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一凡传奇 > 第41章 基因脱靶的世界
换源:


       「有没有觉得这层世界的地球有点怪?」我盯着远处那颗泛着微弱蓝光的星球,总觉得它的光晕里藏着一丝说不出的滞涩。

「怎么怪?」凡凡的声音在量子心流里响起,带着几分好奇,「我扫了一眼大气参数,氧含量、二氧化碳浓度都在正常范围啊。」

「嗯...不好说。」我皱了皱眉,那种怪异感很模糊,像是隔着一层雾看东西,「就是觉得它少了点活气,不像正常文明该有的样子。」

「反正有时间,要不去看看?」凡凡立刻接话,语气里满是跃跃欲试,「正好我也想试试新升级的量子扫描功能!」

「已为您规划前往...」它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我打断。

「停!别搞这些,你又不是那些弱智AI导航。」我无奈地笑了笑,「直接开隧穿通道就行,不用那么麻烦。」

「行行行!」凡凡带着点小委屈,下一秒,一道淡紫色的隧穿通道就在我面前展开。我一步跨入,身影瞬间消失在月面的尘埃中。

隧穿通道闭合的瞬间,指尖还残留着月球引力场的微弱拉扯感,下一秒,鼻腔就被一股混杂着腐叶与甜腻分泌物的气味灌满,呛得我下意识皱紧眉头。我站在亚马逊雨林边缘的空地上,脚下本该松软的腐殖土硬得像干涸的水泥,踩上去连一点凹陷都没有。几只深绿色的昆虫正趴在一截枯黑的树干上,口器快速蠕动,啃食着仅存的一点木质纤维,凡凡的信息立刻传进心流:「这是除草蜂,人类三年前寄予厚望的‘生态卫士’,现在却是掀翻陆地生态的罪魁祸首。」

「凡凡,定位当前区域除草蜂种群密度。」我没有弯腰细看,只是抬眼扫过前方灰蒙蒙的林冠,曾经该郁郁葱葱的雨林,如今只剩成片的枯树,像一片死寂的墓地。我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谈论天气,心里却已泛起一丝预感。

量子心流里立刻传来凡凡轻快的回应:「来啦来啦!正在调取近三个月卫星数据~哇,这玩意儿扩散的速度可真够快的!当前半径五十公里内,每平方米至少有23只成虫,幼虫密度是成虫的1.8倍,而且...」它顿了顿,语气里多了丝刻意装出来的严肃,「根据基因序列比对,它们体内的‘繁殖抑制基因’不仅被破坏了,还反向激活了‘端粒修复酶’,简单说就是~这小东西能无限分裂,理论上能活到时间的尽头哦!」

我扯了扯嘴角,没接话。心流里投射出凡凡不知从哪搞来的视频,那是人类最初放出除草蜂时的场景,媒体上满是「精准控草」「绿色农业革命」的标题,画面里的科学家们信心满满,说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里程碑」。为了对付南美洲农田里疯长的薇甘菊,基因工程师们敲除了除草蜂体内的「杂食基因」,让它们只以薇甘菊的叶片为食,又强化了「天敌规避基因」,想让它们避开鸟类与蛙类的捕食。可谁也没料到,基因编辑仪的一次微小误差,竟误触了繁殖抑制基因的「开关」,就像有人在精密的钟表里塞进了一颗沙砾,整个齿轮系统瞬间乱了套。现在看来,这颗「沙砾」,已经把整个陆地生态搅得天翻地覆。

我往前走了两步,鞋底碾过几片卷曲的枯叶,枯叶下突然窜出十几只除草蜂。它们的翅膀振动频率极高,发出的嗡鸣声尖锐得像金属摩擦,刺得耳膜发疼。这些昆虫比普通蜜蜂略大,通体呈油亮的深绿色,甲壳上布满细小的凸起,凡凡之前还调侃说「长得像颗会飞的绿豆糕」,但此刻没人能笑得出来。其中一只落在我体表的银色光膜上,口器徒劳地啃咬着,甲壳下分泌出透明的黏液,凡凡通过量子扫描瞬间解析出结果:「这是能抵御所有杀虫剂与天敌胃酸的‘抗逆蛋白’,分子结构与三年前相比已发生三次变异,最初只能抵抗有机磷类农药,现在连军方使用的神经毒素都对其无效。」

