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第13章 朱允熥和蓝玉翻脸了?各方反应!
换源:


       “咻——!”

箭矢破风的锐响划破吴王府的靶场,下一瞬便听得“砰”的一声闷响——百米开外的箭靶中心,一支雕翎箭稳稳嵌入,箭羽还在微微震颤。

一身玄色劲装的朱允熥握着强弓,手臂肌肉线条绷紧,见此情形,不由咧了咧嘴。

他没有停歇,手臂微抬,再次拉满弓弦,“咻”的第二箭射出,竟精准地与第一支箭紧紧贴合,箭尾相撞的轻响在空旷的靶场格外清晰。

紧接着,第三箭、第四箭、第五箭、第六箭……连开六弓,每一箭都如追星赶月般直奔靶心,六支箭矢在靶心密集排列,形成一个小小的箭簇团,准度高得令人咋舌。

“这、这……”一旁侍奉的小太监彻底看呆了,手中捧着的箭囊“哗啦”掉在地上,箭矢滚落一地也浑然不觉。

他瞪着百米外的箭靶,嘴巴张得能塞进一颗鸡蛋,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吴王殿下这箭术,怕是军中最顶尖的神射手都望尘莫及!

不远处的观景亭里,刚挨了板子的常森更是惊得差点从躺椅上弹起来。

刚刚他不顾后背和屁股上的伤痛,硬要跟着来靶场,还拍着胸脯说要“指点”朱允熥射箭技巧,结果刚到没多久,就被这连珠箭般的精准射击砸懵了。

直到朱允熥放下弓箭,他才猛地回神,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带着颤:“殿、殿下!您这箭术也太神了吧!”

他用一种近乎探究的眼神盯着朱允熥,仿佛要把这少年看穿:

“您啥时候学的射箭?咱咋一点都不知道?就这准头,军中那些老射手都得给您磕头拜师!”

朱允熥活动了一下微微发酸的臂膀,心里却在暗暗摇头——还是体力太弱了。

虽说融合了系统奖励的“箭术宗师”技能,准度足以百步穿杨,可连续开六弓就有些吃力,看来往后得加强体能训练才行。

随即他低声呢喃:“要是系统下次能奖励点增强体质的东西就好了……”

“殿下,您说啥?”常森没听清,好奇地追问。

朱允熥回过头,笑着打趣:“没什么,我说我这是天赋异禀,看别人射过一次就会了,没怎么练过,没想到准头还不错。”

趴在躺椅上的常森:“……”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哪有人看一眼就会射箭,还能准成这样的?

他心里满是狐疑,笃定朱允熥肯定在背地里偷偷练了无数次,可嘴上也不敢拆穿,只能竖起大拇指,一脸佩服:“殿下您是真厉害!咱常三这辈子谁都不服,就服您!”

朱允熥笑了笑,目光忽然落在脚边的强弓上,又扫了眼系统空间里存放的“燧发枪”和“复合弓制造图纸”,再看看一脸好奇的常森,忽然话锋一转:“舅舅,今日你挨了板子,受了委屈,我准备补偿你一份礼物。”

常森的眼睛瞬间亮了,可刚要开口询问,脑海里突然闪过之前挨打的惨状,还有被大哥、二哥和蓝玉当“探路石”的经历,顿时警惕起来,矜持地摆手:“别、别!咱啥也不缺,殿下您还是别破费了!”

“哟,这是长记性了?”朱允熥被他这谨慎的模样逗笑了。

常森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显然是怕了“送礼反挨揍”的套路。

“放心,这次是真给你礼物,不是揍你。”朱允熥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诚恳,“而且这次的礼物,就算你只负责转交,功劳也大破天。”

常森顿时不困了,差点忘了伤痛要坐起来,结果牵扯到伤口,疼得龇牙咧嘴,倒吸一口凉气:“真、真的?殿下您可别骗咱!”

