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元现金。
在八十年代初,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疯狂的数字。
厚厚的一沓“大团结”,用牛皮纸带捆着,就这么沉甸甸地放在办公桌上。散发着油墨和旧钞特有的混合气味。
易中海的脸色灰败如土,眼眶深陷,短短几天的牢狱之灾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精气神。他的视线死死地黏在那沓钱上,眼神里混杂着滴血的心痛、刻骨的怨毒,以及一丝无法掩饰的恐惧。
这笔钱,是他毕生的积蓄。是他原本为自己养老准备的棺材本。
现在,它属于林卫了。
坐在他对面的王振山科长,表情严肃,目光在林卫和易中海之间来回扫视,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审视。
林卫没有立刻去拿钱。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易中海那张扭曲的脸上,然后才缓缓伸出手。
他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稳定。
手指触碰到钞票的瞬间,一种冰凉而坚实的触感传来。
他没有立刻揣进口袋,而是当着两人的面,解开了牛皮纸带。
“哗啦。”
钞票散开,铺满了半张桌面。
林卫开始点钱。
他的手指修长而骨节分明,动作熟练得惊人。指尖捻过一张张钞票,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啪、啪、啪……”
这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如同重锤,一记一记地砸在易中海的心口上。每响一声,他的脸色就更白一分。
林卫点得极其仔细,一张不多,一张不少。
他甚至将每一张都迎着灯光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假钞和破损。
这不是羞辱,而是一种态度。
一种对这笔迟来的“补偿”的绝对确认。
王振山看着这一幕,眼神里的审视,逐渐转变为一丝不易察bonnes的欣赏。这个年轻人,从头到尾都表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掌控力。他不是在闹事,他是在解决问题,用他自己的方式,拿回属于他的一切。
“五千元,数目没错。”
林卫将钱重新整理好,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这才满意地抬起头,看向易中海。
“易师傅,钱我收到了。”
易中海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卫信守承诺,从王振山科长那里拿过纸和笔,没有丝毫犹豫,当场伏案书写。
他的字迹清秀而有力,笔锋沉稳。
寥寥数语,很快就写就了一份“谅解书”。
他没有直接递给王振山,而是先拿给易中海看。
“关于易中海同志当年在我下乡一事中的问题,经组织调解,本人了解到其中确有诸多误会,事出有因。现已接受易中海同志的诚恳道歉与经济补偿,对此事表示谅解,不再追究其相关责任。”
易中海看着纸上的黑字,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深深扎进他的尊严里。
“误会”、“事出有因”,这几个字给了厂里一个完美的台阶,把一件性质恶劣的构陷,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内部矛盾。
“经济补偿”,清晰地点明了这五千元的性质,让他林卫收钱收得名正言顺。
“不再追究”,则彻底了结了此事,让厂领导彻底安心。
滴水不漏。
王振山科长接过那张还带着墨香的纸,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他再看向林卫时,目光已经完全变了。
这个年轻人,既有掀翻桌子的雷霆手段,又懂得分寸进退的处世智慧。
绝非池中之物。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以一种非官方的形式,迅速在轧钢厂领导层和南锣鼓巷街道办传开了。
所有听到的人,都对林卫这个名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病秧子,也不是一个只会撒泼的愣头青。
他是一个既能维护自身权益,又懂得给别人留余地的狠角色。一个成熟得可怕的年轻人。
……
几天后。
午后的阳光正好,给初冬的胡同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林氏记”豆浆油条店里,早市的忙碌已经过去,只剩下几个零星的客人。空气中弥漫着豆浆的醇香和油器混合的迷人味道。
林卫正在柜台后,擦拭着一尘不染的不锈钢操作台。
一个身影出现在了店门口,挡住了部分阳光。
“小林老板,生意兴隆啊!”
来人声音洪亮,笑容满面,正是南锣鼓巷街道办的潘主任。
与上一次公事公办的态度截然不同,此刻的潘主任,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那热度,几乎能融化冬日的寒气。
林卫直起身,动作不卑不亢,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手。
“潘主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心中却在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位潘主任亲自上门,绝不是为了喝一碗豆浆那么简单。
“哎,什么大驾不大驾的,我就是路过,顺便来看看你。”潘主任摆摆手,自己找了个干净的凳子坐下,眼睛却在店里四处打量。
这家店不大,但窗明几净,地面光洁,和外面那些油腻昏暗的国营小吃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今天来,正是为了林卫。
“小林啊,你这次处理易中海的事,干得漂亮!”
潘主任一开口,就直奔主题,毫不掩饰她的欣赏。
“有理有节,既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又没把事情闹大,给咱们街道的返城知青,都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啊!”
她先是狠狠地夸奖了一番。
林卫只是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给潘主任倒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
豆浆的暖意顺着碗壁传到潘主任的手心,她的笑容更真切了。
她喝了一口,眼睛一亮。
“好豆浆!”
放下碗,她的话锋陡然一转,终于抛出了今天的真正来意,那双精明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我今天来,是代表街道办,想跟你谈个合作。”
“合作?”
林卫的眉梢微微一挑。
“对,合作!”潘主任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我们街道办手里,有不少因为各种历史原因闲置下来的铺面,有的位置还相当不错。就那么空着,风吹雨淋的,也是浪费国家资产。”
她的目光紧紧锁定着林卫。
“我看你这生意做得这么红火,脑子又活,有没有兴趣,再扩大经营啊?”
不等林卫回答,她就抛出了一个在当时听来,极为新颖的模式。
“我们可以用‘合营’的方式!”
“铺面,我们街道办出,用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租给你。你呢,就负责经营,自负盈亏。”
“这样一来,我们街道办盘活了闲置资产,你扩大了生意。最重要的是,”潘主任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兴奋,“我们这也算是扶持你们这些有能力的返城知青创业,解决就业问题!这要是做好了,可是个先进典型嘛!”
话音落下,整个小店都安静下来。
只有街面上隐约传来的人声和车铃声。
林卫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瞬。
他的心脏,在这一刻,猛地收缩了一下。
一股强大的电流从脊椎直冲头顶,让他的头皮微微发麻。
他知道,自己一直在等的那个机会,那个真正能够让他借势起飞,将脑海中未来几十年的商业蓝图付诸现实的契机。
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