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夹山孤守,人心离散
耶律延禧在夹山站稳脚跟后,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军备。他命耶律大石将仅存的五千士兵重新编练,挑选身强力壮者组成先锋营,由耶律大石亲自统领;其余士兵则分为步兵、骑兵两队,分别负责守卫山口和巡逻警戒。同时,他派使者前往辽朝西部的各个部落,联络那些仍忠于辽朝的旧部,希望能召集更多兵力,共抗金与北辽。
可使者派出多日,却迟迟没有回音。原来,金朝早已派人前往西部部落,以“归顺者免死,反抗者屠族”相威胁,大部分部落首领畏惧金军的威势,纷纷选择归附金朝;只有少数与辽朝皇室有姻亲关系的部落,虽未明确归附,却也不敢公然支持耶律延禧,只愿保持中立。
消息传回夹山,耶律延禧心中满是失望。他坐在简陋的营帐中,看着案几上那幅残破的辽朝疆域图,手指在东京道、中京道的区域反复摩挲——那些曾属于辽朝的土地,如今都已落入金军手中,而他只能困守在夹山这弹丸之地,连召集旧部都如此艰难。
萧兀纳看出了他的忧虑,端来一碗热茶,轻声道:“殿下,西部部落虽不敢支持我们,却也未归附金朝,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只要我们能在夹山坚守下去,待金军放松警惕,再寻找机会联络其他地区的旧部,定能有所转机。”
耶律延禧接过热茶,却没有喝,只是叹了口气:“萧太傅,如今我们粮草短缺,士兵们每日只能吃些野菜和稀粥,若再得不到补给,恐怕不等金军来攻,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夹山地处偏远,土地贫瘠,无法种植粮食,军中的粮草全靠之前从皇宫带出的物资支撑。如今物资日渐减少,士兵们早已怨声载道。有不少士兵偷偷向将领抱怨:“跟着殿下在夹山受苦,还不如投降金朝,至少能有口饭吃。”
耶律大石得知后,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人心涣散比金军来袭更可怕。于是,他亲自到各营巡查,向士兵们讲述辽朝昔日的辉煌,讲述太祖皇帝创业的艰辛,试图鼓舞士气。可士兵们大多沉默不语——辉煌早已过去,眼下的饥饿与寒冷,才是他们最真切的感受。
这日,负责巡逻的士兵抓获了一名奸细。经审讯得知,此人是耶律淳派来的,目的是劝说夹山的士兵投降北辽,并承诺“凡投降者,皆可封为校尉,赏赐良田百亩”。耶律延禧得知后,怒不可遏,下令将奸细处死,并召集所有士兵,在营帐前训话。
“将士们!”耶律延禧站在高台上,声音因愤怒而颤抖,“耶律淳篡夺皇位,勾结外敌,是大辽的叛徒!他如今派人来劝降,不过是想利用你们的贪念,瓦解我们的军心!你们忘了中京的百姓是如何被金军欺凌的吗?忘了耶律石柳等将士是如何为保卫大辽战死的吗?若你们现在投降,便是助纣为虐,将来九泉之下,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士兵们低着头,无人言语。突然,一名士兵站了出来,高声道:“殿下!我们不是不想忠于大辽,可我们已经快饿死了!再这样下去,就算不被金军杀死,也会饿死在夹山!”
他的话引发了其他士兵的共鸣,纷纷附和:“是啊,殿下,我们快撑不住了!”“不如投降北辽,至少能有条活路!”
耶律延禧看着眼前的士兵,心中满是悲凉。他知道,士兵们的抱怨并非没有道理,可他却无能为力——他没有足够的粮草,没有援军,甚至连一个明确的未来都给不了他们。
就在这时,耶律大石站了出来,高声道:“将士们!我知道你们很苦,可我们不能放弃!我已派人前往西夏,请求西夏国王出兵相助,并承诺若西夏出兵,待收复失地后,便将辽朝西部的三座城池割让给西夏。相信用不了多久,西夏的援军就会到来,到时候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对抗金与北辽!”
