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锈色黎明 > 第二十八章种子的旅程
换源:


       秋收后的绿谷弥漫着谷物的焦香。陈砚蹲在打谷场边,看着小石头和几个孩子用源质脱粒机处理新收的稻子,金黄的谷粒从机器里倾泻而出,像流淌的阳光。他的指尖划过谷堆,能感受到残留的源质能量——那是安安用能量催化过的稻种,不仅产量翻了倍,颗粒也比往年更饱满。

“陈砚哥,铁山的信使又来了!”安安抱着个牛皮纸信封跑过来,额头上的印记在阳光下泛着淡金色。信封上盖着铁山的火漆印,边缘还沾着几粒向日葵种子,显然是老顾特意放的。

陈砚拆开信封,里面是老顾歪歪扭扭的字迹,说铁山种的向日葵开花了,邀请绿谷的人去参加“金风节”,还附了张草图,画着漫山遍野的金色花田,田埂上插着块木牌,写着“绿谷赠种”。

“他们真的种出来了!”林小满凑过来看,手里还拿着刚晒好的向日葵花籽,准备明年做种,“老顾叔说花盘有车轮那么大,能吃的籽能装满一麻袋。”

陈砚笑着把信纸折好:“那我们得带点像样的礼物去。今年新酿的米酒正好开封了,让铁山的朋友们尝尝。”

出发前一天,安安在实验室里忙活了整夜。她用源质结晶和旧纪元的零件,做了个小小的能量发射器,能将绿谷的源质波动记录下来,传到铁山的共鸣器上。“这样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两边的向日葵也能感受到彼此的能量啦。”她举着发射器,眼睛亮得像星星。

小石头则往行囊里塞了满满一包谷种,说是要教铁山的孩子怎么用源质催芽。“陈砚哥说过,好东西要大家分着用。”他拍了拍鼓鼓的背包,认真的样子逗得张婆婆直笑。

前往铁山的路比上次好走了许多。绿谷和铁山的人合力修了条简易的石子路,马车能平稳地行驶,沿途还建了几个驿站,供来往的信使歇脚。林小满坐在马车里,掀开窗帘看着窗外,去年还是荒地的地方,如今已经种上了耐旱的豆类,几个戴着草帽的农人正在田埂上劳作,看到他们的马车,远远地挥起了手。

“都是附近据点的幸存者。”陈砚解释道,“老顾说他们听说绿谷和铁山联手,都想加入我们,一起种庄稼,建家园。”

林小满的眼睛亮了:“那等明年,我们就把稻种分给他们吧?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米饭。”

“好啊。”陈砚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还要教他们种向日葵,让金色的花盘开遍每一个角落。”

走了约莫三天,铁山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前方。那是个建在山坳里的据点,周围用石头砌了道矮墙,墙头爬满了牵牛花,远远望去,像条彩色的腰带。最让人惊喜的是,从山脚到山顶,种满了密密麻麻的向日葵,金黄的花盘在风中转动,仿佛整座山都在向太阳致敬。

“哇!”小石头扒着马车栏杆,眼睛瞪得溜圆,“比绿谷的还多!”

老顾早已带着人在山口迎接,他穿着件新做的棉布褂子,空荡荡的左袖管上别着朵新鲜的向日葵。“陈砚兄弟!可把你们盼来了!”他拉着陈砚的手,往山上走,“快看看我们的花田,是不是比你们绿谷的壮观?”

铁山的广场上已经摆好了长桌,上面堆满了烤红薯、煮玉米,还有铁山特产的野果酒。孩子们穿着新衣裳,手里举着向日葵花环,看到安安和小石头,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绿谷的事。

“这是给你们的。”安安把能量发射器递给铁山的技术员,“放在花田中央,就能和绿谷的向日葵共鸣啦。”

技术员眼睛一亮,立刻带着发射器往山上跑。没过多久,他兴奋地大喊:“成功了!绿谷的能量波动传过来了,和我们的花田对上了!”

