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星眠唤梦 > 转校生的第一面
换源:


       苏眠对着卫生间的镜子站了足足五分钟。

镜子是老式的圆镜,边框掉了点漆,映出的人影带着点暖黄的光晕,不像梦司里那面能照出能量波动的水镜——后者能清晰看见她眼仁里藏着的虚白微光,而这面圆镜里,只有一个穿着蓝白校服的普通女生:齐肩短发被她用木梳反复梳顺,额前碎发太长,她找了枚素银的发夹别到耳后,露出的额头泛着一点薄红,是刚才梳头时不小心蹭到的。左手腕上的“守梦环”被校服长袖严严实实盖住,金属环边贴着皮肤,传来熟悉的冰凉,她又摸了摸领口内侧——那枚银色的记梦徽被她用同色线缝在衬里,指尖碰到徽章上的星光花纹时,守梦环轻轻颤了一下,像在确认“安全”的信号。

临时住处是梦司安排的老城区单元房,一室一厅,家具都是旧的。木质书桌的抽屉里还留着前租客的笔记本,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猫咪;窗台摆着一盆绿萝,叶子垂到窗沿下,晨露顺着叶片滴下来,落在水泥窗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苏眠拎起放在门口的帆布书包时,指尖碰到了书包侧兜——里面装着她从梦司带来的“应急物”:一小瓶凝着虚白的水,能在危急时短暂恢复梦司能力;还有一块碎成两半的梦境结晶,是她之前处理“孩童噩梦”时留下的,带着点甜软的能量,偶尔能安抚情绪。

“苏眠,市三中高三(2)班,父母因工作常驻国外,暂居本市亲戚家,性格偏静,成绩中上……”她对着门后的挂钩默念新身份的设定,舌尖滚过“苏眠”两个字,总觉得比“梦司001”要沉一点——这个名字像裹了层人间烟火,带着早餐摊的热气、自行车的铃声,还有校园里特有的、混着粉笔灰和青草的味道。最后深吸一口气,转动门把手,门外的阳光瞬间涌进来,晃得她下意识眯起眼。

老城区的清晨很热闹。楼下的早餐摊冒着白汽,豆浆的甜香混着油条的油味飘上来,摊主阿姨戴着蓝布头巾,挥着铲子喊:“小姑娘,要份豆浆油条不?刚炸好的!”苏眠愣了愣,她在梦司从未吃过“食物”,只在巡视人类梦境时见过别人吃饭的场景。正犹豫时,旁边一个穿同款校服的女生笑着递来一块煎饼:“同学,你也是市三中的吧?这家煎饼超好吃,我帮你付过啦,就当欢迎新同学!”

女生扎着高马尾,发尾有点卷,校服袖子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卡通手表。苏眠接过煎饼,指尖碰到纸袋的温度,还有煎饼里裹着的脆片,心里突然有点发暖——这是她第一次真实接触人类的“善意”,不像梦境里的温柔那样易碎,而是实实在在的、带着温度的亲近。“谢谢你……”她小声道谢,女生摆摆手,拉着她往公交站走:“我叫林晓,也是高三(2)班的!刚好带你去学校,省得你找不着路!”

公交站台上挤满了学生,有人背着沉重的书包,靠在站牌上补觉;有人拿着单词本小声背诵,声音像落在纸上的铅笔字;还有人争论昨晚的球赛,嗓门大得让旁边的人都笑起来。苏眠跟着林晓挤上公交车时,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后背贴到了车窗,冰凉的玻璃让她瞬间清醒——她看到窗外的梧桐树缓缓后退,叶子上的露珠还没干,阳光照上去亮闪闪的,像撒了把碎星。林晓在她耳边小声说:“咱们班可有意思了,就是学习压力大,不过班主任人超好,还有……”她凑近了点,压低声音,“咱们班有个叫沈唤的男生,超安静的,总戴着块石头,听说那是他奶奶留的,从不离身。”

苏眠的心跳顿了一下,指尖悄悄攥紧了书包带。

市三中的校门比她想象中要旧,石牌上“市第三中学”五个字刻得很深,字缝里还嵌着去年的银杏叶碎,被风吹得轻轻晃。进校园时,门口的保安大爷笑着打量她:“新转来的吧?往那边走,高三楼在最里面,靠着后山。”苏眠点点头,跟着林晓往教学楼走,红砖墙上爬满了绿藤,叶子垂到二楼的窗台,有学生从教室里探出头,对着楼下喊:“林晓,快点!第一节课是老陈的数学,要抽查作业!”