我看着那只还在疯狂啃咬光膜的除草蜂,心里没什么波澜,人类总想用技术掌控自然,却往往低估了生命的韧性与变异能力,最后酿成的苦果,终究要自己吞咽。

~~~~~~~~~~

隧穿通道的光影在印度恒河平原上空消散时,我最先感受到的不是季风带来的湿热,而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焦灼,那是数亿人因饥饿与恐惧交织的情绪,像一层厚重的雾,压得整片平原都喘不过气,连呼吸都觉得沉重。我悬浮在离地百米的空中,目光扫过下方连绵的稻田,本该在雨季呈现出浓绿的稻穗,此刻却泛着诡异的浅黄,像生了病的孩子。风一吹过,秸秆倒伏的声音细碎而沉闷,像在低声啜泣,看不到一点生机。

「凡凡,扫描下方稻田的水稻基因序列。」我的声音在量子心流里响起,语气平静得与眼前的景象格格不入,不是冷漠,而是见过太多类似的悲剧,早已学会了克制情绪。

凡凡的回应带着惯有的轻快,却又藏着几分刻意压下去的惊讶:「来啦来啦!量子扫描已启动~我的天,这水稻的基因跟被人揉乱的毛线团似的!你看这‘淀粉合成基因’,原本该是笔直的序列,现在被硬生生插入了一段冗余片段,就像在蛋糕里塞了块石头,根本没法合成淀粉。人类当初还把这玩意儿当‘抗虫神稻’推广,说能让产量翻番,现在倒好,虫子是不吃了,人也没法吃了,这稻穗里全是空心的,煮出来就是一锅糠。」

我看着下方田埂上弯腰查看稻穗的农民,他的动作迟缓而沉重,手里的稻穗一捏就碎,风里似乎都能听到他的叹息。又是一次技术失误,人类总想用基因编辑改造作物,追求更高的产量、更强的抗性,却忽略了基因序列的脆弱性,一个小小的插入错误,就让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泡影,还让数亿人陷入了饥饿的困境。

~~~~~~~~~~

隧穿通道在新加坡中央医院顶楼消散时,我最先闻到的不是消毒水的味道,而是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那是无数患者溶血时渗出的血液气息,混杂着绝望的哭喊,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整座医院笼罩,连空气都变得粘稠。我站在天台边缘,目光扫过下方拥挤的急诊楼,玻璃门上贴满了「血液制品告急」的红色告示,字迹潦草而急促,像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穿着病号服的患者排着长队,有人捂着腹部蜷缩在地,脸色苍白如纸;有人嘴角挂着血丝,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痛苦的喘息;还有人靠在墙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每一声咳嗽都带着生命流逝的虚弱。

「凡凡,扫描急诊楼内患者的血红蛋白结构。」我的声音在量子心流里响起,语气依旧平静,只是指尖的能量光晕微微颤动了一下,血腥味总能轻易勾起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凡凡的回应藏着几分难以掩饰的震惊:「我的天,这血红蛋白跟被揉烂的纸团似的!正常的血红蛋白是‘α2β2’的四聚体结构,这些患者的β链上硬生生多了个氨基酸,导致整个蛋白没法携带氧气,还会在红细胞里聚集成团,把红细胞撑破!看资料说,人类当初还把这胚胎编辑当‘地中海贫血克星’吹,说能一劳永逸解决遗传疾病,现在倒好,贫血没治好,反而搞出了个‘溶血绝症’,目前连对症的药物都没有,患者只能等着红细胞一点点破裂。」

我看着急诊楼里忙碌的医生,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助,手里的注射器一次次举起,却救不了那些正在逝去的生命。人类总想用技术对抗疾病,却忘了生命的奥秘远比想象中复杂,一次轻率的胚胎编辑,不仅没能带来希望,反而制造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我在看清楚了这些后并没有做什么,不是不想帮,而是知道自己不能帮。每个层级的世界都有它自己的轨迹,我的干预或许能暂时解决问题,却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就像人类当初的技术尝试一样,初衷是好的,结果却适得其反。而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

没有丝毫犹豫,我启动量子隧穿,身影瞬间离开医院顶楼,径直返回了月面。站在熟悉的陨石坑底,看着远处那颗依旧泛着微弱蓝光的地球,心里五味杂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