“当然是真的。”朱允熥点点头,话锋却又一转,“不过这礼物不是给你的,是让你转交给舅姥爷蓝玉的。”

常森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幽怨地看着朱允熥,活像个被泼了冷水的孩子。

朱允熥哈哈大笑,也不逗他,转身回了寝宫。

没一会儿,他便提着两样东西折返。

右手是一把造型奇特的火铳,枪身刻着复杂的螺旋花纹,与大明神机营的火绳枪截然不同,正是燧发枪;

左手则捧着一摞泛黄的纸张,上面画满了线条和文字,正是“复合弓制造图纸”,连材料配比、工艺步骤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在常森疑惑中,他先将图纸放在亭中的石桌上,提着燧发枪走到靶场中央,从腰间的皮囊里取出火药和钢珠,熟练地填装进枪膛,随后举起枪,枪口对准不远处的木靶。

常森趴在亭里,屏住呼吸盯着他的动作,只见朱允熥扣下扳机,枪机里的撞针在弹簧带动下猛地敲击燧石,火星瞬间迸发,紧接着便是“砰”的一声巨响!

硝烟散去,原本能承受箭矢射击的木靶,竟瞬间被炸成碎屑,木屑漫天飞舞,连靶杆都断成了两截。

这一幕落在常森眼里,顿时让他头皮发麻,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浑身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他一眼就认出这是火铳,可这火铳既没有火绳,射击速度还这么快,威力更是比神机营的火绳枪强了不止一倍!

他虽憨厚,却不傻,瞬间明白朱允熥说的“天大功劳”是什么——这玩意要是能批量制造,大明的军队岂不是能横扫草原?

“咕咚”一声,常森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眼神里满是炽热。

朱允熥放下燧发枪,心里却还有些不满,比起后世的枪械,燧发枪还是太落后了。

但再一想,燧发枪放在洪武年间,已经足够厉害了,领先火绳枪一两百年。

他提着燧发枪走到常森面前,见对方一脸震惊和恍然,便把枪递了过去,笑着问:“看明白了?”

“明白!太明白了!”常森连忙点头,声音都有些发颤,“殿下是想让我把这火铳带给蓝玉舅舅,让他找工匠拆解仿造,批量装备军队!”

“不错,一猜就中。”朱允熥忍不住为他鼓掌,又调侃道,“下次别再被大舅、二舅他们忽悠了,你这脑子其实挺灵光的。”

常森嘿嘿一笑,也顾不上调侃,兴奋地搓着手接过燧发枪,手指轻轻抚摸着枪身,眼神里的热切堪比色狼见了美人,差点流出口水。

朱允熥坐在石凳上,耐心解释:“这叫燧发枪,顾名思义靠燧石撞击点火,不用火绳。

比起火绳枪,它填装更快、射击更准、威力更大,还不怕刮风下雨——神机营要是装备了这个,对付鞑靼、瓦剌就容易多了。”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

“这把是我偶然得到的样品,你带给舅姥爷,让他找军中最好的工匠仿造,务必尽快批量生产。到时候我会亲自献给皇爷爷,让他下令装备神机营。”

常森瞬间来了精神,忘了身上的伤痛,拍着胸脯保证:

“殿下放心!这事我肯定办得妥妥当当,绝不让您失望!”

说着,他还警惕地左右张望,生怕有探子偷看。

“放心吧,靶场只有咱们的心腹,其他人没本王的允许进不来。”朱允熥笑着安抚,“再说,你刚刚那顿惨叫,也把吕氏派来的人震慑住了,他们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常森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这么说,咱这顿打挨得值了!”

朱允熥点点头,指着石桌上的图纸:“还有这个,是复合弓的制造图纸。这种弓比传统弓箭更省力,威力却更大的一种弓箭。

图纸上写了材料配比和工艺步骤,你一起带给舅姥爷,让他找人打造。

要是能批量生产,大明的骑兵就能淘汰旧弓,到时候横扫天下都不是问题。”

有了燧发枪的惊艳在前,常森对复合弓图纸也充满信心,连忙把图纸小心折好,塞进怀里,又用衣服把燧发枪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看见。

他急切地看向朱允熥:“殿下,我现在就去凉国公府,早一刻送到,心里就早一刻踏实!”

朱允熥哭笑不得,知道他是急着邀功,便让两名贴身太监抬着躺椅,送常森离开。

吴王府外的探子们见常森被抬着离开,一个个面面相觑——这位吴王殿下是真下得去手,连亲舅舅都打得下不了床,也太狠了!