林晓吐了吐舌头,拉着苏眠跑起来。走廊里的地砖是米白色的,有些地方磨出了浅痕,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出长条形的光斑,刚好落在高三(2)班的门口。教室里已经有了声音,有人在翻课本,有人在传作业,还有人用橡皮屑堆小塔,指尖捏着橡皮屑的动作很轻,像在呵护什么宝贝。

“报告!”林晓推开门,声音脆生生的,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十道目光齐刷刷落在苏眠身上。班主任陈老师正站在讲台上整理教案,他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点卷,看到苏眠时笑着招招手:“苏眠是吧?快进来,刚好给大家介绍一下。”

苏眠跟着他走到讲台前,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教室——三十六套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桌面大多贴着卡通贴纸,有几个还画着简单的涂鸦;靠窗的位置摆着几盆多肉,叶片胖乎乎的,被阳光晒得泛着红;而第三排靠窗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男生。

黑色短发软乎乎地贴在颈后,校服领口松了两颗扣子,露出一截红色的绳结,绳尾垂着块暗青色的石头——和她在梦境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石头比想象中小一点,大概有拇指指甲盖那么大,表面刻着细碎的纹路,像缠绕的藤蔓,在阳光下泛着一层极淡的雾,不像普通石头那样冰冷,反而透着点温温的气息。男生正低头整理数学课本,指尖捏着书页的边缘,动作很轻,连翻书的声音都比别人小,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是沈唤。

苏眠的左手腕突然热了一下,守梦环隔着校服布料,传来熟悉的能量波动——和梦境里裹携她的那股温软力量,是同源的。她赶紧收回目光,对着全班同学鞠了一躬,声音尽量放得平稳:“大家好,我叫苏眠,刚从外地转来,以后请多指教。”

底下立刻响起小声的议论。有人好奇地打量她的书包,有人凑在一起说悄悄话,林晓在后排挥手,示意她过去坐。陈老师指了指沈唤斜后方的空位:“苏眠,你就坐那里吧,刚好和林晓近,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她,也可以问前排的沈唤——沈唤成绩好,耐心也足。”

苏眠拎着书包走过去,经过沈唤身边时,她刻意放慢了脚步。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梧桐叶的清香,吹得沈唤领口的红绳晃了晃,那块暗青色的石头离她只有半臂远。她能清晰看到石头上的纹路:不是随机的划痕,而是有规律的图案,像一个简化的“阵”——这和梦司档案里记载的“能量载体纹路”有几分相似。守梦环又热了一点,像是在提醒她:就是这个,就是你要找的“异常载体”。

坐下后,林晓立刻凑过来,偷偷塞给她一块草莓味的糖:“别怕,咱们班同学都超好的!对了,你旁边的沈唤,数学超厉害,上次月考还考了年级第一呢!不过他话有点少,你要是问他题,他肯定会帮你的。”苏眠接过糖,糖纸是粉色的,印着小小的草莓图案,她捏在手里,能感觉到糖块的硬度,还有糖纸传来的、淡淡的甜味。

第一节课是数学,陈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函数公式,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像“沙沙”的雨声。苏眠假装低头记笔记,眼角的余光却一直落在沈唤身上——他听得很认真,偶尔会抬手转笔,笔杆在指间灵活地绕圈,灵石随着动作轻轻晃,却始终贴在颈间,像是和他的皮肤连在了一起。他的笔记本摊在桌上,纸页是浅米色的,字迹很工整,公式旁边还标着小小的注解,比如“这里要注意定义域”“换元法更简单”,一看就是细心整理过的。

苏眠的笔尖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小小的石头图案,又赶紧涂掉——她需要更近距离地观察那块灵石,最好能拿到一点样本,让记梦徽记录下完整的能量数据。下课铃响时,陈老师布置了一道附加题,笑着说:“这道题有点难,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明天我找同学来讲。”

林晓立刻皱起眉:“完了完了,附加题我肯定不会!苏眠,你以前数学怎么样啊?”苏眠还没回答,就看到沈唤拿起笔记本,准备起身去接水。机会来了。她深吸一口气,拿起自己的笔记本,轻轻戳了戳沈唤的肩膀:“沈唤同学,不好意思,刚才老师讲的换元法我没太听懂,能借你的笔记看一下吗?”

