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2002之我的双轨人生 > 第40章 “苏屿奶茶”的梦想初构想
换源:


       秋雨过后,天气彻底转凉。早晚都得穿上薄外套,街边的火锅店生意越发红火,空气里似乎总是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牛油香味。

校运会赚的那点小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晓宇和他那小圈子里荡开了一圈圈涟漪。张超和唐鹏还有眼镜兄尝到了甜头,这几天时不时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琢磨着还能搞点啥“项目”。

“要不再去文化馆蹲点?听说下周有台球比赛!”

“摆摊卖烤肠咋样?校门口那个摊子生意好得很!”

“不如批发点贺卡来卖?马上要圣诞节了……”

林晓宇听着他们充满热情但略显天真的想法,只是笑,不置可否。这些零敲碎打的小生意,赚点零花钱可以,但不成气候,累死累活也攒不下什么像样的本钱。他脑子里琢磨的,是更持续、更规模化一点的东西。

一个念头,其实在校运会卖水的时候就已经在他心里生了根。那种集中爆发的、针对明确需求的消费,效率太高了。如果能有一个固定的点位,每天都能产生这样的消费……

他想起了奶茶。

前世,奶茶店几乎攻占了每一个城市的角落。但在2005年的蜀州,这东西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成都春熙路那边好像已经有了几家叫得上名字的奶茶店,门口经常排着年轻人,但在蜀州这小地方,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最大的饮品店,可能就是街心花园那家装修老旧的“快三秒”了,卖的都是冲调的果汁和珍珠奶茶,口味单一,杯子也土得掉渣。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而且,奶茶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学生和年轻人,客源稳定。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但开一家店,哪怕只是个小铺面,涉及的事情也远比摆摊复杂:选址、租金、装修、设备、原料、配方、人工……启动资金就不是个小数目。

但他越想越觉得可行。重生者的优势不就在于知道未来的趋势吗?奶茶行业在未来十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他是亲眼所见的。现在提前入场,占住蜀州这个市场,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他甚至连名字都想好了。

一个阳光不错的下午,他和张超、唐鹏还有陶科又聚在了文化馆后面的石桌旁。张超和唐鹏还在争论是卖烤肠利润高还是卖贺卡更受欢迎,陶科则拿着个小本本写写画画,计算着各种成本。

林晓宇安静地听了一会儿,忽然开口:“你们说的那些,都是小打小闹。”

三人同时停下来,看向他。

“那晓宇,你说搞啥子大嘛?”张超眨巴着眼问。

“开个店。”林晓宇语气平静地抛出了炸弹。

“开店?!”唐鹏差点跳起来,“开啥子店?我们哪来的钱?”

陶科也推了推眼镜,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计算。

“开一家奶茶店。”林晓宇继续说道,“专门卖奶茶、果汁这些饮料的。就在学校旁边,或者年轻人多的地方。”

他详细地描述了一下构想:明亮的装修、时尚的杯子、各种口味的奶茶和特色饮品,目标客户就是学生和年轻男女。

张超听得一脸茫然:“奶茶?快三秒那种?那个能赚多少钱哦……”

“不是快三秒那种。”林晓宇摇头,“我们要做更好的,用真茶真奶,口味更多,包装更好看。你们想一下,校运会我们卖水都能赚那么多,如果天天都能卖呢?”

唐鹏若有所思:“好像……是有点搞头哈?我看成都那边是有这种店,生意好像不错。”

陶科迅速抓住了关键:“启动资金要多少?租金、装修、设备……这可不是小数目。而且,配方哪里来?谁会做?”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林晓宇心里盘算着之前的积蓄和可能搞到的资金,“配方可以研究,也可以去成都学。关键是,你们觉得怎么样?愿不愿意一起干?”

“干!必须干!”张超第一个响应,他虽然不懂,但无条件相信林晓宇,“晓宇你说能赚,那就肯定能赚!我别的没有,力气有一把,搬东西扛货没问题!”

唐鹏也兴奋起来:“这个比卖烤肠有搞头!听起来就高级!我可以负责……负责宣传拉客!”

林晓宇笑着点点头,最后看向还在计算的陶科。

陶科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利润率如果能达到校运会卖水那个水平,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风险也不小。晓宇,你估计前期要投多少?”

“初步估计,至少得这个数。”林晓宇伸出手比划了一下。

张超和唐鹏倒吸一口凉气。陶科也皱紧了眉头:“这么多?我们凑不齐吧?”

“大头我想办法。你们能出多少出多少,算入股。以后赚了钱,按股份分。”林晓宇给出了方案。他需要把他们绑上战车,形成利益共同体。

张超和唐鹏面面相觑,他们那点零花钱和校运会分红,简直是杯水车车薪。陶科则快速计算着自己的小金库和可能向家里要到的支持。

“我……我回去跟我妈磨一下,看能不能支援点。”张超咬咬牙。

“我也想想办法!”唐鹏也说。

陶科沉吟了一下:“我大概能拿出一点。不过晓宇,这店叫什么名字?得有名字才好算股份。”

问到名字,林晓宇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名字我想了一个,你们看怎么样。”他拿起陶科放在桌上的笔,在新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四个字:

苏屿奶茶。

“苏屿?”唐鹏念了一遍,“啥意思?听着不像奶茶店名字啊。”

张超也挠头:“有点怪怪的。”

陶科则看着那四个字,目光在林晓宇脸上转了一圈,似乎明白了什么,嘴角勾起一个了然的微笑,没说话。

林晓宇轻咳一声,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苏’,代表苏醒、舒服的意思,喝了我们的奶茶,让人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屿’,是岛屿,代表一个可以放松、休息的小小港湾。合起来就是,‘一个让人感到舒服放松的精神小岛’。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境,很符合我们奶茶店的定位?”

张超和唐鹏被这一套高大上的解释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没完全听懂,但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好像……是有点道理哈?”

“听起来是比‘快三秒’高级……”

陶科在旁边憋着笑,补充了一句:“嗯,确实不错。听起来很安静,很特别。”他特意在“安静”两个字上稍微加重了一点语气。

林晓宇假装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继续道:“那就暂定这个名字。接下来,我们分一下工。陶科,你心思细,负责做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陶科没听过这词。

“就是去看看,整个蜀州现在有几家卖奶茶的,都在哪里,卖什么,多少钱一杯,生意怎么样。还有,学校周边,哪里有空铺面,租金大概多少。”林晓宇解释道。

“没问题,这个我在行。”陶科立刻应下,这活儿适合他。

“鹏哥,你消息灵,去打听一下,办个体户营业执照麻不麻烦,要些啥手续。顺便问问,有没有认识的人在成都,了解那边奶茶店情况的。”

“要得!包在我身上!”唐鹏拍胸脯。

“胖子,你……嗯,你先负责攒钱和锻炼身体,以后搬原料扛设备的体力活就靠你了。”

“保证完成任务!”张超毫不介意,反而因为被分配了任务而兴奋。

“我呢,负责搞钱和研究配方。”林晓宇最后总结,“大家分头行动,有消息随时通气。记住,这事先保密,别到处嚷嚷。”

“明白!”三人异口同声,脸上都带着一种参与大事的兴奋和郑重。

夕阳西下,把四个少年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围在石桌旁,脑袋凑在一起,看着笔记本上那“苏屿奶茶”四个字,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即将由他们亲手打造的、闪闪发光的未来。

林晓宇看着那四个字,心里默默地说:苏屿,苏晚晴的苏。这算不算,把你名字写进我的未来里?

虽然此刻,这一切还仅仅是一个潦草写在笔记本上的构想。但梦想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就等着合适的阳光雨露,破土而出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