消息很快传遍京城,各方势力的反应各不相同。

而朱允熥却没管外面人怎么看,其他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家皇爷爷的看法。

而朱允熥也相信,自己今日在府中的一切行动都瞒不过自家皇爷爷。

所以,并不怕朱元璋误会自己。

送走常森后,见时间还早,朱允熥便开始实验‘精盐提取法’。

这玩意能够真正批量提取出精盐的话,那也是一项足以改变大明盐业的伟大技术。

虽然系统奖励的‘精盐提取法’有明确的步骤,但朱允熥还是准备先自己实操熟练,再交给心腹手下,或者交给老朱的时候也可以亲自演示,增加可信度!

而被抬回去的常森也没闲着。

他一回到郑国公府,压根没看自家大哥常茂,二哥常升的心虚表情,而是直接吩咐道:“走,去一趟舅舅家!”

常茂与常升以为常森要去告状,连忙干咳一声,异口同声地开口道:“三弟,区区小事,何必去叨扰舅舅他老人家。”

常森瞥了眼两个心绪的哥哥,冷哼一声,拍了拍被衣服包裹着燧发枪:“这是殿下的吩咐,要我交给舅舅的,谁有心思跟你们俩傻缺玩闹!”

这下轮到常茂与常升疑惑了……常森故意不解释,得意地抱着燧发枪,揣着复合弓制造图纸和两个一脸懵的哥哥一起赶往凉国公府——当然,是被抬着去的!

而这一幕被外人看见,顿时间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以为常森这是要去找蓝玉做主,告朱允熥的罪状了。

但大家想想也对,常森不管怎么说也是朱允熥的亲舅舅,结果去送礼还被胖揍一顿,如今床都下不了,常森不记恨才怪了。

但苦于朱允熥身份不一般,那只能找到他们最大的靠山蓝玉告状了。

……

献王府里,朱允炆正坐在厅中,听着手下禀报常森被抬去蓝玉府的消息,既是惊讶又是惊喜,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三弟啊三弟,你除了嘴皮子厉害,还是这么蠢!

居然当众杖责亲舅舅,把常家、蓝家这两个盟友往外推,真是自毁长城!”

方孝孺站在一旁,脸色冷冽,语气严厉:“此等不忠不孝之辈,本就不配做储君!如今他众叛亲离,正是殿下的机会!”

齐泰也跟着附和,眼中满是笑意:“原本还怕他有常家、蓝家撑腰,如今他把这最大的底牌丢了,往后在朝堂上就是孤家寡人,不足为惧!”

黄子澄眯起眼睛,忽然提议:

“蓝玉可是大明最顶尖的武将,如今开国勋贵逐渐凋零,他的分量越来越重。

既然朱允熥得罪了他,咱们不如试试拉拢?

若是能让蓝玉支持殿下,将来削藩、平叛就有了底气!”

这话一出,厅内几人都眼前一亮。

他们虽看不起武将的“粗鄙”,却也知道军队的重要性。

朱允炆若真的想做皇帝,除了文官集团的支持外,武将集团的支持也必不可缺。

毕竟,如今的大明也并不是真的就国泰民安,四方和平了。

北方仍有北元残余势力鞑靼与瓦剌觊觎朔方。

西北、西南仍旧有部分元庭残存势力暗中起乱。

西南更有土司时常暴动。

东南沿海也不太平,倭寇时常登陆劫掠。

而除了这些外患,内部对朱允炆有威胁的人也不在少数:如那九边赛王!

特别是最强大的秦王、晋王、燕王、辽王、和宁王!

这几位若叛乱,将会引发滔天巨浪。

偏偏他们定下的目标便是朱允炆登基后立刻施行削藩政策。

故而拉拢蓝玉等武勋集团就非常有必要了!

可照以往蓝玉对他们的态度来说,想拉拢蓝玉如同做梦。

可如今蓝家与常家不是要和朱允熥翻脸吗?

