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骁走进报废器材区的时候,雪还在下。
风从库房破了口的铁皮顶上灌进来,卷着碎冰碴子砸在脸上,像刀片刮过。
他搓了搓手,低头看了眼手里的登记表——一长串“残件编号 状态描述”,全是些没人愿意碰的烂铜烂铁:炸变形的瞄准镜、烧焦的通讯模块、断裂的枪托……典型的边角料活儿,专挑给新兵或背锅的倒霉蛋。
“随便勾几笔,混过去就行。”他自言自语,声音低得几乎被风雪吞没。
可眼睛刚扫过第一排货架,太阳穴猛地一跳。
那一瞬间,记忆像洪水冲开闸门。
某型夜视仪的散热槽呈五边形斜切结构,右下角有道细微划痕——那是敌军北线侦察连去年三月换装的批次;战术背心肩扣上的编号用的是老式打码机,字体末尾带钩,是东部战区后勤厂特供款;狙击枪消音器螺纹角度偏左1.2度,这种非标改装只出现在第三特侦营的“灰狼”小组……
这些信息本不该存在,可它们就这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如同刻进神经的数据库。
林骁皱眉:“我记得……这批次装备去年在南线出现过三次,每次都被不同部队使用。”
站在旁边的陈晓峰正低头写记录,闻言抬头:“你说啥?”
“没什么。”林骁摇头,顺手捡起一个断裂的枪托翻看。
木质部分被高温灼出裂纹,但金属连接件还完整。
他指尖划过一处补焊点,形状略显粗糙,像歪歪扭扭的‘7’字。
“这是T72M1改装版,原厂序列号被磨了,但这里有个补焊标记,是敌军第三特侦营的习惯手法。”他随口道,“他们怕走漏身份,又想认领回收件,就用这种方式做暗记。”
陈晓峰愣住,笔停在纸上:“你……你怎么知道?”
“看多了。”林骁把枪托放回去,语气平淡,“战场上死人手里拿的都是这玩意儿,闭着眼都能分清。”
他说的是实话——虽然是前世记忆里的“战场”。
但他没说的是,这些画面太清晰了,清晰到不像回忆,倒像是……别人的人生在他脑子里重播。
陈晓峰却已经掏出手机咔嚓拍照,嘴里念叨:“这要是上报,搞不好能当案例用……”
“别当回事。”林骁皱眉,“我就是闲着无聊顺手看看。”
可那天晚上,他还是没走。
其他人早下班了,库房只剩他一人。
昏黄的灯泡晃着影子,他在一堆残件间穿梭,像整理旧档案的老图书管理员。
几十件装备被他按型号分类,贴上临时标签,又用红笔在牛皮纸上画出对比图:不同年份的头盔内衬材质变化、电台天线接口的细微差异、甚至迷彩布料的编织密度趋势……
最后,他把这张图钉在库房最显眼的墙上,旁边写了行字:“方便以后认。”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作训参谋来突击检查装备整修进度。
他推开门的第一秒就僵住了。
目光死死盯在那张图上,瞳孔微缩。
“这……这不是去年军区通报的敌军混装战术识别难点吗?”他声音发颤,“我们花了半年时间收集样本,才勉强归纳出三条规律……他居然全分出来了?还做了交叉比对?!”
张排长十分钟后来到现场时,脸都绿了。
“谁让林骁去干这活的?!”他一把抓住文书肩膀,“我不是让他去清点报废品吗?不是说好混个考勤完事吗!”
陈晓峰弱弱举手:“您……您当时说‘随便派个人去登记就行’……”
张排长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背过气去。
可当他看到作训参谋拿着平板疯狂拍照,并当场打电话给团部时,反应立刻变了。
“哎哟我这个兵啊,平时看着蔫了吧唧的,没想到关键时刻这么靠谱!”他挺胸抬头,仿佛这功劳全是他培养出来的,“必须重点培养!重点推荐!”
三天后,军区情报处下发红头文件:《关于推广〈敌军现役装备特征速查图谱〉的通知》。
全旅基层单位人手一份打印版,配发至每个侦察班、哨所、前沿观察点。
据说连总参某局都调阅了原始图纸,评价是:“信息密度高,逻辑清晰,具备实战指导意义。”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林骁本人,正蹲在食堂门口啃馒头。
苏晚棠端着相机跑过来,镜头咔嚓一闪:“林列兵,请问你创作这份图谱时,有没有想到它会改变整个战区的情报识别体系?”