士兵们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西夏是辽朝的旧友,若西夏真能出兵相助,他们或许真的能渡过难关。于是,士兵们不再抱怨,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坚守夹山。
耶律延禧感激地看着耶律大石——他知道,耶律大石派人去西夏求援,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西夏是否会出兵,仍是未知数。可眼下,也只能用这个办法,暂时稳住士兵们的情绪。
可没过多久,又一个坏消息传来——派往西夏的使者被西夏国王扣押,并将使者送交给了金朝。完颜阿骨打得知耶律延禧试图联络西夏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命完颜娄室率领三万大军,攻打夹山,务必将耶律延禧擒获。
金军即将来袭的消息,再次让夹山陷入恐慌。这一次,士兵们再也无法镇定——连西夏都不愿相助,他们在夹山坚守,不过是等死罢了。
当晚,便有数百名士兵偷偷逃出夹山,向金军投降。耶律延禧得知后,气得吐血,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人心已散,再想挽回,已是难如登天。
萧兀纳看着耶律延禧日渐憔悴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他劝道:“殿下,如今金军即将来袭,士兵们人心离散,夹山已不可守。不如我们放弃夹山,前往西域。西域与辽朝素有往来,且远离金与北辽的势力范围,我们可以在那里休养生息,再图复兴。”
耶律延禧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他知道,萧兀纳说得是眼下唯一的出路。可他心中仍有不甘——他身为辽朝的皇帝,不仅没能收复失地,反而要逃亡西域,这让他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就在耶律延禧准备下令放弃夹山,前往西域时,耶律大石却提出了反对:“殿下,西域路途遥远,且沿途多是沙漠戈壁,我们带着五千士兵,根本无法到达。不如我们前往云内州,云内州守将萧挞不也(与此前被冤杀者同名,为其族孙)是辽朝旧部,且云内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以在那里立足。”
耶律延禧犹豫了——云内州靠近金军的势力范围,若前往云内州,很可能会遭到金军的追击;可前往西域,又如同生死未卜的赌博。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探子来报:完颜娄室率领的三万金军,已抵达夹山外围,正在准备攻城。
“殿下,没时间犹豫了!”耶律大石急切道,“我们必须立刻撤离夹山!”
耶律延禧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好!全军即刻向云内州进发!”
大军连夜撤离夹山,向云内州方向逃去。可刚走了没多久,就遭到了金军的追击。金军士兵骑着快马,挥舞着弯刀,向辽军发起猛攻。辽军士兵本就士气低落,又连日逃亡,疲惫不堪,面对金军的追击,很快便溃不成军。
耶律大石率领先锋营拼死抵抗,才勉强为耶律延禧争取到了逃亡的时间。可当他们抵达云内州城下时,却发现云内州守将萧挞不也早已紧闭城门,拒绝让他们入城——萧挞不也已暗中归附金朝,不愿因接纳耶律延禧而得罪金军。
“萧挞不也!”耶律延禧在城下怒吼,“朕乃大辽皇帝,你竟敢拒朕于城外!”
萧挞不也站在城楼上,冷漠道:“陛下,如今辽朝大势已去,您还是投降金朝吧,这样至少能保住性命。”
耶律延禧气得浑身发抖,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云内州已无法进入,他们只能继续逃亡。
就在这时,金军再次追来。耶律大石看着身后的金军,又看着眼前紧闭的城门,心中满是绝望。他对耶律延禧道:“殿下,臣愿率领先锋营断后,您带着剩余的士兵,继续向西逃亡,一定要为大辽保留最后的希望!”
耶律延禧看着耶律大石,眼中满是不舍:“耶律大石,你……”
“殿下,快走!”耶律大石打断他的话,率领先锋营冲向金军,“若有来生,臣再辅佐殿下,复兴大辽!”
耶律大石与先锋营的士兵,与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明知必死,却仍毫不退缩,用生命为耶律延禧争取了最后的逃亡时间。最终,耶律大石与先锋营的士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耶律延禧看着眼前惨烈的景象,泪水顺着脸颊流下。他知道,耶律大石用生命为他铺就了逃亡之路,他不能辜负耶律大石的牺牲。于是,他带着萧兀纳及少数亲信,继续向西逃亡,消失在茫茫的戈壁之中。
完颜娄室率军赶到时,只看到了遍地的尸体和远去的辽军背影。他望着耶律延禧逃亡的方向,冷哼一声:“耶律延禧,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定会将你擒获!”
而此时的耶律延禧,正带着少数亲信,在戈壁中艰难前行。他们没有粮草,没有水源,只能靠野草和积雪充饥。萧兀纳因年老体弱,加上连日逃亡,早已不堪重负,在途中病逝。临死前,他紧紧握着耶律延禧的手,断断续续道:“殿下……一定要……复兴……大辽……”
耶律延禧将萧兀纳的尸体埋葬在戈壁中,继续向西逃亡。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他只知道,他是辽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只要他还活着,大辽就还有一丝希望。
可他不知道,他的逃亡之路,才刚刚开始。而金朝的追兵,仍在身后紧追不舍。大辽的命运,也即将迎来最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