那他们或许就有机会了呢。

毕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利益足够后,任何仇恨都可以放下。

北元残余未灭,倭寇时常袭扰,九边藩王更是潜在威胁,朱允炆若想登基后推行削藩,没有武将支持万万不行。

“说得有理!”方孝孺难得赞同,“蓝玉今后若想自保,必然要找靠山。殿下仁厚贤德,比那朱允熥强百倍,正是他的最佳选择!”

齐泰也点头:“此事要暗中进行,我这就派人去接触蓝玉,许他高官厚禄,不信他不动心!”

几人都看向朱允炆,等着他拍板。

朱允炆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那就劳烦三位老师费心。若是能拉拢,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可以;若是不能……”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便求皇爷爷在大行前除了他,省得日后成为隐患!”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诧异与惊喜——自家学生终于有了帝王的狠辣,不再是那个只会哭哭啼啼的“仁厚”皇孙了。

是啊,既然不能为他们所用,那便杀了了事。

省得以后腹背受敌!

心中有了定策,他们这些人的行动速度也不慢,当即就安排上了。

“殿下放心,此事我们定会办妥!”齐泰躬身应下。

就在三人准备离开时,朱允炆忽然补充:“明日我要与三弟去文华殿学习理政,三位老师安排的‘礼物’,可别忘了。”

齐泰哈哈一笑:“殿下放心,早已备好,定让他灰头土脸!”

朱允炆满意地笑了——没了武将支持,文治上再被打压,朱允熥拿什么跟他争?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登临大宝的场景,嘴角的笑意越发浓烈。

……

与此同时,燕王府的正厅里,朱棣和徐妙云看着密信,脸色都有些复杂,尽皆无言。

对谁无语?

自然是对朱允熥。

在他们看来,如此大好的局面居然就被朱允熥这般葬送掉,实在是愚蠢至极!

昨日朱允熥的表现也不像这种蠢人啊,怎么今天突然就犯蠢了?

难道稍稍取得一点成就就飘了?

若是如此,那么此人就不足为虑。

可这却让朱棣难办了,少了朱允熥的话,自家老父亲直接册封朱允炆为储君咋办?

那他还有机会浑水摸鱼吗?

“蠢货!”朱棣不由低骂一声,语气里满是费解,“昨日他还心思缜密,今日怎么就犯了这种低级错误?把常家、蓝家往外推,他是不是飘了?”

徐妙云抿了抿轻薄的嘴唇,想了想,说了一句:“事实真相会不会与我们所猜想的有偏差?

按道理,那位吴王殿下不是那种轻易头脑发热之人,应当不会做出这等不利己之事。”

朱棣眼神微动,抬头看向徐妙云:“王妃的意思是?”

徐妙云递过另一封密信:“殿下别急,或许事情没这么简单。这是宫里传来的消息,武英殿的太监说,陛下收到蒋寰的禀报后,语气里满是笑意,丝毫没有不满。”

朱棣一愣,随即一拍脑门:“我们都被这小子耍了?他打常森,根本不是失算,是故意做给陛下看的!”

徐妙云点点头,眼中满是思索:

“朱允熥做事向来有章法,不会做不利己的事。他这么做,或许是为了撇清‘结党’的嫌疑,还能借此敲打常森,真是好手段。”

朱棣的脸色沉了下来——

虽然担心朱允熥马上就废掉影响他浑水摸鱼,可太精明也不好…如今看来,这小子比他想象中更难对付。



而凉国公府里,朱允炆等人以为与朱允熥闹翻的蓝玉正捧着常森送来的燧发枪和复合弓图纸,嘴巴越张越大。

他反复摩挲着燧发枪的枪身,又仔细翻看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眼神里从最初的疑惑,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化为难以掩饰的狂喜!

有了这两样东西,大明的军事实力将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他蓝玉,也将成为这变革的核心!

他抬头看向常森,语气急切:“这、这真是允熥……殿下让你送来的?他还说了什么?”

常森忍着伤痛,把朱允熥的吩咐一一告知,蓝玉听得连连点头,眼中的光芒越发炽热。

他终于明白,朱允熥昨日的敲打,今日的馈赠,都是在为将来铺路。

跟着这样的主子,蓝家的荣耀,或许能比他想象中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