广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老顾举起酒杯:“为了绿谷和铁山!为了所有长在阳光下的种子!”

“干杯!”所有人都举起杯子,米酒和野果酒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像在演奏一首丰收的歌谣。

下午,陈砚和老顾坐在山顶的花田里,看着远处的人们在收割向日葵。铁山的农妇们正将花盘里的籽敲下来,装在麻袋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瓜子香。

“有个事想跟你商量。”老顾剥开一颗瓜子,递给陈砚,“北边几个据点的人来找我,说想成立个‘种子联盟’,大家互通有无,一起抵抗畸变兽和零星的守望者余党。我想着,你和林小满妹子懂庄稼,安安又懂源质技术,这盟主的位置,你们来坐最合适。”

陈砚看着山下忙碌的人们,又望向绿谷的方向,那里的稻田应该已经收割完毕,田埂上的向日葵还在默默守护着土地。他摇了摇头:“联盟可以成立,但没有盟主。大家都是平等的,轮流主事,谁有困难,其他人就搭把手。”

老顾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还是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办!等回去我就派人送信,让各据点的人开春到绿谷集会,共商这事。”

夕阳西下时,铁山的孩子们点燃了火把,围着篝火跳起了舞。安安和小石头也加入其中,跟着节奏蹦蹦跳跳,脸上沾着向日葵的花粉,像两只快乐的小蜜蜂。林小满靠在陈砚肩上,看着火焰倒映在每个人的眼睛里,忽然轻声说:“你看,我们真的做到了。”

陈砚嗯了一声,握紧她的手。他想起第一次来到绿谷时的荒芜,想起深核里的惊险,想起红月谷的炮火,想起冰川下的母巢……那些艰难的时刻,像种子破土时遇到的顽石,如今都化作了滋养成长的养分。

离开铁山的那天,老顾送了他们满满一车向日葵籽,还有几株培育出的新品种——花瓣是渐变的橙色,花盘里的籽又大又甜。“这叫‘金纽带’,”老顾拍着花株,“象征着我们和绿谷,和所有据点的联系。”

回程的马车上,安安把“金纽带”的种子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贴身的口袋。“明年种在花房最显眼的地方。”她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等联盟集会时,就让所有人都看到。”

小石头则在本子上画着地图,上面标满了沿途的驿站和可耕种的土地。“陈砚哥,等春天来了,我们去北边的荒原看看吧?说不定那里也能种庄稼。”

陈砚笑着点头。他知道,种子的旅程不会结束,就像希望的传递永远没有终点。从绿谷到铁山,从一颗种子到漫山遍野的花海,从孤军奋战到联盟互助,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为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播撒着重生的可能。

马车驶进绿谷时,夕阳正将天空染成金红色。田埂上的向日葵朝着夕阳的方向,仿佛在迎接他们的归来。林小满掀开窗帘,看着熟悉的稻田和木屋,忽然指着村口喊道:“你们看!”

村口的石碑旁,那株从母巢带回来的“生命种子”已经长得比人还高,开出了一朵巨大的向日葵,花瓣是纯净的金色,在夕阳下泛着圣洁的光,花盘中心的籽排列成一个小小的漩涡,像极了母巢的能量场。

“它开花了。”陈砚轻声说,眼眶有些发热。

马车停在石碑旁,所有人都下了车,静静地看着这朵特殊的向日葵。安安将能量发射器放在花下,屏幕上的波形与铁山传来的波动完美重合,像两条紧紧缠绕的金线。

林小满摘下一朵“金纽带”,轻轻放在石碑上。风吹过花海,所有的向日葵都朝着同一方向,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联结与希望的故事。

陈砚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土地等待开垦,更多的种子等待播撒,更多的人等待联结。但只要他们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阳光的方向,带着勇气和善意前行,就没有什么能阻挡生命的绽放。

种子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长,永远向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