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蔽日,战马嘶鸣。高渊骑在通体乌黑的战马上,目光如炬,望着前方陈城巍峨的城墙。
他此番前往陈城,并非偶然路过,而是肩负着重要使命——与陈王一同奔赴沛城,参加一场关乎天下局势的会盟。
陈王陈盛这一次几乎倾尽全力,调动了五万大军。陈国举国上下不过十五万兵马,此前攻打韩国时便有所折损,在许县又遭遇魏军伏击,损失惨重。
不仅如此,陈国汝南郡与九江接壤,如今楚军在九江被吴军打得节节败退,只能死守寿春。谁也无法预料,寿春城究竟能否守住。
一旦寿春被吴军攻破,难保吴军不会挥师攻打汝南。出于种种考量,陈王不得不留下大部分兵马留守国内,这五万大军,已然是他所能拿出的极限。
与此同时,沛城内气氛凝重。楚王项朗与齐王韩齐在大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焦虑之色。
前些日子,探子传来急报,魏王、汉王、赵王率领的三国联军已经离开昌邑,如今距离边城湖陆城已不远。而他们翘首以盼的盟友,却依旧在路上缓慢行进,这怎能不让人心急如焚?
“报!启禀两位大王,申王和陈王的大军已到城外!”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大声禀报道。
楚王和齐王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可算是来了!”齐王韩齐长舒一口气,喃喃自语道。若不是盟友及时赶到,他们二人恐怕就要被迫率领大军先行,与强大的三国联军正面交锋了。
沛城外,尘土飞扬。楚王项朗和齐王韩齐亲自出城迎接,脸上堆满笑容。“哈哈哈,申王、陈王,你们终于来了!可把我们盼得好苦啊!”楚王大笑着迎上前去。
高渊面带微笑,从容下马,向二人拱手行礼。与高渊的淡定自若不同,陈王陈盛显得格外拘谨。
他小心翼翼地跟在高渊身后,面对楚王和齐王时,眼神躲闪,唯唯诺诺,一举一动都透着战战兢兢。
高渊见状,心中暗自摇头。弱国无外交,这便是最好的写照。若不是申国近年来接连灭荆亡韩,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恐怕如今的处境也不会比陈国好到哪里去。
众人一番寒暄后,便一同进入沛城。沛城别宫内,装饰华丽,灯火通明。楚王、齐王、申王、陈王四王并排而坐,各国参战的大将谋臣也齐聚一堂,一时间,大殿内气氛热烈却又暗藏锋芒。
酒席之上,觥筹交错。高渊心中却另有打算,他暗自调动系统,对在场的重要人物进行检测。
“楚国阵营:楚王项朗,武力:52、统帅:82、智力:89、政治:92
龙末,武力:101、统帅:96、智力:89、政治:85
虞仲宣,武力:98、统帅:91、智力:86、政治:79
曹赳,武力:93、统帅:73、智力:68、政治:65
陈安,武力:60、统帅:71、智力:95、政治:91
龙巍,武力:99、统帅:83、智力:80、政治:72
张仇,武力:94、统帅:90、智力:81、政治:80
赵谦,武力:71、统帅:90、智力:91、政治:86
向威,武力:97、统帅:81、智力:78、政治:63
姜伟,武力:102、统帅:82、智力:80、政治:83”
“齐国阵营:齐王韩齐,武力:71、统帅:72、智力:83、政治:85
韩清,武力:80、统帅:99、智力:96、政治:93
蒯郁,武力:58、统帅:63、智力:97、政治:95
何瑾,武力:96、统帅:95、智力:90、政治:83
皇甫荣,武力:93、统帅:86、智力:79、政治:80
上官宜,武力:99、统帅:71、智力:65、政治:49
贾彪,武力:103、统帅:89、智力:82、政治:56
淳于月,武力:92、统帅:89、智力:85、政治:83
太史绩,武力:97、统帅:91、智力:88、政治:72
武烈,武力:100、统帅:65、智力:60、政治:58
庄谋,武力:60、统帅:78、智力:98、政治:92”
“陈国阵营:陈王陈盛,武力:38、统帅:52、智力:80、政治:78
谢旭,武力:96、统帅:94、智力:91、政治:81
张楚,武力:94、统帅:93、智力:90、政治:86
秦猛,武力:95、统帅:72、智力:68、政治:63
田甲,武力:48、统帅:50、智力:94、政治:91”
实际上,在场的人远不止这些,但高渊对那些单项能力连90都达不到的人兴趣缺缺。因此,他只让系统检测了各国君王以及单项能力在90以上的人物。
看着这些数据,高渊心中已然明了。楚国如今的实力,显然已经在走下坡路。
此次大战,各国都派出了最强阵容,可楚国的阵容与齐国相比,明显逊色不少。虽说武力方面差距不算太大,但在统帅和智力方面,楚国却相形见绌。
楚国统帅最高的龙末仅有96,智力最高的陈安也不过95。这样的水平,放在申国,也只能负责镇守一方,难以独领大军,担当重任。
酒过三巡,高渊放下酒杯,目光在楚王和齐王脸上扫视一圈,开口问道:“楚王、齐王,寡人一直忙于韩国之战,对中原局势了解甚少。不知如今魏、汉、赵三国联军到了何处?又有多少兵力?”