沈唤转过头来。他的眼睛比照片里亮,睫毛很长,垂下来时在眼下投出一点浅影,像落在湖面的柳叶。听到苏眠的话,他的嘴角弯了弯,露出一点浅浅的梨涡:“没问题,你慢慢看,不急着还。”他说着,把笔记本递过来,指尖无意碰到了苏眠的手——

就是这一下,苏眠的手腕突然发烫,守梦环像是被激活了似的,泛着淡淡的蓝光,隔着校服都能感觉到那股熟悉的能量波动:温软、稳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牵引感”,和梦境里裹着她的力量完全一致。她的心跳猛地加快,指尖有点发颤,赶紧接过笔记本,低头假装翻页:“谢谢你,我看完就还给你。”

“不客气。”沈唤的声音很轻,像风拂过树叶。他转身往教室后门走,苏眠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停在他颈间的灵石上——石头随着他的脚步轻轻晃,阳光照在上面,纹路里像是藏着细碎的星子,和梦司里的虚白能量不同,却同样带着“不属于普通人类”的异常。

林晓凑过来看笔记本:“哇,沈唤的笔记也太详细了吧!你看这里,他还画了辅助线的示意图,比老师讲的还清楚!”苏眠“嗯”了一声,指尖轻轻划过笔记本的纸页,翻到中间一页时,她看到页边空白处有个小小的图案——正是沈唤颈间的那块灵石,线条很轻,像是随手画的,图案下面还写了两个字:“安石”。

安石?是这块石头的名字吗?还是有别的含义?苏眠的指尖顿在“安石”两个字上,记梦徽在领口内侧轻轻震动了一下——它已经开始记录这个线索了。这时,后排两个男生的对话飘进她耳朵里:“哎,你说沈唤天天戴那块石头,到底是为啥啊?上次体育课跑步,他摔了一跤,石头磕在地上,他第一反应不是扶膝盖,是先摸石头有没有碎。”“谁知道呢?听说那是他奶奶去世前给他的,估计是有纪念意义吧……”

纪念意义?还是“能量载体”的作用?苏眠心里的疑问更重了。她快速翻看笔记本,想找更多关于“安石”的线索,却在最后一页看到了一行小字:“七月初七,槐树下,勿近。”字迹很淡,像是用快要没墨的笔写的,“七月初七”是下周,而“槐树”,她想起早上保安大爷说的“高三楼靠着后山”,后山好像就有一片槐树林。

“苏眠,你看完了吗?我也想借沈唤的笔记看看……”林晓的声音拉回了她的注意力。苏眠把笔记本递回去,心里还在琢磨那行小字——“勿近”是在提醒谁?是沈唤自己,还是别人?难道后山的槐树林有问题?

沈唤接水回来了,手里还多了一瓶矿泉水,递给苏眠:“看你刚才没喝水,这个给你吧,常温的。”苏眠接过矿泉水,瓶身上凝着一点水珠,冰凉的触感让她瞬间清醒。她抬头看向沈唤,刚好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神很干净,没有丝毫防备,甚至带着点真诚的亲近,像在对待普通同学那样自然。

“谢谢你,我自己带水了……”苏眠把矿泉水递回去,指尖又一次碰到他的手,这次守梦环的反应更轻了,像是在确认“无威胁”。沈唤没勉强,把矿泉水放在桌角,拿起课本翻到刚才的附加题,笔尖在纸上写写画画,很快就列出了解题步骤。苏眠看着他的侧脸,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出细小的影子,那块“安石”贴在他的颈间,像一个沉默的秘密。

她突然想起雾临的叮嘱:“不要主动试探沈唤,先观察,收集线索。”可眼前的沈唤,看起来和普通高中生没什么不同——会认真听课,会帮同学借笔记,会给新同学递水,甚至会在笔记本上画下奶奶留的石头,写下奇怪的小字。这样的人,真的和“城西碎梦事件”有关吗?真的是能无媒介裹携梦司的“异常者”吗?

