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琪推开“清心茶行”的玻璃门时,带进了一股外面潮湿的空气和风风火火的活力。她看到坐在窗边拣茶的明筝,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我的天!林明筝,你是把自己当茶叶给烘了吗?怎么瘦成这样!”
小琪还是那个小琪,直言快语,一身亮色的运动装与茶行古朴的氛围格格不入。她是明筝的高中同学,如今在台北做营销,只有周末才回基隆。显然,她已经从别处听到了风声。
明筝放下手中的茶梗,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最近胃口不太好。”
“少来!”小琪在她对面坐下,一把抓住她冰凉的手,眼里是毫不掩饰的心疼和气愤,“陈家那些破事我都听说了!两次了!他们还有没有良心?还有那个陈志哲,他是木头吗?就这么看着他爸妈欺负你?”
好友的维护让明筝鼻尖一酸,但她只是轻轻摇了摇头:“都过去了。”
“过去什么呀!你这副样子叫过去了?”小琪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走吧,别闷在家里了。我带你去个地方。”
小琪没说明去哪里,明筝也无心多问,任由她拉着出了门。小琪开着她的二手小车,沿着基隆蜿蜒的山路向上行驶。车窗外,茂密的绿意掠过,空气渐渐变得清新,隐约能听到钟声和诵经声。
车子在一座不算宏大却古朴宁静的寺庙前停下。庙宇依山面海,青瓦黄墙,匾额上写着“仙洞岩佛寺”几个字。空气中弥漫着香火的气息,混合着山林间的草木清香,与山下港口的喧嚣仿佛是兩個世界。
“这里很灵的,尤其是求子。”小琪压低声音说,挽着明筝的胳膊走了进去,“我阿姨当年就是来这里拜了之后,就有了我表弟。”
明筝的心微微一颤。求子?她还有资格求吗?她的身体,还能承载一个生命的重量吗?但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跟着小琪,穿过庭院,走向主殿。
殿内光线幽暗,庄严肃穆。巨大的观音菩萨像低垂着眼眸,面容慈悲安详,仿佛凝视着世间一切悲苦。烛火摇曳,檀香袅袅,营造出一种脱离尘世的宁静氛围。几位香客跪在蒲团上,低声祈祷,神情虔诚。
小琪买了香,分给明筝一份。明筝接过那三炷细香,手指微微颤抖。她学着别人的样子,在烛火上点燃,恭敬地拜了三拜,然后将香插入殿外巨大的香炉中。青烟缭绕,直上云霄,带着凡人的祈愿。
回到殿内,小琪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上前跪拜,自己则退到一旁等候。明筝缓缓走到蒲团前,屈膝跪下。冰冷的石板透过薄薄的布料传来凉意,她却感觉不到。
她抬起头,望向观音菩萨那悲悯的眼神。千头万绪,万般委屈,瞬间涌上心头,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她想求什么呢?求菩萨再赐给她一个孩子吗?可万一……万一又留不住呢?那种失去的痛苦,她再也承受不起了。
婆家的指责,丈夫的沉默,两次手术台上的冰冷,病房里那句“离婚”……画面一幕幕闪过。泪水无声地滑落,滴落在身前的蒲团上,洇开深色的痕迹。
她闭上眼,双手合十,在心中低语,声音颤抖得不成调:
“观音菩萨……信女林明筝……不敢再奢求什么孩子了……”
“我……我只求您告诉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吃素……真的是一种罪过吗?坚持自己想过的生活……真的就这么难容于世吗?”
“为什么……为什么想要一点理解和尊重……都这么难……”
她不是在祈求奇迹,而是在叩问公平。她将满腹的委屈和迷茫,倾诉在这位传说中闻声救苦的菩萨面前。香烟缭绕中,她仿佛只是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寻找一个答案,一个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她感到小琪轻轻扶住了她的胳膊。“好了,明筝,菩萨听到了。”小琪的声音异常温柔。
明筝借着她的力道,有些踉跄地站起身。跪得太久,膝盖酸麻,心却仿佛轻松了一点点。那股沉重的、无处宣泄的郁结,似乎随着那缕青烟,飘散了一些。
离开大殿时,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反射出细碎的光芒。小琪搂着她的肩,说:“走,我带你去吃阿婆的铁蛋和营养三明治,然后我们去海边吹吹风!不准说不!”
明筝看着好友关切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许,人生不只有传宗接代的使命,不只有令人窒息的婚姻。还有像小琪这样不离不弃的友情,还有眼前这片广阔的海,还有这片刻的、属于自己的宁静。
她回头,又望了一眼那庄严的殿宇和慈悲的观音像。菩萨依旧低眉垂目,没有给她答案。但或许,答案本就不在外面,而在她自己的心里。她需要找回的,不是送子的观音,而是那个原本清净、自在的自己。
(第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