楚王项朗作为东道主,自然起身回答。他放下酒杯,神情严肃地说道:“魏、汉、赵三国联军已经离开了昌邑,依我看,很快就会抵达边境的湖陆城。
这一次,魏国出兵三十万、赵国出兵二十万、汉国出兵十万,就连宋国也派出三万兵马助战,总兵力达到了六十三万。”
“哦?宋国也出兵了?”一旁的陈王陈盛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在他的印象中,宋国向来与世无争,无论其他国家打得多么激烈,只要不危及自身,宋国大多都是袖手旁观。
如今却主动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中原大战中,实在令人意外。
高渊见状,不禁大笑起来:“哈哈哈,宋王估计是被楚王灭鲁一事吓到了。”
宋国的济北郡原本与齐国的平原郡和鲁国接壤,楚国毫不留情地灭掉鲁国,这让一旁的宋国如坐针毡。为了自保,宋国这才毅然决定派兵加入魏、汉、赵三国阵营。
高渊此言一出,齐王韩齐也跟着笑了起来。楚王项朗却有些尴尬,脸色微微一红,解释道:“寡人灭鲁也是迫不得已,谁能想到宋国居然如此胆小。”
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笑声,但这笑声中,却隐隐带着几分微妙的意味。各国之间的利益纠葛、明争暗斗,都在这笑声中若隐若现。
“好了,多一个宋国少一个宋国,对大局影响不大。”齐王韩齐见气氛有些微妙,连忙出来打圆场。
同时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诸将,大声说道,“如今楚国大军二十万、我大齐大军二十万、申国大军十万、陈国大军五万,共计五十五万大军。
这一次,百万大军齐聚中原,正是我辈男儿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望诸将奋勇杀敌,共创辉煌!”
齐王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仿佛点燃了在场将领们心中的热血。那些大将们眼神中瞬间爆发出浓烈的战意,纷纷握紧拳头,恨不得立刻冲出去,与敌军展开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没错!”楚王项朗也顺着齐王的话说道,“如今我四国五十五万大军齐聚于此,定要与敌军好好厮杀一番!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选出一员统帅,统领三军。据我所知,魏、汉、赵、宋四国联军已经推举了赵国名将赵信为主帅。”
听到“赵信”这个名字,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在场的诸将神色各异,却都难掩眼中的一丝惧意。
赵信,这个名字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是一个时代的神话。他战绩辉煌,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凡是与他交过手的名将,无一不对他心生恐惧。这些年来,无论是对阵燕国、魏国,还是汉国,赵信统兵从未有过败绩。
唯一的一次平手,还是与齐国的韩清交战,但那场大战中,韩清始终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被赵信压着打。若不是楚国出面讲和,韩清恐怕早已落败。
高渊此前也听说过赵信的名字,但那时他总觉得是众人吹嘘。然而,当他看到韩清高达99的统帅值,却依旧在赵信面前难以抗衡时,心中不禁暗自震惊。
能将拥有如此高统帅值的韩清压制,赵信的实力该有多么恐怖?恐怕他的统帅值已达满值100,纵观整个华夏历史,能与之比肩的,也只有白起、韩信、李靖等寥寥几位千古名将。
想到此处,高渊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必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但他无所畏惧,申国的崛起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而他,也早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大殿内,众人还在激烈地讨论着应对之策,而一场关乎天下归属的大战,也正悄然拉开帷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