技类的书,还会义务来举办科普讲座呢!上周他讲的‘航天器设计里的小秘密’,好多小朋友都听得入了迷,结束后还围着他问了好多问题。”
苏语茉这才知道,任稚南利用业余时间做科普志愿者,讲座内容从星际探索到人工智能,再到日常生活里的科学原理,每次都会提前准备很久,还会带些简单的道具,就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容易理解。
“只是兴趣爱好,能帮到小朋友就好。”任稚南轻描淡写地带过,没有多说自己的付出,但苏语茉从李老师的眼神里能看出,他对这份“兴趣爱好”投入了很多热情。
准备离开时,他们一起去收银台结账。苏语茉把自己选的两本科技书和念念喜欢的几本绘本放在收银台上,拿出信用卡递给收银员。可刷卡机“嘀嘀”响了两声后,屏幕上却显示“交易失败”。她皱了皱眉,换了张储蓄卡,结果还是一样。后面排队的人开始有些不耐烦地张望,有人小声嘀咕“怎么回事啊”,苏语茉的脸颊瞬间热了起来——她突然想起,这个月的稿费还没到账,父亲留下的积蓄上个月交了幼儿园的费用和念念的钢琴课费,账户余额确实不够付这些书钱了。
“可能是系统临时故障,您再试试?”收银员有些尴尬地说。
苏语茉正想尴尬地说“先放这儿,我明天再来买”,任稚南突然开口:“应该是信号问题,我刚才在楼上也遇到过。”他自然地从钱包里拿出自己的信用卡,递给收银员,“先刷我的吧,钱不多,您下次再转给我就行。”
“这怎么好意思...”苏语茉赶紧摆手,想拒绝,可收银员已经接过了任稚南的卡,“嘀”的一声,交易很快就完成了。
“真的太麻烦您了,我现在就转账给您。”苏语茉拿出手机,想赶紧把钱还给他,不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任稚南却摇摇头,把购物袋递给她,语气很自然:“不急,也没多少钱。正好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情感化设计如何影响亲子互动’的小研究,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就当是预付的‘咨询费’了,这样我心里也踏实。”
他说得如此真诚,既没有让她觉得是在“施舍”,又巧妙地保全了她的自尊心,让她没办法再拒绝。苏语茉看着他温和的眼神,心里泛起一丝感激:“那...好吧,谢谢您,有什么问题您随时找我。”
走出书店时,夕阳正好斜挂在天边,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金色的光芒洒在人行道上,映得地面发亮,温暖而不刺眼。念念一手牵着苏语茉,一手抱着任稚南送她的新绘本——那是一本《星星是怎么来的》,封面上画着璀璨的银河,还有一只坐在月亮上的小兔子,是她刚才盯着看了好久的那本。
“妈妈,任叔叔真好。”念念晃着苏语茉的手,小脸上满是开心,“他懂得好多,还会折彩虹,比张叔叔好太多了。”
苏语茉点点头,心里也有同样的感觉。在这个人人都追求效率、习惯敷衍的浮躁时代,还能遇到任稚南这样沉静、温柔,又愿意花时间耐心对待孩子的人,确实难得。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了短信提示音。苏语茉拿出一看,是任稚南发来的:“刚才忘了跟您说,下周六下午两点,书店有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与情感边界’的讲座,主讲人是我的同事,内容可能对您的新书有帮助。如果您有兴趣,我可以提前留两个座位,方便您和苏念一起过来。”
苏语茉看着短信里的文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快速回复:“谢谢任先生,我很感兴趣,到时候一定去。另外,今天真的非常感谢您,不仅帮我解围,还送了念念绘本。”
片刻后,任稚南的回复就来了,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不客气。苏念很可爱,和她聊天很开心。”
晚风吹拂过来,带着夏日特有的温热气息,还夹杂着路边花坛里月季的香味。苏语茉深吸一口气,感觉胸中多日来因为写作瓶颈和生活压力积攒的郁结,似乎消散了些许,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妈妈,我们下次还能见到任叔叔吗?”念念仰着头,眼睛里满是期待,小手紧紧抱着那本《星星是怎么来的》,像是抱着宝贝。
苏语茉望着天边渐渐变淡的霞光,轻声说道:“也许吧,下周六我们去听讲座,就能见到他了。”
那一刻,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次在书店的偶然重逢,将会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最终慢慢改变她原本平静甚至有些沉闷的人生轨迹。
而此刻的任稚南,正站在书店二楼的窗边,目光追随着那对母女的身影,直到她们消失在街角的拐弯处。他推了推眼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刚才折过棱镜的便签纸,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光芒,连平时略显严肃的嘴角,也悄悄弯了个浅淡的弧度。
然后他转身走向科技区,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原本只是想随便看看的心情,此刻却多了几分期待——期待下周六的讲座,也期待再次见到那个温柔的母亲和活泼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