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火苗在凌霄瞳孔中跳动了整整三天。
当他从那场穿越中踉跄归来,整个人像被抽空了骨髓,跪倒在星盘边缘,指节死死抠进青铜纹路。
南宫旋几乎是扑过来扶住他,指尖触到他后背时猛地一颤——那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体温却低得反常,仿佛灵魂刚从极寒时空拖拽回躯壳。
“他说什么?”小林导声音发抖,眼睛红得像熬过整夜,“柳土獐……他还说了什么?”
凌霄喘着气,喉头滚动,终于挤出几个字:“火为引,星为魂……墨须含三光。”
全场静默。
老周猛地抬头:“三光?日、月、星?”
“不是比喻。”凌霄缓缓撑起身子,眼神却亮得惊人,“我看见了。它用角尖蘸的是灯油,但那油里浮着微光,像是把整片夜空炼进了火芯。每写一笔,竹简就轻轻震一下,像是……文字本身在呼吸。”
南宫旋迅速调出平板,手指飞快滑动,将这段话与数据库比对。
她眉头越皱越紧,忽然停住:“宋代《墨经别录》残卷里提到过一种‘星采墨法’——采月华露为基,汲北斗气入窑,燃陨火三日成锭。当时学界都当是方士妄言……可现在看,他们不是在造墨,是在做信息载体!”
“信息载体?”老周瞪眼。
“文字不只是符号。”南宫旋声音微颤,“如果某些高频星能可以与特定波长共振,固化记忆、情感甚至意识片段……那古人为何执着于‘敬字惜纸’?为什么说‘一字千金’?也许他们早就知道——有些字,本来就是活的。”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老周突然一拍大腿:“那就造一个能让‘字魂’醒来的墨!”
没人笑他疯。
因为就在昨天,他们亲眼看着凌霄带回一段影像:风雨如晦的破庙中,青袍獐首的老者执角书写,每一划落笔,空中都有细碎星尘随之流转,宛如银河倾泻入简。
而窗外火光逼近,人声喧嚣,有人高喊“焚尽虚妄”,有人痛哭叩首。
那是文明被撕裂的夜晚。
而现在,实验室灯火通明。
老周将星盘输出端口接上自制的纳米喷墨系统,屏幕上跳动着不稳定的能量曲线。
“我把星力频率调到7.83Hz,接近地磁共振,试试能不能让碳墨结构产生量子纠缠态。”
第一次试验,喷头炸裂,黑雾四溅。
第二次,液体瞬间碳化,焦臭弥漫。
第三次,墨雾刚喷出就在空中自燃,烧出一道弧形光痕,像流星坠地。
“差一点……”老周抹了把脸,眼底却燃着火,“我们摸到了门槛。”
第四次,他在墨基中加入了敦煌沙粒提取物——那种含有远古硅晶与微量陨铁的矿物粉末,曾用于唐代壁画固色。
“这玩意儿在莫高窟待了一千三百年,吸收了多少星光?说不定它本身就是‘字魂’的容器。”
喷嘴轻启。
墨雾如烟升腾,在空中竟未散开,反而凝聚成一条蜿蜒微光,似溪流,似星河,缓缓盘旋于半空。
更诡异的是,当这道光掠过一张空白宣纸时,纸上竟浮现出淡淡篆文轮廓,转瞬即逝,却清晰可辨——“道可道,非常道”。
“活了!”老周嘶吼,声音劈裂,“它认得出经典!这不是复原,是唤醒!”
小林导当场泪崩,转身就拨电话:“敦煌研究院!求你们一次!让我们试一次非接触修复!就一份残卷,唐代《妙法莲华经》,已经褪色到肉眼无法识别……我们有办法让它‘醒来’!”