放学铃声响时,林晓拉着苏眠去食堂吃饭,路过操场时,苏眠看到沈唤往后山的方向走。她心里一动,借口“去洗手间”,悄悄跟了上去。后山的路有点陡,两旁长满了杂草,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沈唤在一片槐树林前停下,那棵老槐树的树干很粗,树皮上刻着很多模糊的字,像是学生们的留言。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黄符——符纸是黄色的,上面画着红色的纹路,和苏眠在梦司档案里见过的“驱邪符”有点像。他把黄符贴在槐树上,指尖轻轻按了按符纸,嘴里低声念着什么,声音太轻,苏眠听不清。这时,那块“安石”突然亮了一下,暗青色的光裹着黄符,符纸上的纹路像是活了过来,顺着树干爬上去,消失在树皮的缝隙里。

苏眠的瞳孔骤缩,左手腕的守梦环剧烈震动起来,领口的记梦徽也发烫——她能清晰感觉到,槐树林里散发出微弱的灵异能量,和“城西碎梦事件”的残留能量,有七分相似!而沈唤贴黄符的动作,熟练得不像普通高中生,更像……专门处理灵异事件的“特殊者”。

沈唤贴完黄符,又站了一会儿,抬手摸了摸“安石”,像是在确认什么。苏眠赶紧躲到树后,心脏跳得飞快——她刚才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沈唤的奶奶,到底教了他什么?这块“安石”,除了是能量载体,还有别的作用吗?

等沈唤离开后,苏眠才从树后走出来,走到老槐树下。黄符已经变得透明,只剩下一点红色的纹路,贴在树皮上,像一道淡淡的疤痕。她抬手想摸,守梦环突然凉了下来,像是在警告“危险”。她赶紧收回手,摸了摸领口的记梦徽——徽章已经记录下了刚才的能量波动,还有沈唤贴黄符的画面。

回到食堂时,林晓正拿着餐盘等她:“你怎么去了这么久?快吃吧,食堂的糖醋排骨超好吃,晚了就没了!”苏眠接过餐盘,看着盘子里的糖醋排骨,却没什么胃口。她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刚才的画面:沈唤贴黄符的动作、“安石”亮起的光、槐树林里的灵异能量……

这场潜入调查,好像从一开始,就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沈唤不是“被动的异常者”,他似乎早就知道自己的特殊,甚至在主动处理身边的灵异事件。而那块“安石”,还有后山的槐树林,以及他笔记本上的“七月初七,槐树下,勿近”,都像是一个个钩子,勾着她去探寻更深的秘密。

晚饭后,苏眠回到住处,把记梦徽从领口拆下来,放在书桌的台灯下。徽章亮起银色的光,投射出白天记录的画面:沈唤颈间的“安石”、笔记本上的“安石”图案、槐树林里的黄符,还有一段能量波动曲线——曲线的峰值处,标注着“与城西碎梦事件能量相似度72%”。

苏眠坐在书桌前,看着这些线索,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她想起雾临说的“沈唤是近十年第一个能无媒介干扰梦司的人类”,现在她终于明白,这份“特殊”,远不止“能裹携梦境”那么简单。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老城区的路灯亮了起来,灯光透过窗户,落在书桌上,照亮了苏眠写在笔记本上的字:“沈唤,安石,后山槐树,黄符,灵异能量……”每一个词后面,都画着一个小小的问号。

她不知道,这些问号背后,藏着的是更大的秘密,还是更危险的陷阱。但她知道,从明天起,她不能只做“观察者”了——她需要更主动地接近沈唤,弄清“安石”的真相,还有他和城西碎梦事件的关联。

毕竟,梦司001的任务,从来都不是“被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