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的夜露打湿了芙蓉园的石阶,李瑁握着酒壶踉跄前行,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歪斜扭曲。壶中烈酒早已凉透,却浇不灭心口灼烧的痛。自杨玉环入宫那日起,这座曾满是欢声笑语的王府便被抽走了魂魄,只剩下空壳在岁月里摇晃。
他踢开脚边的落叶,惊起廊下栖息的寒鸦。那些黑色的身影扑棱棱掠过宫墙,带着刺耳的啼鸣消失在夜色中,仿佛在嘲笑他的狼狈。王府的丫鬟们见他这副模样,都远远避开,窃窃私语的声音像毒蛇吐信,丝丝缕缕钻进他的耳朵。
书房里,堆积如山的竹简蒙着厚厚的灰尘。曾经,他最爱在这里研读兵法,与门客们谈论治国之道,满心都是一展抱负的豪情。如今,竹简上的字迹模糊不清,就像他渐渐迷失的人生。他跌坐在软垫上,随手抓起一卷,却见墨迹晕染,竟像是泪痕。
“殿下,该用膳了。”老仆颤巍巍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李瑁恍若未闻,只是仰头将酒灌进喉咙。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却比不上心中的苦涩。老仆无奈地叹了口气,将食盒放在案上,又轻轻退了出去。
庭院中的梧桐叶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一片接着一片飘落。李瑁望着满地狼藉,忽然想起那年与玉环初遇,也是这样的深秋。她身着一袭红裙,站在枫树下,笑靥如花,美得让他移不开眼。那时的他们,曾许下一生一世的誓言,如今却成了最可笑的谎言。
他摇摇晃晃站起身,脚步虚浮地走向玉环曾经居住的寝殿。殿门紧闭,铜锁上锈迹斑斑,仿佛锁住了一段被时光遗忘的岁月。他伸手抚过冰冷的门板,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指尖的温度。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为他研墨的温柔,她靠在他肩头的娇嗔,都成了此刻最锋利的刀,一刀一刀剜着他的心。
“玉环……”他喃喃低语,声音沙哑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他的回音在空荡荡的殿宇间回荡。突然,一阵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拍打着门板,发出“啪啪”的声响,惊得他后退几步,险些摔倒。
回到自己的寝殿,铜镜中倒映出他憔悴的面容。曾经俊朗的眉眼布满血丝,两颊凹陷,胡子拉碴,哪里还有半点皇子的风采。他惨然一笑,抓起案上的玉簪——那是玉环最爱的一支,上面雕刻着并蒂莲。如今,莲花依旧,人却已天涯相隔。
他握紧玉簪,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怒火与不甘在心中翻涌,他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恨父皇的霸道无情,更恨命运的捉弄。然而,所有的情绪最终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
此后的日子里,李瑁越发消沉。他不再理会王府的事务,整日借酒消愁。美酒一杯接一杯下肚,却始终浇不灭心中的郁结。有时,他会在庭院中一坐就是一整天,望着天空发呆,任时光悄然流逝。
王府的门可罗雀,曾经的门客们见他失势,纷纷离去。只有老仆不离不弃,每日按时送来饭菜,默默收拾他醉酒后的狼藉。“殿下,您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啊……”老仆常常红着眼眶劝他,可他只是笑笑,笑得比哭还难看。
深秋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窗棂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李瑁蜷缩在榻上,听着雨声,仿佛听见玉环的哭声。他抱紧自己,试图寻找一丝温暖,却只触到满身的寒意。
曾经,他是高高在上的寿王,有着美满的家庭和光明的前程。如今,一切都已破碎,只剩下他在这空荡荡的王府中,独自舔舐着伤口,在醉生梦死中,等待着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解脱。那残烛下的醉影,成了他余生挥之不去的写照,孤独而又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