“改变体系?”林骁咬了口干馒头,面无表情,“我只是不想下次再被人拿错装备糊弄过去。”
“那你现在是不是有点……出名了?”
“出名不如出任务活着回来。”他拍拍裤子站起来,“而且,我又没想当什么战神。”
可就在他转身离开时,角落阴影里,王志远站在档案柜旁,手里捏着一份薄薄的纸。
那是林骁入营登记表。
文化程度:高中
服役前职业:无业
体能测试成绩:中等偏下
心理评估:适应性一般
他盯着那张图的照片复印件,指节发白。
“一个列兵,凭什么出风头?”他低声骂了一句,猛地将笔摔在地上,“这图肯定有猫腻!”王志远捏着那张复印图,指节泛白,眼神像刀子一样刮过林骁的名字。
他猛地把笔摔在地上,金属笔杆弹跳两下,滚进档案柜底缝里。
这种履历,别说画出那种堪比情报专家级别的识别图谱,连基本战术笔记都写不利索的新兵多了去了,怎么偏偏他就“灵光乍现”了?
“有问题。”王志远冷笑,“要么是泄密,要么……就是装神弄鬼。”
第二天一早,他在训练场拦住正蹲着擦枪的林骁,居高临下:“你以前干过侦察?还是受过特训?”
林骁抬头,一脸茫然:“啊?啥特训?我连军训都是划水过的。”
“别装了!”王志远声音压低却锋利,“那份图,涉及敌军至少七个改装单位的隐秘标记,连我们副营长都没掌握这么全!你一个列兵,靠‘看说明书’就能记住?”
周围几个老兵也围了过来,目光复杂。
赵磊叼着根草梗,笑嘻嘻插嘴:“人家连螺丝钉长啥样都记得,你还指望他背口令?上次战术考核,他听一遍电台密语转述就一字不差,我都怀疑他脑子是不是焊了U盘。”
“你闭嘴!”王志远瞪他一眼,又逼视林骁,“你说你只是‘闲着无聊’,可你整理的东西,已经上了军区通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敌军会盯上你!会派人来查你!到时候要是发现你来历不明……整个侦察营都要替你背锅!”
林骁慢悠悠放下枪管,抬眼看他,语气平静得不像话:“所以你是怕我立功,还是怕自己没用?”
一句话戳心窝子。
王志远脸色涨红,还想发作,远处哨声骤响——紧急集合。
全员列队时,作训参谋亲自到场,宣布下周将开展代号“夜枭”的C级敌后侦查任务,目标是渗透敌军前沿补给点,获取近期频繁调动的情报依据。
名单念完,林骁赫然在列。
“凭什么他又去?”王志远忍不住质问。
“因为他提交的装备识别模型,帮我们提前锁定了三处伪装仓库。”参谋冷冷扫他一眼,“而且……他的‘记忆力’,可能是这次任务成败的关键。”
人群散去后,边境另一侧,敌军临时指挥所内,李文斌正翻看着一份从公开渠道截获的我方训练简报。
纸页翻到中间,他瞳孔骤缩。
正是那张《敌军现役装备特征速查图谱》的打印件。
他手指一根根划过图中标注的细节:第三特侦营“灰狼”小组专用螺纹角度、东部战区后勤厂肩扣打码特征、北线侦察连夜视仪批次划痕位置……
“他们不仅认得出我们的改装件……”他声音发冷,“还知道是哪个营用的。”
啪——文件被狠狠合上。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盯着我方侦察营驻地良久,忽然勾唇一笑:“有意思。看来对面有个‘活档案’?”
他抓起通讯器,低声下令:“启用‘影子计划’——从即日起,所有关键岗位启用双胞胎士兵轮替,面部特征、步态、指纹全部匹配。我要看看……那个能记住千百细节的‘人形数据库’,能不能认出——谁是真的,谁是影子。”
同一时刻,营地一角,林骁正低头擦拭枪管,动作机械而专注。
手机忽然震动。
他瞥了一眼,是苏晚棠发来的照片:模糊的雪地边境,一座废弃哨所外,两个身形几乎一模一样的士兵并肩走过,披着同款伪装斗篷,戴着同型号面罩。
底下一行字:
“你猜哪个是真的?”
林骁盯着那张图,眉头缓缓皱起。
风从帐篷缝隙钻进来,吹得灯影晃动。
他没动,也没回消息,只是把手机轻轻放在膝上,目光落在枪膛深处。
仿佛在等什么。
又仿佛,早已察觉——有些东西,正悄悄越过边界,无声逼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