三天后,直播开启。
镜头对准展台中央那张泛黄脆化的残卷,专家团屏息以待。
老周穿着特制防护服,手持改装喷枪,缓缓靠近。
“家人们,扣1。”凌霄站在摄像机前,声音沉稳,眼底却翻涌着热浪,“今天我们不做解读,不讲考据——我们要让一千三百年前的声音,重新说话。”
弹幕刷成一片红色海洋。
【111111!!】
【我相信!我信了!】
【这要是假的,我直播倒立喝水!】
喷枪启动。
星墨雾如薄纱般笼罩经卷。
刹那间,纸面泛起金纹,像是沉睡的脉络被点亮。
一行行失传已久的梵文与汉译对照文字,如同有了生命般,由内而外缓缓浮现,一笔一画,宛若呼吸重生。
现场一位年逾七旬的古籍修复师突然跪下,老泪纵横:“这不是技术……这是还魂啊……先人写的字,本就不该死……”
凌霄望着那一行行复苏的文字,心中却无喜悦。
他也明白,那些消失的篇章背后,藏着怎样一场绵延千年的围猎。
而在某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一台匿名终端悄然接入直播间服务器。
屏幕幽光映出一行冰冷文字:
“技术再炫,也改不了年轻人不读经典的现实。”
“烬火行者”三个字浮现在弹幕洪流中,就像一粒冷灰掉进了烈火里。
凌霄的目光立刻锁定了那条刺眼的留言:“再炫的技术,也改变不了年轻人不读经典的现实。”
直播间瞬间安静了片刻——不是因为沉默,而是成千上万的观众都在屏息等待他的回应。
老周猛地抬起头,手指已经在后台锁定了IP来源,但数据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滑落,只留下一个经过七层跳转的幽灵节点。
南宫旋盯着频谱分析图,微微皱起眉头:“这个信号……带有某种反向共振特征,像是专门为了干扰‘星声通感’设计的。”
但凌霄没有犹豫。
他直视镜头,声音沉稳而清晰,仿佛穿越了千年的风沙:“你说得对。”
弹幕突然停滞了。
“所以,我们不仅要修复书籍,”他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触碰胸前的星盘,青铜纹路泛起微光,“我们还要让书‘说话’。”
刹那间,星盘嗡嗡作响,一道银辉从中心扩散开来,映照出虚空中的古老篆文——“声启文脉,音振星魂”。
“从即日起,启动‘星声诵读计划’。”凌霄一字一顿,掷地有声,“邀请一万人共同诵读经典,每一句朗读都将被采集声波频率,通过‘星轨编码’注入星墨之中。我们将用像亿万心跳一样的诵读,唤醒那些沉睡的篇章——这不是复刻,是重生;不是保存,是传承。”
【哇靠!!我要报名!!】
【我孙子天天刷短视频,今晚我让他背《大学》!】
【声波还能编码?南老师快解释一下!】
南宫旋接过话筒,语速飞快地说:“人类的语音携带情感和生物电场,某些特定频率恰好与古籍残留的‘文心共振带’相吻合。如果我们能收集到足够多的真实诵读数据,就有可能构建出一种‘集体意识场’,相当于为典籍注入新的‘呼吸节律’。”
小林导已经开始调度团队,紧急搭建线上报名系统。
老周则迅速调出星墨存储罐的参数界面,喃喃自语道:“如果把声纹信息嵌入纳米碳结构……说不定真能形成‘活体墨晶’,像种子一样,在纸上自我延展内容……”
就在这时,凌霄手腕上的星盘突然震动了一下。
深夜,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窗外城市的灯火像星河倒挂,而真正的星河正在头顶悄然流转。
他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再次尝试与柳土獐沟通——那天在宋代破庙里执笔续命的身影,是他心中无法熄灭的火种。
星盘缓缓旋转,青铜纹路渗出淡青色的光雾。
本该浮现星宿虚影的投影区,却赫然出现了一幅从未见过的星图:七座石坛分布在天际,按照北斗七星的阵势排列,每一座都缠绕着断裂的锁链虚影。
中央主坛之上,巨石裂开一道缝隙,上面刻着四个古篆——未传之书。
系统提示音冰冷地响起:
“星伏009已激活:七把锁已锁上六把,藏于未传之书;只有土德之音才能打开门。”
凌霄的瞳孔微微收缩。
土德之音?
柳土獐是二十八宿中唯一属“土”的星官,难道……
他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星盘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画面边缘出现了一片荒芜沙漠的影像。
黄沙漫天,狂风卷动着残旗。
镜头缓缓下移,一块半埋在沙丘里的巨大碑石露了出来——那竟然是以失传的“甲骨星篆”铭刻的禁文!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碑面裂痕深处,竟然缓缓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就像鲜血从石头里流出来一样。
一滴,两滴,滴入黄沙,瞬间蒸发成赤雾,竟然在空中凝结成三个扭曲的字符:焚简令。
凌霄猛地睁开眼睛,冷汗湿透了后背。
那是一把刀,藏在舆论背后,指向千年文脉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未传之书”……或许根本不是一本书。
它是一扇门。
一扇被六重星锁封锁、只有用万民之声才能开启的文明之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